后记
后记
后记
后记
我们这部场史是一九八一年开始编写的,迄今已经四年有余了。四年来,我们经历了思想准备、组织准备、资料准备以及起草、修改、送审、定稿等一系列过程,今天,终于把它奉献给读者了。
这部场史之所以能够问世,主要是由于党委的重视。早在一九六四年就组织专人写出了《场史编写纲目》初稿,一九八○年,农场老领导雷庆岩同志再次向党委提出编纂场史的建议。
一九八一年三月三日,农场党委根据黑龙江省史志会议精神和省农场总局的部署,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隋凤舞、场长赵峰任主任委员、雷庆岩、陈文华、张忠孝、张殿甲为副主任委员的场史编辑委员会,下设编纂办公室,研究了编纂《友谊农场史》的初步方案,并向全场发出了《关于编写场史的通知》,由党委宣传部主管这项工作。一九八三年三月再次调整了编审委员会成员;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各级领导审阅了三十多万字的征求意见稿;一九八四年九月以来,党委曾两次组织专人对原稿进行了初审、再审,核对了重大历史事件。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场史也十分重视。原农垦部老领导张林池同志审阅了前三编原稿,并写了序言;省农场总局局长王强同志在百忙中题写了书名。此外,总局党委宣传部和局史办的领导同志也曾亲自来农场进行指导,总局还专门为我们的场史召开了座谈会,使我们得到了可贵的教益。
编史修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首要的问题是加强领导和选调编纂人员,而选择人员又是加强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党委经过精心选择,抽调了两名熟悉农场历史,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老同志担任编纂办公室正副主任,并配备具有较高文字水平,愿意从事编史工作的.三名青年同志,组成了编纂班子。原场长、现任书记的陈文华同志,党委副书记吕祥同志,原党委副书记、现任代副县长的胡成真同志,以及顾问隋凤舞、王景峦、张殿甲、郑士臣等同志经常过问场史工作,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编审顾问雷庆岩同志,口述了三万多字的史料,并多次审稿,订正史实。正是由于党委和各级领导重视编史工作,才使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场史是“一方之全史”,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因此,必须发动各部门,尤其是生产部门共同参与编史工作。由于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专业史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才使我们全面地完成了编纂工作。在这里特向为场史提供各专业资料的同志致以谢意。
回忆录是历史资料的活的口碑。我们在征集回忆录工作上采取了“广征”与“特约”相结合的方法,一九八一年曾向建场老领导、老模范、老工人发出了二百六十六份《回忆录征集书》。到一九八三年,先后收到五十多篇回忆录,其中有垦区著名劳动模范刘瑛、赵未,第一次世界女工代表大会代表董延兰的回忆录,还有建场时刚从苏联回国的农业技术工作者李特特的回忆录。李特特和董延兰同志还把她们建场时的生活照片寄给我们。这些回忆录不仅为编纂场史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资料,而且也使场史增添了色彩。但因篇幅所限,未能全部收录,在这里深表歉意。 文献档案资料和历史统计资料是编史的主要资料来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是难以编好场史的。因此,充分地占有资料,是编好场史的基础。四年来,我们共查阅文献档案资料数百万字,动用各类卷宗三百余卷。应该特别感谢的是李景顺、尚寿增、张信、阚秀珍、肖玉珍等文献档案管理工作者,由于他们长期的辛勤劳动,保存了比较全面的历史资料,给我们今天编史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从起草到成书,曾四易其稿,场史纲目也是经过十五次大的改动才定下来的。主编温志新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进行了大量的编纂工作,完成了初稿,并积累了编史经验、被评为省的史志先进工作者。
起草史稿是一件工程浩大的难事,但对史稿修改、润色、定稿更是艰难的工作,它是提高场史质量的—道重要工序,为此,我们特约了高中历史教师李牧天同志对场史第二稿进行了加工润色。我们还请原农场财务科长于焕卿同志担任经济部分顾问,他亲自改写了经营管理部份。第四稿形成后,又由原农场党委宣传部长兼编纂办公室主任王治田同志担任主编,对场史全稿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阅、修改、定稿,使场史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史志的体例是前人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表现地方史志内容的方法,我们在编写新史志时应当继承。但是,我们今天编的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史志,完全套用旧的方法、旧的形式就不能适应了,尤其不完全适于表现农场的特点。我们在编史工作中力求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努力寻求能够表现社会主义新型农场的新体例。全书分十编四十四章一百三十八节,包括社会、自然、经济、政治、文教、卫生,人物、史话等部份,共三十七万字。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力求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记述了五四年十二月筹建到一九八四年底农场的发展变化过程和经验教训,反映了农场历史的本来面貌。
总之,我们的场史编写工作是在摸索中艰难前进,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也有着深刻的教训,目前虽然已经完稿成书,但尚存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