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第五篇经济管理
第一章经济管理
第一节概述
上甘岭局建立之初,为单一木材生产的森工局,1958年为加强营林,实行采育结合,改为林业局。同年发展木材综合利用。由于“大跃进”中的浮夸风影响,追求造林面积而忽视营林效果,造林成活率极低。综合利用实行“小、土、群”,结果质量低劣。1962年,根据中央“关停并转”的指示,除制材外,其它林产工业全部下马。1965年兴建营林村,造林实行承包,造林成活率有很大提高。由于林木资源减少,木材产量逐渐下调,1971年木材产量为21万立方米。因而提出“大搞木材综合利用”的口号。但是木材综合利用发展道路曲折,直70年代末仍无像样的综合利用加工厂。进入80年代后,林木资源已近枯竭,根据伊春市“一下四上一活(木材生产下调,营林、木材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大上,搞活流通)的战略方针,林业局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木材综合利用。1985年木材综合利用产值达457万元,农业多种经营产值实现520万元。
上甘岭林业局建立时,实行党委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在“文化大革命”中,逐渐形成党委一元化领导。1980年,恢复了党委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
在60年代初,林业局曾经在农业战线与营林战线试行经济承包,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判。进入80年代后,林业局制定了经济责任制试行办法,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
随着改革的深入,林业局加强企业管理,开始重视经济信息工作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使林业经济在困境中得到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