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施肥
第五章施肥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山苗圃未施过肥,圃地肥力减退,十分贫瘠。1975年开始重视施肥。1977年在三小区施了满肥,但因猪粪未经腐熟,引起蛴螬滋生,贻害多年。至1985年采用“水淹法”才把害虫根治。
1978年红山苗圃采用“改土增肥”措施以恢复地力,当年运入草炭土2 000立方米,用粉碎机粉碎铺入一个小区(2公顷)。以后逐年改造,至1985年累计运入客土5万立方米。
除施基肥外,在部分地块进行追肥,主要为硫磺、硝横、磷肥、尿素等,也施草木灰,用以促进苗木木质化。追肥只在落叶松1一1的苗龄型进行。
1982年红山苗圃购进积肥车一辆,用以抽吸公共厕所之人粪尿,掺以腐殖质土、草炭土等腐熟,隔年施用,但公厕少,积存粪尿也少,不能满足需要。198S年后肥源主要靠收购,最高年份收购达25万多斤,每斤收购价格0.0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