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电信
第二节电信
上甘岭区电信事业发展很快。电话分为地方电话和林业电话两种。地方电话由邮电局管理,林业电话由林业局管理。林业电话占有特殊地位。
△电报 1957年上甘岭邮电安局开始办理电报业务。采用话传方法经五营发至伊春,由伊春拍发全国各地。传递速度慢,差错多,效果差。1969年邮电支局开设载波电话,腾出单路用于电报传递。同年安装人工拍报机,直接发至伊春经转。1978年安装单路拍报机,1980年装设音响收报载波机。
△地方电话 上甘岭区地方电话开设区内电话和长途电话两种。
区内电话始于1957年,杆路10公里,电话线4根,设有30门磁石交换机1台。1958年更换50门磁石交换机一台,安装电话16部。1980年由伊春市邮电局投资1万元,架设铅皮电缆2.4皮长公里,安装电话22部。1985年共有电话37部。
长途电话1957年只开通上甘岭至伊春线路一条,办理一般电话业务。线路质量差,无增音设备。1977年增设上甘岭至友好和上甘岭至五营二条线路。1985年长途电话有单路载波机一部,线路三条,通至伊春、友好、五营。(见附图)
△林业电话 1953年5月5日上甘岭森工局成立电话班,由森工局行政股管理,有电工10人,话务员3人。1960年电话班改为电话所,下设电工室、机械室、话务室、充电室,共有职工21人。1974年电话所并入路电管理处。1981年又改由林业局生产科管理。1984年仍由路电处管理,共有职工28人。其中外业12人,内业7人,话务员9人。
1953年林业电话线路主要通往森工局机关各股、临时办公所和蔚兰河流域一、二、三车间。1954年架通四、五、六、七、八车间及美林平车车间。1956年架通长青林场。1957至1958年架通瑞山、卫国、溪水、查山等林场。两年共架线127公里,回收临时线50公里。1959年通往蔚兰林场,线路21公里(包括临时架线)。1960年通往永绪林场、美林主伐林场和立水车站森铁调度,线路49公里。1966年至1967年,架通五七农场和东方红农场,线路24.3公里。1981年至1984年,架通阳光、枫桦、山峰3林场,线路57公里。1984年秋伊春开通三路载波电话,提高了线路利用率。1985年林业电话通讯线路共601对/公里,其中山下20对/公里。水泥杆线路129杆/公里,其中山下7杆/公里。
1953年电话总机仅有50门磁石交换机1台,电话30部。1956年机关科室与林场增多,又增设1台50门磁石交换机,电话50部。1962年安装150门哈尔滨产供电式交换机1台,取替50门磁石交换机。1969年改换长春产200门供电式交换机,电话140部。1979年安装北京产YD-E型调度选等总机1台,可不通电话总机,直接与基层对话,指挥林业生产。1983年加装电话会议总机1台,改善了电话会议音质。同年购进数字式明线测试仪1台。1984年在新风林场增设30门磁石交换机1台。1985年上甘岭林业局共有林业电话324部,其中山上2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