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文学

第二节文学


上甘岭区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诗歌、故事。业余创作者以何乐芳最有名,其发表的小说有:《月照东山》(《伊春日报》)、《王师傅与小霞》(《伊春日报》)、《竞赛之前》(《北方文艺》)。
  1958年至1960年间,随林区生产建设的发展,文化的普及提高,群众性的诗歌创作活动空前高涨起来。于是,在黑板报上,墙报上,甚至在工具把上,写下了伐木工自己创作的诗篇。同时还产生了群众性的赛诗会。 1959年创作诗歌达5万余首。某些诗篇曾广为流传。这些诗歌鲜明地表现了当时工人群众的美感和思想,深刻地反映了林区的生产建设和发展。诗歌时语言朴实生动,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1960年底,上甘岭人民公社宣传部组织人员,对群众创作的诗歌进行了收集整理,并选录出版《上甘岭人民公社诗选》。
  《上甘岭人民公社诗选》共辑。第一辑:《颂歌》;第二辑:《增产节约保粮钢》;第三辑:《千里林海红旗飘》;第四辑:《跃进年代奇迹多》;第五辑:《“双革”花开处处红》;第六辑:《生产发展生活好》;第七辑:《攀登理论文化高峰》;第八辑:《唱东风》;第九辑:《拾遗》。共选录诗歌131首。 《诗选》的内容丰管,有反映人民公社好的;有提倡勤俭节约的;有反映农业生产的;有歌颂防汛中的英雄事迹的;有赞颂林业三师广大官兵开发建设林区的;有反映采伐生产的;还有反映扫盲工作及群众文化活动的。《诗选》主要来自工人群众创作的诗篇。因诗歌形式短小,语言朴实是《诗选》的主要特色。但也有不少是经过锤炼的长篇,结构严谨、表达细腻,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诗选》的作者有领导干部,也有一般干部,更有广大工人群众。其中诗篇收录较多、诗歌颇有特色的作者有:熊永寿、何乐芳、王海泉、许广山、吕献中等。
  诗歌选录:
         开荒种萝卜
        开地种萝卜,
        个个似猛虎,
        前面那个人,
        干劲那么强,
           是谁?
        哦!原来是党委书记,
       满身把汗淌。
                      杜锦章
      林区好
    绿绿群山清清水,
    林区歌声参清脆。
    兴安岭上庆丰收,
    采伐工人喜如醉。
      防汛
  风驰、雷鸣、闪电……
  倾盆大雨波澜涛天,
  汹涌澎湃的洪水, 要把所有的一切吞*。
  书记挥戈上阵, 帅旗在阵地前沿高展。 人的巨流从四百八方涌来, 仍然百舸争流一般。                                                                                                                                                 —                                                                                                                                                                                                           ———
  我们手挽着手,
  肩并着肩。
  目标:粮库前进!
  就象战士争夺据点.
  在这千均一发的时刻,
  我们那怕千难万险,
  这是工人阶级的脾气, 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任凭水拍浪打,
  众志成城人定胜天,
  坚持到最后的时刻,
  喜看龙王作揖洪水拜倒在我们面前。
      青松百春
   黑幔笼罩着山林,
   敬老院里安祥、寂静,
   王大妈翻来复去睡不着,
   六十岁的老人啊什么事搔心?
   狂风猛吹着房门,
   暴雨拍打着窗棂。
  波涛咆哮的汤旺河,
   激荡着老妈妈的心。
   “难道洪水要吞噬我们的工厂?
  堆积如山的木材会一洗而尽?
  年青的孩子会不会战胜灾害?”
   妈妈腾然而起走出房门。
  漆黑的夜道路不平,
  瓢泼的雨下个不停。
   “人们不能征服自然么?”
   老人在暴风雨中急行。
   河岸灯火通明,
  万名防洪大军执弋临阵,
  “老妈妈你回去吧,孩子定叫洪水遵令。”                                                                                               I姑娘夺下老人手里的铁锹,小伙子担着土筐猛冲,书记挽抚着老人低语:“有了党那怕它天塌地动。”水在疯狂地暴涨,堤在迅速的上升,英雄的铁流听了老妈妈的嘱咐,决战的气势能压过珠穆朗玛峰。旭日透过森林,堤坝象一堵铁的长城,洪水在堤外乖乖的流着,王大妈的脸上堆满着笑容。
                何乐芳                                                                                               。 们是转业军人晨雾迷漫着森林,白雪铺落了山岭。劳动在树海,是谁把兴安岭震动?是我们——转业军人!我们—一又是林业工人!严寒冷风袭击着我们,但,我们一看到一道道的森铁线,在我们的手下建成,一条条的羊肠道,在我们的脚尖下变成坦途,我们的心情啊!就象母亲看见宝贝迈开了第一步,那样抑制不住的喜悦!积雪没埋着我们的两腿,冰霜挂满了我们的眉睫,但,我们一看到一幢幢的房屋,经过我们的劳动代替了帐篷,一盏盏电灯,由于我们的辛勤代替了蜡烛,我们的心情啊!就象母亲遇到孩子在学习上又得了一个五分,那样抑制不住的兴奋!风雪刺破了我们的面额,锯屑扑进了我们的鼻孔,但,我们一看到满载木材的列车,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工地,工厂、学校、铁路…象雨后春笋的诞生,我们的心情啊!就家母亲盼到孩子走上了生活,那样抑制不住的笑盈!                                                               \我们有崇高的理想,我们有钢铁的意志,我们用斧锯缔造幸福,我们靠马达充实青春,我们要让每棵松树,都落上我们的汗珠,我们要让每棵木材,都印上我们的指纹。假若有人问:谁是兴安岭的开拓人?历史会豪迈地回答他们:是我们——转业军人!我们——又是林业工人!
          王海泉
   拖拉机司机的话一间小小的驾驶室,
  是我生活的地方。
  耳边轰隆隆的声响, 是我最爱听的乐章。 当原木拉到楞场。
  当原木装满了车厢…
  这一切森林里的快乐, 我都暗暗记在心上。                                                             J
  当原木拉到了工厂,
  当原木架起了桥梁.....。
  这一切工地上的欢笑,
  我都暗暗记在心上。
  工地虽然遍布四方,
  都有我一份功劳在上。 我愿把一生的爱情,
  全部灌注在拖拉机上。
     王海泉                                                                                 —                                    
                                                   —
     高山伐木
  高高山,山高高,
  伐木者的志气比山高。
  头顶“云盔”.身穿“雾袍“,挥戈上阵逞英豪。
  是我生活的地方。
  耳边轰隆隆的声响, 是我最爱听的乐章。 当原木拉到楞场。
  当原木装满了车厢…
  这一切森林里的快乐, 我都暗暗记在心上。                                                             J
  当原木拉到了工厂,
  当原木架起了桥梁.....。
  这一切工地上的欢笑,
  我都暗暗记在心上。
  工地虽然遍布四方,
  都有我一份功劳在上。 我愿把一生的爱情,
  全部灌注在拖拉机上。
     王海泉                                                                                 —                                    
                                                   —
     高山伐木
  高高山,山高高,
  伐木者的志气比山高。
  头顶“云盔”.身穿“雾袍“,挥戈上阵逞英豪。 机械归装大木头。
     (三)
  乐在心里头,
  笑在嘴里头。_ 党的活儿记心头,
  跃进永远跑前头。
                 熊永寿
      摘掉文盲帽 摘掉文盲帽,
  职工心里乐,
  写信自己来, 作诗又读报。
                 秦家骥                                                                                                                                                                           —                                                                                
                                                                                            —
   赞伐木工人 月儿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森林停止了一天的喧闹, 室内灯光闪闪, 伐木工人们在读书看报。
  白天, 高山上, 伐万丈木, 铺通幸福道, 夜晚,
  灯光下,
  读书写字, 架设杜甫桥。
                熊永寿
     赛诗会拾零 赛诗会行将结束了, 每个人的脸上, 都浮现着: 幸福的微笑, 焕发的荣光,  心情舒畅, 林海沐治过早春的阳光。 面对着, 刚刚朗读过篇篇精粹的语言, 铿锵声响, 镣绕耳旁, 铭记在心上, 个个拳头紧握, 人人誓夺粮、钢。 赛诗会行将结束了。 我还有一点感想: 仿佛还是昨天, 但时间已忽逝三年,         三年前,
          以写诗著文万篇的上甘岭,
         曾被誉为伊春林区的文化城,
          面对着:
          既往的传统和光荣,
         我们将竭力发扬继承。
         且看今日赛诗会,
          岂不比“昨天”更胜;
         人似海潮方诗涌,
         发奋图强攀高峰,
         喜唱高歌颂跃进,
        工农已成圣贤人,
         在大跃进的今天,
        我们将更懂得讴歌党和领袖的伟大英明!
        (写于“上甘岭人民公社保粮钢赛持会”闭
        幕的刹那间)
                      吕献中
                      1960年 9月 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