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影放映
第五章电视电影
第一节电影放映
1953年春上甘岭森工局未有电影放映设施设备。职工看不到电影。秋,森工局工会购置苏式200型16毫米电影放映机一台,成立电影队,担负地区、山上20个放映点的放映任务。林场仍未有放映设施。夏季露天放映,冬季在工棚里放映。因山路崎岖,电影队平均每日只能放映1场,每年工作260天,生产第一线职工每月多则能看到2次电影,少则1次也看不到。1955年又成立第二放映队,林场职工平均每月可看电影2至3次。1960年俱乐部添置5501型35毫米电影放映机,专为地区职工家属放映。至1965年俱乐部每年放映300场次,观众达19.2万人次,收入2.8万元。两支放映队专为林场职工放映,平均每队每年工作290天,放映280场,观众达8万人次,平均每场收入25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只能放映“样板戏”、新闻纪录片及少量故事片,俱乐部平均每年放映不超百场。1977年后,随禁映影片的解放,大量新片上映,电影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各林场、营林所相继建立电影放映队。1982年全区共有放映队12个,放映员30名,每个放映队平均每年放映150场,林场职工每月平均观看电影12场。
1977年俱乐部放映416场,观众达47.5万人次,收入6.7万元,是“文化大革命” 10年的总合。1978年4月3日至4日两天放映影片《杨门女将》16场,17日至18日两天放映影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4场,两次放映观众达43 570人次,收入6 238元。1979年俱乐部放映电影928场,平均每日3场,观众91万人次,收入13.4万元,接近“文化大革命”十年总合的两倍。1977年至1982年俱乐部上缴税利14万元。
1983年后因电视事业在上甘岭区得到迅速发展,电影放映相对下降。1985年仅上映电影288场次,观众11.3万人次,总收入2.9万元,上缴片租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