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1966年-1971年)
概述(1966年-1971年)
1966年
年初 “红色海洋”的宣传形式盛行。区(局)机关、生产单位厂房和主要街道的建筑物墙面上,涂刷红色油漆,书写毛泽东主席“语录”。称之“红色海洋”。
2月14日至18日 中共大丰区(局)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14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大丰区(局)第九届委员会,汪屏任书记。选举了监察委员会,胡成良任监委副书记。
2月23日至25日 局召开“五好”职工代表表彰奖励大会。
4月18日至20日 局十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
5月 文化大革命运动首先在“小五界”(文化界、教育界,卫生界、新闻界、科技界)开始。
6月 在全国批判《三家村》的浪潮中,有组织、有领导地发动群众批判邓拓的《燕山夜话》和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记》,被称做声讨“三家村”。同时,联系实际,对有的人的日记、自编剧本和报刊上发表过的稿件进行“揭发批判”,称为向“文艺黑线”全面开战。
6月 文化大革命运动全面开展。局党委向中、小学校派工作组,8月26日撤回。
6月22日 区(局)党委成立“文化革命”小组,汪屏任组长。同时成立“文化革命”办公室,徐璋任主任。
6月 大丰局中学开始“停课闹革命”。
8月 约千名群众在局职工俱乐部召开“粉碎资产阶级司令部”大会。会后,“革命群众”上街给当权领导张贴大字报,开始“横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8月14日下午 局址内近万人集会,庆祝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的发表。
8月18日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外地赴京“革命串联”的红卫兵,局中学师生到区(局)党委“报喜”。
8月26日 局中学部分师生成立“八二六”战斗团,他们臂戴红卫兵袖标,走上街头,横扫“四旧”和一切“牛鬼蛇神”。
8月27日 局中学部分师生成立钢铁战斗队,后更名为“九四”红色造反团。局机关和基层各单位分别成立造反组织。
8月28日 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展,新青区“革命群众”于8月17日去伊春特委提意见。为声援他们,局党委派1名副局长带领部分职工、师生,组成“八二七”战斗团,赴伊春参加“八.二八”批判特委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
10月 局群众造反组织选派近百名师生代表参加“伊春特区革命师生赴京代表团”赴北京,11月同各地赴京师生一起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检阅。
10月9日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伊春特区当前文化大革命运动和生产问题的决定》,局文化大革命运动暂停。
11月 局党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
12月 各单位相继召开批判“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
12月2日 局十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
同日 成立大丰区信用合作社。
1967年
1月 成立大丰地区生产一线指挥部。
3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支左”部队进驻区(局),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库管、军训)任务。
3月20日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大丰区“九四红色造反团”联合总部成工。简称“红联总”。
3月26日 “红联总”’,夺取区(局)的党、政、财、文大权,原区(局)党政领导“靠边站”。随之,各基层单位造反组织开始罢官(罢免原单位领导职务)夺权。
4月13日至1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大丰“支左”部队和“红联总”联合召开局工交战线“抓革命、促生产”工作会议。
5月24日 大丰地区生产一线指挥部,改称伊春特区大丰地区“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6月 区(局)“造反派”刮起“十二级革命风暴”,对所谓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及“一切牛鬼蛇神”进行批斗。
10月1日 经黑龙江省伊春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大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军代表黄德宝任主任。
12月5日至11日 区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2月15日至18日 区革命委员会召开“革命”职工代表、妇女代表和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工代会、妇代会、贫代会(简称三代会)常设委员会。分区工会、区妇女联合会分别由工代会、妇代会取替。
1968年
1月28日 区成立群众专政指挥部。
4月13日 贮木加工厂制材车间锅炉房失火,直接经济损失115 666元。
5月18曰 设立区工商行政物价管理所。
7月26日 局于横山东沟四公里处,成立“五七”干校,120名干部首批下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改造思想。
9月份日至13日 区第一次“革命”工人代表大会召开。
9月 在“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口号下,区革命委员会派出工宣队,进驻各中、小学校。
10月 开始整建共青团工作,至1970年4月结束。
同月 对公安机关实行军事管制,将公安干警列为“旧公检法”人员,一律集中到带岭举办“旧公检法”学习班,边劳动边接受审查改造。许多干警被迫反省交待问题,无辜受到迫害。其中被定为走资派2人,坏分子2人,犯严重错误的10人;被带帽判刑1人,留帽缓带2人;因迫害自杀1人。
11月12日 将商业、粮食、银行、饮食业革命委员会,合并为大丰财贸革命委员会。
12月22日 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党员干部大会,贯彻中共中央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和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反“三有一多”(或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右倾分散主义、工作多中心)会议精神,历时半月,在全区掀起反“三右一多”的浪潮。
是年 区革命委员会派张殿跃、暴清海等5名干部,带领108名下乡知识青年,到横山安家落户,建立“五七”新曙光农场。
是年 大丰街道办事处,金山街道办事处合并为大丰镇。
是年 采取各单位检举揭发,专案调查的方式,开展了深挖阶级敌人运动,共揪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24人,“三特一叛” 50人,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13人,历史现行反革命44人,有其它问题的147人。经区革命委员会保卫组(后改为保卫部)判刑16人,带帽管制23人。许多被批人员长期隔离反省遭受陷害,有的含冤上吊、跳井,致残致死。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是年 乐园施业区白林部分划归西林区。翌年干校沟从南岔划入。全局施业区面积变为184 949公顷。
1969年
1月13日 成立区革命委员会护林防火指挥部。1979年变为区(局)护林防火指挥部。
同日 撤销国家经委驻大丰林业局木材调运专员及办公室。
1月20日 黑龙江省林业总局召开黑龙江省林业战线斗、批、改经验交流会大丰现场会议。
2月20日 区革命委员会作出“禁止小开荒,割掉资本主义尾巴”的决定,凡是个人小开荒的耕地,均收归集体生产队和农场、青年点所有。
2月22日至26日 区第二次“‘革命”工人代表大会召开。
3月12日 大丰区毛泽东思想宣传委员会成立。
3月15日 局农场改为抗大农场。
4月7日至10日 局组成积压水材及材质降等调查小组,对贮木场逐个楞头检查,发现在141 435立方米存材中,有33 246立方米降等变质 。
4月21日至5月24月 局进行支援珍宝岛前线活动,先后分5批出动汽车7辆,司机和修理工20人。并派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慰问前线指战员。
4月23日 根据“吐故纳新”精神,开始整、建党。翌年2月结束。
6月20日 区召开党员干部代表会议,学习、落实全国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至7月8日结束。
7月25日 区成立反侵略斗争指挥部,军代表倪守业任总指挥。
8月 组建大丰区人民保卫部
8月11日 中共伊春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批准,成立中共大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由7名成员组成,军代表倪守业任组长。
同日 成立九大农场。
8月23曰至25日 连降暴雨,全区2 328亩农田受灾, 6栋民房(30户)和1处菜窖(12D平方米)倒塌,冲毁桥梁4座,桥涵7孔,冲坏公路30余公里。全局木材生产停产3天,丽林林场停产8天。
8月 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政治委员会、生产委员会和群众工作委员会。
9月23日 伊春地区大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即贫代会)改称伊春地区大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
9月25日至27日 区首届红卫兵代表大会召开。
11月12日至17日 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各基层单位革命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
12月26日 区成立防空袭、防空降指挥小组。
1970年
1月4日至8日 召开区革命委员会第七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3月3日 区动员干部到农村插队落户“干革命”。54名干部分别到金峰。乐园农业生产大队安家落户当农民。后至1972年10月陆续调回原单位。
3月28日至4月1日 中共大丰区(局)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25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大丰区(局)第十届委员会,军代表倪守业任书记。
4月1日 恢复党委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
4月16日至20日 区共青团第九届团员代表大会召开。
4月20日 共青团大丰区委员会恢复。
春 区开展“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
5月 局筹建1座年产1500吨的纸浆厂,到1972年9月,建成试产。
7月16日 恢复少年先锋队组织。_
7月27日至8月11日 区召开第四次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
12月19日 成立电信局。
同日 局成立工人宣传队办公室。至1977年撤销。
是年 机修厂成立军工生产车间,负担部分军工器械零部件生产。
是年 局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木材加工任务,提前3个月零3天超额完成木材生产任务。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给予通报表扬。
是年 贮木加工厂建成1座日产2吨的造纸车间。1973年10月,与局纸浆厂合并为贮木加工厂造纸车间。
1971年
3月31日至4月3日 区召开第三次“革命”工人代表大会。
4月1日 区党委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党员带头学习毛主席著作。
5月28日至31日 黑龙江省林业总局在大丰召开林业机械化筑路现场经验交流会,基建工程处二连被树为全省林业基本建设战线的学习榜样。
是年 代区作业质量低劣,平均每公顷丢失木材15立方米,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年共丢失木材6万余立方米。
是年开始筹建区油料厂。其中,面粉加工车间于1972年投产,1981年停产;油车间干1974年l月投产,1984年由生产型改为生产经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