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野生动物

第二节野生动物


  一、植物种类
  辖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经济草本类、山特产品类,药用类等350多个种类。
  (一)经济草本类
  无芒雀草、花草、隐子草、兀拉草、直穗娥观草、黄草、锉草、水草、羊胡草、老芒草、小叶樟、大叶樟、长芒野稗、野大豆、野芷蓿、马兰等近20个种类。 (二)山野果类
  松籽、橡子、榛子、山梨、山核桃、弥猴桃、山葡萄、山里红、山丁子、醋栗、越桔等20个种类。 (三)食用菌类
  猴头蘑、木耳、元蘑、棒蘑、黄磨等10余种类。 (四)山野菜类
  山露、地偷、龙芽葱木、山芹菜、江葱、山韭菜、寒葱等10余个种类  (五)药用类
  人参、荆芥、柴胡、升麻、平贝、白藓(八股牛)、小蘖(三棵针)、土三七、黄芪、龙胆草、益母草、兔丝子、大蓟、北五味子、苍术、党参、山高梁(珍珠梅)、白芷、茄根、刺梅果(山玫瑰)、刺五加、铁线莲、车前子、牛蒡、石竹、沙参、山芍药、白芍、地榆、老鹤草、鸡树条(荚迷)、松针、黄柏、桔梗、山核桃、贯众、越橘、懈寄生、白丁香(暴马子)、兴安杜鹃、百合、卷柏蒲公英、黄花菜、瓦松、马勃、穿地龙等300余种。
  二、珍贵植物简介 (-)药用类
  1.刺五加俗名老虎潦子。属五加科,落叶灌木。茎密生针刺,掌状复叶互生,伞形花序项生,卵黄色带紫。紫黑色核果,球形或卵形。群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根含多种式,有镇静、抗疲劳、降血压、消炎、抗肿瘤等作用。
  2.三棵针又名狗奶子,小蔡科,落叶乔木。枝根紫红色,茎生叉刺,叶披针形,簇生。浆果鲜红色,长圆形。生于山地河边,根含季铰类生物碱,可提取小蘖碱抗菌素。
  3.人参俗名棒槌,亦称山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单一,掌状复叶。6至7月开淡黄绿色小花,伞形花序顶生。浆果肾形,成熟时鲜红色。主根肥大,有香气,下部分叉,似人体形状。喜欢生长于阳坡针阔混交林下的基蕨类植物及灌木丛腐殖层深厚、湿润、通风良好的土壤中,亦可人工培育。春秋两季可采收。挖出晒干的叫“生晒参”,浸糖干燥的称“白糖参”,糖蒸熟烘干的日“红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兴奋、健胃、镇静、利尿等效用。由于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一般野生的较罕见。(见附图)
  4.黄芪 豆科,多年生草本。6月至7月为花期,7月至9月果期。根呈圆柱形,上粗下细。茎直立,奇数羽状复叶,椭圆形或长圆形。总状花序腋生,黄色或淡黄色,花幕钟状,荚果膜质,半卵圆形。根含谷留醇,天冬素、黄芪多糖、胡萝卜甙、氨基丁酸及多种氨基酸等。此外,尚含微量成分硒。具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药用。一般春秋季采挖,除去根头、须根、泥土,晒干收藏。
  5.党参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根肥大肉质,呈长圆柱形,茎经绕,长而多枝,叶卵形长卵形,花单生于分枝顶端,花冠钟状,淡黄色。根入药,秋季采挖。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生津之疗效。
  6.北五味子亦称山花椒。木兰科,落叶多年生藤本植物,有浓厚花椒味,嚼后酸、甜、苦、咸、辣五味俱全、常于杂木林或灌木丛中绕树而生。药用以果实为主,茎叶亦可入药。用作滋补剂和收敛性镇咳药,治疗久嗽虚喘、津伤口渴、盗汗、自汗、神经衰弱等慢性病。(见附图) 7.水灵芝担子菌纲,多孔菌科。多生于山地枯树根上,也可人工培育。药性属温,味甘,益精气,强筋骨,滋补效用较高。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疲乏力、慢性支气管炎等症,还可供人观赏。
  8.黄花菜 又名管草,因含苞待放时,黄色花蕾,象一条金针,又名金针菜。其叶、茎、根、花皆可入药。用于去温利水,除湿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隔,而开放的黄花,香气诱人,营养价值很高,可做别有风味的菜肴。
  (二)食用菌类
  1.元蘑粗皮北风菌类。半园如伞形,初为淡灰褐色,成熟变黄褐色,菌肉肥厚,重选状丛生于椴、桦等阔叶林木的伐根或倒木上,9月至10月为采收期。
  2.黄蘑 菌盖半球或馒头形,浅黄色或栗褐色,常生于落叶松人工林或杂木林内,又叫松蘑,全株可食,稍粘滑,夏末秋初采集。
  3.猴头蘑 菌类食用珍品。形似猴头,互生柞、桦、椴等阔叶林木上,往往采1得2。内成条丝状,味甚鲜香。与飞龙、田鸡、熊掌并称为东北林区“四大佳肴”。
  4. 榛蘑 属密环菌。由菌柄、菌盖两部分构成,形如张伞,黄褐色,多生于律丛灌木较多的林地或枯倒水上。7月至8月采收,入伏后质量最好。
  5.木耳 俗称黑菜,亦称黑耳。菌体环状,表面平滑或有雏招。鲜时浅褐色,干后黑褐色。常生于柞、桦、椴等阔叶林朽木上,5月至8月采收。
   (三)山野菜类:
  1.山露 土名大荷叶或掌叶风斗叶。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多长山间小河沿岸的低洼处。根横伸于地下,5月下旬发芽出土,有雌雄两株。6月中旬采集。是主销日本的山野菜品种之一。
  2. 紫茎菜 又称猴腿或绿茎菜,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群生于山坡沟塔,灌木林和河畔等地。5月中、下旬发芽出土,嫩菜可食,独具风味。是主销日本,颇受青睐的出口山野菜之一。采集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大约15至20天左右。
  3.夹果蕨 又名黄瓜香,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多分布于山坡下或山角潮湿地带的疏林地及灌木中。嫩芽可食。采集时间一般是5月中旬和下旬。出口销往日本的需用量较大。
  4. 香薷 俗名野苏子,当年生草本植物,多长在沟边壕沿,农田地或荒草地中。5月下旬出土,嫩芽可生食。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采集期。亦为主销日本的出口山野菜之一。
  5.蕨菜 蕨科,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簇生于疏林地带、沟塘子和山坡中。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分期采集,鲜嫩可食,营养较高,在国外被誉为山珍。出口日本尤受欢迎。
  6. 刺嫩芽 即龙芽葱木,刺揪萌发的嫩芽。又名刺老芽,刺龙芽,辽东槐木,羌活,山椿。群生于施业区各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尤多。春季萌芽时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