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成人教育

第四节成人教育


  一、扫除文盲
  1955年秋,根据国务院关于扫盲工作的指示,以扫除文盲、半文盲为重点,将识字不足2000个的职工和家属列为扫盲对象,在全局各基层单位开展了扫除文盲工作。是年,参加扫盲的学员815名,利用每周二、四、六晚间2个小时,上识字课,有的还建立了识字岗和识字卡,实行了学练结合的方法认字写字。
  翌年,森林工业局制定了扫盲方案和教学计划,配备专职文化教员21人。各基层单位采取集中办学和分散办学相结合的方法,推进扫盲活动的开展,出现了一批干部包工人,学生包家长,丈夫包妻子的先进典型。1959年,经伊春市统一试题考试,全局有2100人脱盲,占扫盲学员人数的56.6%。年底,全局青壮年职工会部脱盲,并向中共伊春市委,伊春林业管理局和伊春市总工会报捷。
  1967年至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干扰破坏,职工业余教育停办,又出现新文盲1298人。其中青年职工占36%以上。1978年区工农教育办公室恢复后,开展了一次的的扫盲工作。各单位开办43个扫盲班,有1000余人参加学习。到1979年,经考试验收,学员全部达到脱盲标准。
  二、业务中等教育
  1956年,在扫盲运动中,局机关开办2个初中业余文化教育班,有43名学员。聘请教师业余讲授文学(后改为语文)、数学、政治和物理等课程。1959年,各基层单位开办职工业余教育班,组织学员学政治,学文化,演技术。全局共有38个业余教育班(高中班4个),学员1085人(高中学员66人)。
  1960年10月,伊春市人委和市总工会在局召开了《学习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业余教育现场会》,局介绍了组织职工业余文化学习的经验。1963年,金山(今育林)森林经营所、大昆仑、丰林林场和局机关被列为伊春市业余职工教育重点单位。大昆仑林场又被市授予职工业余文化学习先进单位。1961年至1962年,区(局)开办护士中专班1个,招收职工学员32名,聘请外地学校教 师授课,被分配到区职工医院和基层医务所,充实了医护人员队伍。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职工业余教育工作停止。
  1975年5月,在区(局)主要基层单位开办32所以培训职工理论骨干为主的政治夜校,共有588个班,参加培训的学员6780名。学习内容多是报纸发表的批林批孔,反复辟到退的社论文章。
  1978年,职工业余教育重点转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上,共举办科技班25个,文化班17个,外语班2个,配备和聘请专、兼职教师206名,用业余时间定时授课。参加学习的学员1988名。1979年,着手职工文化状况摸底工作。通过调查,共有“双初”对象(需要实习文化课的初中毕业生和需要进行技术补课的技术工人)2650名。其中,需要文化补习的占76.4%,技术补课的占23.6%。区职教主管部门制定了职工教育合同制,采取单位包职工的办法,把双补任务落实到各单位,陆续开办了学习班,组织学员补习。
  1982年至1985年,经统一考试,有2199人完成双补任务。其中,完成文化课补习的1662人,占完成双补任务人员的77%以上。同时,还陆续选送300余名职工到带岭中专、伊春林校、伊春卫校、市物资局农技中专进行带职培训。1984年,在伊春市验收职工教育责任制合同中,区(局)受到伊春市人民政府的奖励,区职工教育办公室被授予市职工教育先进集体的称号。贮木加工厂、丰岭林场被评为出席市职工业余教育的先进单位。
  1983年,区(局)投资17万元,建成职工校2层教学楼(与党校合署) 1栋,购置部分教学设备,配备专职教师3名。开办1年制速成职工高中脱产班1个,按高中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5门课程。至1984年共招收学员77名。经考试,共有67名学生获得毕业文凭。
  1985年,又与伊春林校合办企业管理中专班,招收职工学员56名,按普通中专开设专业课,学制两年,由伊春林校教师授课。(见附图)  三、业余高等教育
  1975年11月,根据“工厂办学校,学校办工厂,走上海机床厂道路”的精神,区(局)成立“五七”大学1所,以《赤脚医生手册》和卫校课本为教材,招收47名学员,开办赤脚医生班。学员半年后毕业,分配到部分青年点和林场担任赤脚医生。后因师资、经费紧缺,不具备办学条件,“五七”大学仅开办1期即告停止。
  1982年3月,区(局)自办半脱产“大电”中文班1个,招收85名学员,每周利用8至12小时,集中收听文播讲课录音,夜晚由辅导教师辅导。规定3年完成2年制学习任务。
  1983年4月,受中共黑龙江省委和中共伊春市委组织部的委托,由区(局)开办党政干部中文大专班1个。经全省统一考试,择优录取51名党员脱产学习,学制2年。同时,还招收电大企业管理专业班学员15名。9月,又招收英语专科学员23名。到1985年,“电大”半脱产中文班和党政干部中文大专班同时毕业学员102名。
  1982年以后,区(局)还选送75名职工参加伊春“电大”、伊春“职大”、带岭林业干部学院、东北林学院等大专院校学习,提高了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