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政区

第一节 政区



                 第一节 政  区
                  一、位置面积
  密山县位于牡丹江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31°14′—133°08′,北纬45°01′—45°55′之间。东北与虎林县接壤,北与宝清县相邻,西北与七台河市毗连,西南与鸡东县搭界,东部与南部有265公里与苏联接壤的国境线(其中水界235公里)。县境东西横距150公里,南北纵距60公里。全县总面积7724平方公里,(核计1158.6 万亩。其中县属部分571.8万亩,4个省属国营农场部分586.8万亩)。县城密山镇距牡丹江市城区210公里。
                  二、建置沿革
  1881年(清光绪七年)密山县境屯垦放荒。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建立密山招垦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建立密山府,隶属吉林省。1913年(民国 2年),废府立县,隶属东北路道。1929年(民国18年),废道归省,隶属吉林省。1933年1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密山后,仍归吉林省管辖。1934年,划归滨江省管辖。1937年7 月,隶属牡丹江省。1939年,隶属东安省。1943年10月,县公署迁到东安街,划归东满总省管辖。1945年5月,划归东满省管辖。1946年6月,建立密山县民主政府。7 月,东安专员公署由鸡宁县迁到东安市(今密山镇)。1947年10月,撤销东安专员公署,隶属牡丹江省。1948年7月,隶属合江省。1949年5月,合江省撤销,隶属松江省。1956年3月,隶属牡丹江专员公署。1980年6月,改为密山县人民政府。1983年10月,划为牡丹江市辖县。
                   三、行政区划
  1985年,密山县辖密山、连珠山、知一、黑台、裴德5 个镇;柳毛、杨木、兴凯湖、承紫河、白泡子、三梭通、二人班、集贤、太平、和平、双胜、富源、兴凯、连珠山、新村15个乡,有221个村,1090个村民组;12个街道办事处,53个居民委。
  县城密山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面积34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64377人(其中农管局3740人)。镇辖7个街道办事处。36个居民委。403个居民组。7个村,16个自然屯,19个副业生产组。镇内驻有牡丹江农场管理局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和省属密山铁合金厂。
                   四、人口民族
  1985年末.全县总户数96133户(其中县属77204户),总人口 402383人(其中县属332604人),农业人口283302 人(其中县属238481人),非农业人口119081人(其中县属94123人),城乡人口比例为100∶238。人口密度为52.1人/平方公里。全县共有16个民族,其中汉族367897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4%;朝鲜族24509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满族8750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