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自然条件

第二节 自然条件



                 第二节 自然条件
                  一、地  形
  海林县属于山区和丘陵浅山区,地势西高,东南低,呈梯形。西南长汀镇境内的老秃顶山。海拔1686.9米,居群山之首。最低处系牡丹江河谷地带,下游木兰集村,海拔仅160 米。境内地貌,可分为山区、丘陵区和冲积平原区3 种类型。山区分布于西南部、西部和东北部,面积1298万亩,占县属面积87.4%;丘陵区分布于中部,面积116.3万亩,占县属面积7.8%;冲积平原区分布于东南部海浪河下游两岸,面积70.8万亩,占县属面积的4.8%。
                   二、山  脉
  县境内山脉以牡丹江为界,东部为锅盔山,西部和西南部为张广才岭东坡及其余脉,主要山峰和岭岗94个。锅盔山,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林口县相连,境内长58公里。主峰形如大锅倒扣,故名大锅盔山,海拔1184.8米。张广才岭,是长白山的支脉,主脉从海林县西南入境,向东北延伸,境内260公里,平均海拔800米。
                   三、水  系
  县境内河流均属牡丹江水系,大小河流共140 余条。主要有海浪河、头道河、二道河、三道河子等,由西向东注入牡丹江。牡丹江,在柴河镇长安屯附近进入海林县。经柴河、二道河子、三道河子3个乡镇,于木兰集村出县境。境内流长100公里;海浪河,发源于境内西南部张广才岭秃顶子、大秃顶子山一带。由18条小河汇成。流经长汀、旧街、新安、石河、新合、海林、海南7个乡镇,在市郊海浪火车站北汇入牡丹江。全长210.5公里。
                   四、气  候
  县境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降水集中,气候温热、湿润;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发生干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霜冻发生。年平均气温1.9—3.6℃,自西北向东南递增。一年中,最热为7月,平均温度22℃,最高温度36.3℃。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9℃,最低气温-38.8℃。无霜期85—130天。年降水量在450—100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9%。秋季气温迅速下降。季平均气温9℃,最高气温31.9℃,最低-14℃。季降雨量6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2%。年日照时数2300—2600小时。
                   五、土  壤
  县境内土壤有8类。暗棕壤面积1056.5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71.6%;白浆土11.5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0.78%;草甸土99.8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6.76%;沼泽土30.2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05%;泥炭土0.7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05%;水稻土25.3 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1.71%;亚高山草甸土4.8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32%;棕色针叶土246.9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16.73%。
                   六、资  源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48万亩,有林地面积839万亩,其中天然林756万亩,以云杉、冷杉、红松等针叶树为主,伴有杨、椴、桦和少量的云冷杉和柞树等。全县活立木蓄积量7397万立方米;草地面积12.18万亩;水域面积23万亩,水资源总量39.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7.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3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 18.28万千瓦;药材资源主要有人参、党参、黄芪、桔梗、五味子、刺五加、枸杞子、冰凌花、柴胡、龙胆草、元胡、车前子、红花、防风、穿地龙、三棵针、山芍药、板兰根、冬青、满山红、益母草、灵芝等;动物资源主要有熊、鹿、野猪、狍子、狐狸、貉子、紫貂、狼等;矿产资源目前发现的有金、铁、锰、铜、铅、锌、沸石、膨润土、硅石、钾长石、水晶、重晶石、陶瓷粘土、白云岩、大理石、玄武岩、火山灰、流纹岩、凝灰岩、柳叶岩、花岗岩、泥炭、黄粘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