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章下序



  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俄、日、英、法及丹麦等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境内,多种计量制度并用,破坏了中国旧制计量的统一。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当局虽然发布过“新度量衡法”,力图统一计量制度,加强度量衡管理,但仍未能改变多制并存的局面。
  解放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市政府重视标准计量管理。1956年,牡丹江市度量衡检定所(市计量检定管理所前身)成立,开始加强计量器具的检定和修理工作。1962年,牡丹江市标准计量局(后改称市标准计量管理局)成立。从此,标准计量工作逐渐步入正规。1963年,全市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促进了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标准计量管理受到冲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标准计量管理工作出现新局面。1979—1985年,全市制订和修订产品技术标准565个,其中制订标准498个,修订标准67个;计量器具检修总量250268台(件)次,其中检定152532台(件)次,修理97736台(件)次。1985 年末,全市标准计量机构有牡丹江市标准计量管理局、牡丹江市计量检定测试所、牡丹江市度量衡检定管理所、牡丹江市计量仪器实验工厂和牡丹江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5处,职工15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8人。全市拥有各种标准计量检定设备237台(套),已具有承担长度、热工、力学、电学、化学等5大类、24项、48种计量器具检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