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薄膜
第二节 薄膜
第二节 薄 膜
1964年,塑料厂开始研制聚氯乙烯薄膜,1965年正式投产,年产宽0.85—1.15米的压延膜463吨。1966年塑料厂改为塑料总厂后,压延薄膜生产能力逐步提高,1971 年生产农用塑料薄膜1101吨,比1965年增长1.4倍。1973年4月,市服装一厂的塑料车间分出成立塑料二厂,开始生产聚乙烯吹塑膜与薄膜复制品。翌年,塑料三厂开始生产工业品包装用再生膜。至1978年,全市生产塑料薄膜的工厂共有3户,职工1115人,专用设备10台,其中三辊压延机2台、捏合机3台、炼胶机5台,塑料薄膜总产量增至2957 吨,比1971年增长1.7倍。
1980年以后,塑料薄膜在农业和包装业应用广泛,品种、产量逐年增加。1982年,塑料一厂开始生产聚氯乙烯压延蔬菜大棚膜和水稻育秧用薄膜等;塑料制品厂开始生产厚度为0.08—0.12毫米的聚乙烯吹塑衬袋薄膜。1983年,塑料二厂建地复膜生产线,生产幅宽0.6、0.7、0.9米地覆膜;塑料一厂增置专用设备14台,对聚氯乙烯拉伸宽幅农膜进行技术改造。1984年,塑料一厂新开发专用于蔬菜大棚的宽2 米聚氯乙烯无滴耐老化大棚膜;塑料彩印总厂从日本引进平膜挤出机,形成塑料流延膜生产线。到1985年末,全市生产塑料薄膜工业企业4 户,年产聚氯乙烯薄膜1780吨、聚乙烯薄膜1362吨。产品品种由1965年的1 种发展到10余种。其中,塑料一厂生产的银花牌0.13×2000毫米聚氯乙烯大棚膜和聚氯乙烯压延农膜,分别被评为1982年度和1984年度省优质产品;塑料二厂生产的金鱼牌聚乙烯吹塑农膜和轻包装膜,被评为1984年度省优质产品。
此外,东安区新安街道于1984年创办青年塑料制品厂,加工塑料封皮与膜复制品。1985年,有职工39人,设备有热合机、烫金机、上光机各1 台,固定资产原值18万元,产值33万元,利税总额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