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
1976年10月 6日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21日,在首都举行庆祝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伟大胜利集会游行的当天夜晚。市委也组织全市机关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集会和游行,坚决拥护中央英明决策,愤怒声讨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12月14日和1977 年2月14日,市委相继召开常委会,传达讨论和研究贯彻中央下发的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文件,并决定迅速传达到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去。全市各级党组织根据市委指示,以中央先后下发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三批材料为依据,深入开展揭发批判。并把这一揭批同进一步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罪行联系起来。1978年1月7日,市委召开全市深入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大会,市委副书记张庆春作中心发言,市委书记巴风讲话。一年中,全市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共召开大小批判会五千多次,广大干部、群众,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罪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揭批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热情。1981年 1月25日,市委组织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收听收看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决的实况录相。
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1978年 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后,本市各级党组织组织干部陆续开展这一学习活动。首先从讨论否定两个“凡是”开始,逐步广泛展开。9 月,针对教育战线两个错误“基本估计”,文化战线“黑线专政”进行拨乱反正,广大知识分子砸碎禁锢在他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同时,针对发展生产、按劳分配、社员自留地等问题进行联系实际讨论,使人们思想获得解放。特别是针对“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进行回顾,认清“文化大革命”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打破了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政治”的锁链,不断清除左的影响。排除右的干扰,逐步端正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并在各条战线实际工作中进行拨乱反正,落实各方面政策。1979年 2月,市委常委做出恢复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决定,1980年初,市委对原工商业者进行区别劳动者的工作,经过工作。从原1 210名工商业者中,共区别出劳动者1 113名,占92%。对没区别出的97名,也落实了有关政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实事求是清理长期以来存在的左的影响,使各方面工作恢复生机。1981年 6月市委组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实事求是地澄清许多重大是非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最实际的真理标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
三、平反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指示,及时肃流毒、治内伤、实事求是地处理历次政治运动中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1978年10月10日,市委召开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大会,为市直机关党委副书记柯淑荣、市公安局副局长金仁连、北方工具厂党委副书记计英、牡丹江纺织厂副厂长刘平 4人平反;10月24日。为文教系统的四中校长王业媛(女,迫害致死)、评剧团副团长王春林、市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翟新和副局长、副书记杨庆芳、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隆奎等12人平反;同月,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错划右派摘帽、改正问题文件,决定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摸底;市委纪律检查组会同有关部门,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 119名党员干部平反;改正党员中错划右派51人。11—12月期间,牡丹江地委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和批斗的市级领导干部李友林、沈重、贾樟、陈萍、汤文、马晓邨、王树仁、王璟琳、袁安全等人平反,恢复名誉。至1979年末。平反“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2 012人,占整个错案2 220人的90.6%。1980年1月.市委常委会听取“三案”落实和错划右派改正情况汇报。并提出要实事求是,善始善终,落实到底,不留尾巴,体现党的“有错必纠”的方针。
四、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后。1979年1月9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传达学习省委召开的关于传达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明确中央会议上强调指出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市委确定首先从思想上、政治上转移好;还要在组织上、 体制上和领导上、作风上转移好。1月10—14日市委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会议精神。2月1日,市委召开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在传达学习中。市委书记巴风作报告,强调加快转移步伐,奋战七年,改变本市面貌,尽快将本市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工业城市。会议期间,工交、财贸、文教、卫生战线领导就如何转移问题做专题发言。4月6日和 9—13日市委常委会议和市委扩大会议继续研究转移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措施。
7 月21日,市委召开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深入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提出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结合实际,讨论落实经济调整措施。1980年7月28—8月 1日,市委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长期规划的指示,具体研究制定本市长期规划和奋斗目标。1980年在12个工厂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1981年,继续狠抓调整,压缩基本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简政“松绑”放权;推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郊区农村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扶持重点户、专业户等。1982年7月,召开企业整顿会议,有12个单位介绍经验。1983年7月 7—8日。市委召开全市党员代表大会,提出要全面完成本年生产、整顿、调整、改革、财政等各方面任务。1984 年4月 7—10日,市委召开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总结过去工作,提出加快本市经济建设步伐。6月,在牡丹江造纸厂等6个工厂企业进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29日,省委正式确定本市为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9 月17日,市委召开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为加快本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前进。1985年 1月。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制定出本市《关于进一步搞活企业的若干规定》,为发展、搞活本市经济。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松绑”放权,指出方向。
五、“两打”斗争
1978年7月6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省委关于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的猖狂进攻(简称两打)的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本市开展方案,并决定召开部、委、办、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贯彻落实。会后成立起“两打”办公室,具体抓日常工作。经过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查证核实,至1979年2月,共立案277起,已处理184起,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打击经济犯罪的《紧急通知》后,2 月19日,市委召开常委会听取情况汇报,决定领导亲自动手,突破大案要案。全市共查处从事经济犯罪活动的党员 135起。 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后,市委作进一步安排部署。4 月20日,市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进行传达动员,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提高认识。搞好调查研究,迅速把《决定》精神落实下去。7 月16日,市委常委收听省委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的电活会议精神后,又做进一步部署。至9月末,本市已掌握950起经济案件,查清结案待处的 154件;有96人主动交待经济犯罪问题.总计金额13万元.退赃6.45万元。在“严打”的同时,还开展经济纪律大检查,共查处违法金额 700万元。工商部门查处社会上投机倒把案件28起,罚没非法所得12万元。
1984年 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后。市委召开会议,抽调专人成立作战指挥部。制定作战方案。按照“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精神,在城乡各个角落,对刑事犯罪分子和团伙进行全面出击,给各种刑事犯罪以不间断打击。到1985年末 1年多时间,本市共发生1241件案件,破获1 043件,破案率达84%,对各种刑事犯罪分子分别给予应有的惩处。
六、精神文明建设
1981年 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卫生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和 3月省召开“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表彰大会以及“开展文明礼貌活动。促进国民经济调整”有线广播大会后。市委决定立即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开展这一活动。全市上下齐动员,从机关到工厂、学校、医院、街道等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市内出动宣传车 100多台次,报告员、宣传员1 000多人次,张贴大小字块、标语8 000余条。11月 3日,市委常委会讨论关于召开市直机关要做全市表率动员大会问题,10日动员会后,市直机关纷纷制定措施,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搞好机关精神文明建设;11月12日,市委常委会后,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982年 2月。市委常委会决定,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应以解决“脏、乱、差”为重点,抓出新成就,打开新局面。要求各级干部和党团员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在开展活动中。各部门把 “学雷锋、树新风”,创办“五好家庭”、“文明厂、校、街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4 月。出现高潮,全市共建学雷锋小组、送温暖小组11 400多个,广大团员和青年为人民做好事 8万多件。涌现出“五好家庭”3 657个。文明单位13个,积极分子标兵32个。1983年2月,中宣部等24个单位发出《继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意见》后。市委、市政府制定出《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具体方案》,要求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内容,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一代新人为目标,把各项活动和实行改革、落实各项责任制结合起来。在治“脏、乱、差”的基础上,开展“三优一学”( 即搞好优质服务,建立优良秩序,创造优美环境,进一步掀起“学雷锋、树新风” )活动。3月5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机关领导和所属部、委。办、局负责人到4个城区,同市区人民一起参加治脏劳动。4月下旬,1 万多名青少年走上街头,参加宣传。在三次大的突击活动中,共有415个单位2万多人参加劳动,出动车辆3 000多台次,清理垃圾1万多吨。清整道路35万平方米。共青团市委还组织团员、青年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公共场所搞卫生,到军烈属、“五保户”家中做好事,走上街头义务服务等,涌现出好人好事10万余件。1983年6月8日,市委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授予86个文明单位、99名文明标兵荣誉称号,奖励324个先进集体、329个先进个人。1985年6月6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广泛开展“做文明市民”活动的决定》。8 月,市委、市政府授予牡丹江化工五厂等59个单位为文明标兵单位,授予刘祥成等43人为先进个人标兵称号,授予北方工具厂、东安区七星街道办事处、阳明区大庆办事处第六居委会等 367个单位为文明单位称号。11月25—26日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有18个单位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经验。12月3日市委发出《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
七、全面整党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后。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市委 12月8日向各级党组织发出《关于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整党文件的通知》;1984年 1月26日市委转发市委整党办公室《关于老点整党补课工作方案》;2 月28日,市委办公室转发省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坚决纠正以权谋私、“卡脖子”歪风的通知》;4月7日,市委召开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为全市全面整党进行动员和部署。8月16日,市委下发《全市整党调查摸底方案》。9月3 日,下发《全市整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含所辖县市)》,经过广泛征求各级党组织和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意见,认真修改后,10月20日正式下发。11月14日,市委召开整党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巴风作报告。动员大会后,按照《方案》,在整党试点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分五批全面进行整党。第一批是市级五大机关及其所属部、委、办、局,牡丹江农场管理局机关与林业管理局机关以及大专院校共138个单位的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共9 971名党员。经过系统教育、对照检查、集中整改、党员登记、后期建设 5个阶段,历经11个月完成第一批整党任务。第二批,自1985年4月中旬开始。有285个单位( 机关12个,企业科室46个,企业单位 93个,事业单位134个 ),15130党员参加.至年末也接近尾声。经过整党的单位,党风有明显好转;“文化大革命”遗风得到清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明显变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和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