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主要活动

第三节 主要活动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支援前线
  1945年 9月,由市商务会向工商业户募捐筹款,买牛20头、猪50头,慰问驻本市苏联红军战士。年末市工商界向牡丹江军区捐赠现金200万元(伪满币)。1946年3月7 日,会长陈孝德随军区政治部和市政府组织的慰问团,赴林口县五河林慰问部队,带去市工商界捐赠的香烟和糖果两汽车。5月组织工商业者捐款 270万元(伪满币)、胶鞋1.1万双、白布千疋、大米白面10万斤、生猪 2 000头慰问东北民主联军。为支援部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捐赠军鞋万双,军鞋款 18.05亿元(东北流通券)。为优待军烈属,市商务会决定,凡持军烈属证购物者,各工商店铺一律按九五折、九折、八折出售,有些物品按对折优待;服务行业和工厂招工时,对军烈属保证优先录用。夏初。为解决战士换装问题,市商务会筹款,由副会长王子玉等一行10人冒生命危险去哈尔滨(当时哈尔滨市国民党势力较大)购布300 疋,使驻军在盛夏前换上单装。年末,东北民主联军某部团政委彭汝清被土匪绑架,市商务会长陈孝德和知名人士宋子元,受驻本市苏军司令部和牡丹江军区司令部委托,深入匪巢,历尽周折,使彭虎口脱险。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广大工商业者踊跃捐款,购买一架飞机和一门高射炮;还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签名运动,签名人数达7 879人。
                   二、支援建设
  1945年11月,市政府发出恢复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的号召。12月市商务会集资375万元(伪满币)创建牡丹江实业银行。1946年10月集资2 000万元(东北流通券)创办利民火柴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1月筹资5亿元(东北流通券)先后创办新民橡胶厂、建民麻袋厂、福民毛织厂和裕民陶瓷厂。为医治战争创伤,市商务会组织工商业者集资,先后修复长安大街、牡丹江至温春的公路,修建江堤水闸,清理老火车道(今工人文化宫广场),修缮爱民商场、第二百货商场(今联销公司大楼)、爱民电影院和铁路中学,建造北山烈士纪念碑等。
                   三、捐赠赈灾
  解放后,为发展消防事业,市工商联捐献消防基金11.5亿元;向社会福利事业委员会捐献23亿元;向辽北赈灾8亿元;募集寒衣费15亿元;救济郊区荞麦种子45吨。1950年8月,工商联捐款救济上海失业工人3.87亿元(以上均为东北流通券)。
                    四、协调关系
  1949—1955年,市工商联进行 3次工商业登记和重估产业的工作,为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协助政府对工商业者开展爱国守法教育。组织工商业者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等各项方针政策。督促工商业者实行明码实价,加强市场管理。1954年以后,工商业者要求早日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工商联辅助工业进行同业并厂工作,整顿调整私营工商业人员工资等。在建帐工作中,推广联合会计(为几户业者记帐)的办法,既减轻工商业者负担,又扩大建帐面,为实现公私合营创造有利条件。1956年1月9日市工商联召开四届委员(扩大)会议,传达毛泽东主席1955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和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1 月12日陈孝德等人代表全体私营工商业者,到市委、市人委请求批准全市私营企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市委、市人委首先批准油坊、纺织两个行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 月25日全市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和手工业合作化。经过调整合并,工业先后实现公私合营的有牡丹江制油厂、松花江纺织厂、新华铁工厂、利民铁工厂、华昌铁工厂、乳品厂、日用化学厂、制米厂、砂轮厂、制瓦厂、印刷厂、启新制材厂、酱菜厂等。商业企业有茶叶商店、百货商店、文化用品商店、百货商场、鞋料商店、日杂商店、化工商店、菜籽商店、干鲜果品商店、五金商店、新药商店、国药商店等。饮食服务业有饮食业总店、旅店业总店、照相业总,店和洗染厂。畜牧业有牛奶场、养鸡场。公私合营后,原私营工商业者在工业方面安排为厂长职务的3人,副厂长21人,股长、主任级干部165人;商业方面安排为经理的2人,副经理28人,股长、主任级干部165人。1957年 1月定股定息工作基本结束,全市定股人数为1 298人,投资金额136万余元。其中工业597人,57.95万元,商业 701人,78.11万元。5—7月,市工商联组织私方代表人士在助党整风鸣放中,有8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反右”斗争后,全市工商业者开展向党交心活动,先后有1 023 人参加。1982年市工商联恢复工作后,协助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对工商业者的政策。被错划右派分子的全部予以改正,对原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和干部工作的,全部予以恢复。对“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批斗的,均给予彻底平反纠正,对被查抄的财物按政策给予清退。 7月为安置待业知识青年就业,市工商联协助有关部门兴办36个集体企业,安置 850多人就业。同时,举办商业会计培训班,摄影技术培训班等,培训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