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第二十六编 新闻出版
概述
概述
牡丹江的新闻广播事业始于1937年东北沦陷时期。当年5月建立牡丹江放送局(即广播电台);1940年1月和8月先后创办《哈尔滨日日新闻(牡丹江版)》和《东满报》。这些舆论工具,都是为日伪当局服务的,并随着日伪的垮台而自行消灭。
解放后,新闻广播事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得到相应的建设和发展。1945年12月创刊《牡丹江日报》,1947年 8月建立牡丹江广播电台。虽然自1949年末至1957年报纸、电台中止一段时间,但仍有有线广播和为中央、省报以及广播电台提供地方新闻稿件的通讯组织。1958年重新建立牡丹江日报社和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后,新闻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为党的舆论宣传工具,虽然在当时“大跃进”中受到左倾错误干扰,宣传过一些浮夸和冒进的内容;在“文化大革命”中按照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旨意,宣传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紧跟”、“照办”、“突出政治”等“帮八股”言论,但是,报纸、广播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听取群众呼声,还是它基本的方面。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
1972年5月建立牡丹江电视台,使本市又增加一个宣传工具;1976年3月出版事业在牡丹江市也从无到有,建立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朝鲜文编译室(1982年改为出版社)。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牡丹江市的报纸、广播、电视、出版已经配套,并形成规模。它们在宣传党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反映本市各条战线丰硕成果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结合实际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贯彻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搞活等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宣传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已成为发展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以及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根基扎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