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广播转播台
第三节 广播转播台
第三节 广播转播台
一、牡丹江转播台
1951年 1月,经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松江省台在原牡丹江广播电台发射台址成立牡丹江转播台。省台拨给功率100瓦的发射机1台。转播中央台和松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每日早、午、晚转播3次。
1952年11月,转播台和牡丹江广播站合署办公。1957年6月发射机更新,功率扩大到1 000瓦。1958年 7月转播台撤销,其人员与设备均并入新建的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改为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射台。
二、无线广播转播台
牡丹江无线广播转播台的前身称牡丹江实验台。该台是根据中央广播事业局[1962]30号文件要求,于1962年 8月组建。其任务是利用同频广播杂音来干扰外国和台湾台对大陆的广播。建台之初,利用两台500 瓦旧扩大机改装成无线发射机,发射功率各为 200瓦左右。由于功率小,干扰范围有限,1962年11月在原有1副天线基础上,又架起两副天线。发射机增至4台。1967年6月—1969年10月,先后又架起3副30米高倒L型木杆发射天线。1973年11月立起一座116米高拉线式发射铁塔。1978年6月又立起第二座76米高拉线发射铁塔。
1975年 7月中央台第一套节目转播台,1981年省台第一套节目转播台,1983年中央台第二套节目转播台,相继建在实验台。同时,实验机也以广播节目干扰代替杂音干扰。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第二套节目和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的覆盖面在本市区达100%。在海林、宁安、林口、穆棱县的部分农村,也能清晰地收听到牡丹江无线转播台节目。随着形势的变化,干扰任务逐年减少,1983年根据省广播电视厅的指示,将实验台改为无线广播转播台。到1985 年末,工作人员由建台初4人增至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