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卫生文明单位建设

第四节 卫生文明单位建设



               第四节 卫生文明单位建设
  1982年根据市委建设精神文明要以清洁卫生为突破口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人民群众以搞好环境卫生为中心,全面综合治理“脏、乱、差”,向着“绿化、净化、美化”的目标迈进。同年春。成立城乡结合部(城乡交接处)治理指挥部,各行各业按照“五定”( 定任务、时间、车辆、人员、标准)分片包干,综合治理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位的环境卫生。经过3个春季的连续奋战,共治理8条通乡路,13个居民委的60条巷道、1个大垃圾场,清除21个大粪坑,填平9个较大的臭水泡(共1 644平方米)。阳明区的南小屯是个脏、乱的“龙须沟”,经过治理,填平烂泥塘,修建下水道,铺设砂石路。在城乡结合处修建厕所75个,设立30个垃圾集装箱。1982年在全省卫生评比检查中,本市以89.97分的成绩,赢得全省第一名。1984 年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的爱国卫生的升级达标活动,使卫生文明单位不断提档升级。市文化局深入开展这一活动,全局17个单位有14个单位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全系统进入市级卫生文明单位行列。当年开展卫生文明单位升级竞赛,创建市级卫生文明单位98个(1983年49个),创建卫生先进系统2个。1985年市级卫生文明单位134个,卫生先进系统 4个。1982—1985年涌现省级卫生先进区2个,省级卫生文明单位168个(含所辖县市)。1984年省爱卫会授予本市爱国卫生先进市称号,同年,中央爱卫会授予本市全国卫生先进市称号。据1985年全市(含所辖县市)对1 378个单位的检查评定,甲级卫生文明单位有 815个,占59.1%;乙级卫生文明单位有514个,占37.3%;丙级卫生文明单位49个,占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