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民间武术

第七节 民间武术



                 第七节 民间武术
  1953年 9月经市体委批准,山东民间拳师单光灵在西牡丹街成立市内第一个武术馆——国术健体社,挂牌不到3个月,收徒50 余人。传授的拳术有小虎燕、八卦掌、罗汉拳及对打;器械有梅花刀、七步赶月剑、春秋刀、梅花枪及匕首对打、三节棍对花枪、空手进刀等。1954年经单光灵推荐,山东民间拳师陈跃忠来本市,成立培英国术馆,馆址设在东牡丹街,主要传授少林拳。同年初夏,山东海阳人于志贵又在东四条路成立武术研究社,传授罗汉拳、八卦掌。年末培英武术馆关闭;武术研究社于1956年关闭;国术健体社于1967年关闭。自国术健体社成立以来,市内武术爱好者逐年增多。一些不出名的拳师利用自家庭院或其它空旷场地公开招徒授艺。较活跃的如山东拳师王维生、陈宝亮表兄弟在自家院内传授八步架、六角式、黑虎拳、步下刀、张飞枪等少林武术;山东拳师逢学跃业余时间传授少林拳;山东海阳人尚言之在火车站前小花园传授螳螂拳;市内西安电影院许广斌、铁岭河疗养院郑玉等人也在市内传授风格不同的太极拳。
  1956年7月本市举行首届武术表演赛,参赛者70余人,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只有7岁。1957年市派单光灵领队兼教练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省首届武术表演赛。韩进峰、曲振昌获八卦掌、罗汉拳、空手进刀三等奖。1958年曲振昌在省赛中获二等奖。1959年 7月葛春亭、曲振昌获省第一届体育运动会武术优秀奖。
  1973年市武术协会成立,民间武术活动复苏。1974年市工人文化宫和市青少年之家分别举办业余武术班。1983年青少年之家与青少年宫合并后,仍坚持举办武术班,培养少年武术运动员。1976年市举办第二届武术比赛,参赛者多是青少年。此后,每年一届,从未间断。1978年韩进峰参加省武术比赛,获成年男子枪术第一名;杨莲凤获女子太极拳第一名。1982年 7月市武术队获省第五届运动会团体第三名。1984年在人民公园、北山、桥北转盘道中心、火车头体育场、铁岭镇、牡丹江畔等处举办武术班42个,学员2 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