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进源
第一章 人物传略
安进源
安进源(1890—1932)
安进源,朝鲜族,1890年出生在朝鲜江源道蔚珍郡寄星面。1904年到中国东北的珲春。1924年迁到牡丹江站东的爱河。1925年,他接受活动于宁安县的朝鲜共产党人金赞、韩亨道( 又名张时雨 )等领导,参加革命活动。同年12月参加朝鲜共产党。1926年3 月。受党的委托,在铁岭河南山脚下建立兴英学校。招收 100多名适龄儿童入学。并开设有汉族青年参加的高级班,传授马列主义及军事知识。安进源除办学外,还负责青年同盟的工作。曾配合妇女解放同盟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搞宣传活动,演出话剧《解放的钟声》。
1930年前牡丹江的地租是“四六”分成(地主拿四成),有的稻田地租提高到“五五”分成。地主贪心不足,并有“二地主”(佃地主)从中盘剥,1930年春又提出“倒四六”分成 ( 地主拿六)。这件事激怒了贫苦农民,特别是朝鲜族农民。中共铁岭河党支部于4月的一天发动居住在铁岭河、磨刀石、四道、东村等地的朝鲜族及部分汉族农民 700多人,在爱河火车站会合,由安进源出面率领大队从爱河站走到铁岭河村内,一路浩浩荡荡,群情激奋,口号不断。这次游行终使地主让步,抗租胜利。同年5月1日,铁岭河党支部根据满洲省委工作决议,领导铁岭河百余名群众在爱河朝鲜垦民学校操场上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支部派人在大会上讲话,会后由安进源率领群众示威游行,高呼“拥护共产党”、“中朝人民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1930年 7月,根据共产国际第六次会议精神,安进源由韩亨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铁岭河党支部书记王德民(汉族,铁岭河小学校长)一起,在中共宁安县委领导下,率领铁岭河、爱河、磨刀石、大甸子、四道岭子、乜河、东沟等地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1932年 5月,日本侵略者占领牡丹江后,驻在市郊铁岭河南山的渡部队首先对铁岭河、爱河一带进行搜捕。6月4日,安进源与弟弟安时源(共产党员、宁安游击队队员)及儿子安炳奎从田里回家吃午饭,正遇住在爱河后屯的金某来约他去下棋。饭后如约到金某家,发现赵成太、金太旭、许钢与权大达等人正围着棋盘下棋,他感到意外,这些人早与他断绝来往,而且既有这么多人,为何又约他,这使他又想到近期有些人突然被捕的事。在他还没来得及退出时,日军一少尉及翻译官闯进门来。他被带到院子里,见到弟弟安时源、妹妹安权淑、堂弟媳崔淑玉等人也被捕了。日军当天审问安进源兄弟,二人坚贞不屈,虽受酷刑,终无口供。其妹及堂弟媳第二天被放回。6月6日下午4时,安氏弟兄及10名朝鲜族、5名汉族战友被蒙上眼睛,绑到现在的第三橡胶厂大门旁秘密杀害了。6月7日,噩耗传到宁安县花脸沟抗联密营,战士们为他们举行了追悼会,并决心为他们报仇。
1945年11月,牡丹江军区15团3营将权大达、赵成太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