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
王春林
王春林(1919—1969)
王春林,1919年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县一面坡镇。幼年家境贫寒,父母双亡。15岁参加一面坡戏班学戏,从师于张少奎,专工京剧武生。他尊师如父,不离身侧,出科后师屡劝其搭班而不动心。直至师傅殁世,才远游搭班,40年代活跃于绥化、肇东、海伦、哈尔滨一带。他功底深厚,短打、 长靠均具特色,以 《武松打店》、《吴汉杀妻》、《三岔口》、《铁公鸡》和《伐子都》等戏见长。1948年加入哈尔滨剧院(即哈尔滨市评剧团),改演评剧。历任学员训练班主任、导演和团长等职。在此期间,他主演40余本的连台戏《呼延庆》,轰动一时;并导演评剧《红娘子》和《志愿军的未婚妻》,蜚声剧坛。在创作编排学员教材、改革评剧武戏等方面都做出贡献。1957年调牡丹江市评剧团任团长。任职期间,强调招致人才,推演新剧目。经其努力,先后调来名演员喜彩君、王少伯等一批评剧表演人才,壮大了剧团实力。由他参加编创并亲自导演的传统戏和现代戏 20余出,其中 《柳毅传书》、《红楼梦》、《八女投江》和《纺织姑娘》等,在省内有良好反响。王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市第一届、牡丹江市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他饱受摧残,于1969年 7月29日被迫害致死,年仅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