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石油工业部王涛部长的讲话

石油工业部王涛部长的讲话



                 (1986年1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石油工业部在大庆召开大会,热烈庆祝大庆油田在年产原油5000多万吨水平上连续稳产10年。这是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祝捷的大会,是动员大庆油田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继续向新的目标前进的大会,也是石油工业各油田和企事业单位向大庆油田学习的大会。
  国务院专门给大庆石油管理局发来了贺电,祝贺大庆油田胜利地实现了“年产五千万(吨),稳产十年”的目标,使我们受到很大的鼓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顾问委员会领导同志,专程前来参加我们的大会,对我们是个很大的激励,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石油部党组和石油工业部,代表参加全国石油工业局厂领导干部会议的全体同志,向为石油工业发展建立了特殊功勋,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大庆油田各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全体工人和家属同志们,向为大力支持大庆油田发展的大庆市委、市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和人民解放军驻大庆部队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表示崇高的敬意,表示亲切的慰问!
  耀邦同志曾指出,大庆油田是我们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颗光焰夺目的明珠。我们都知道,在油田艰苦创业的年代,大庆为我们国家实现石油自给,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10年动乱期间,大庆坚持生产大量原油,支持了濒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庆原油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继续走在四化建设的前列。大庆油田的功绩,将永远记载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上,将永远激励着百万石油职工奋发前进。
  大庆油田夺得连续10年稳产的胜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大庆广大职工继续发扬“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三老四严”、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坚持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进行大量的、扎扎实实的、艰苦细致的工作的结果。这是大庆广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集体智慧与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国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来的一项辉煌成就。
  大庆油田连续稳产的10年,是与地下复杂的油水变化情况,坚持不懈地打进攻仗的10年。10年来,大庆油田在开发上经历了四大变化:
  油田开采由中含水采油阶段,进入到高含水采油阶段;主力油层从水驱油阶段,逐步过渡到以水洗油为主的阶段;油田挖潜的重点,由渗透率比较高的主力油层,转移到渗透率比较低的差油层;油井开采方式,由自喷采油为主,转入到机械采油为主。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大庆油田的同志们,积极进取,知难而进,始终以科学的进攻的姿态,与地下油水变化的一系列复杂情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赢得了稳产10年的胜利。这是大庆石油职工极为可贵的品质。
  大庆油田连续稳产的10年,是坚持从地下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制订和有效实施油田开发技术政策的10年。10年来,大庆始终把合理保持和利用油层能量,作为搞好油田开发的基础,把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作为进行油田调整和保持稳产的前提;把科学试验研究的成果,作为指导油田开发和调整工作的依据;把群众性的科学管理和实施,作为开发好油田的保证。“六五”期间,在萨、喇、杏地区,通过细分层系和补打加密调整井。增加石油可采储量 8亿吨左右。在油田产量达到高峰、采出程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使储采比基本保持稳定。这是一项杰出的成就。这种立足于保持油层能量和增加可采储量,保证油田稳产和增产的做法,为我们科学地开发和管理大型油田,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大庆油田连续稳产的10年,是积极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完善和发展采油工艺技术的10年。10年来,大庆坚持应用系统工程概念,组织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工作,保证了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高含水期采油的特点,配套推广和应用了六套采油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油田开发动态的监测、开发层系的细分和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储量的动用程度,进一步完善了钻井、采油工艺和地面工程的配套。现在,全油田水驱储量已达到 85%左右,年综合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左右,油气集输密闭率达到90%,油气集输总损耗降至 1%以下。使大庆油田开发在总体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大庆油田连续稳产的10年,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连续向国家提供高水平积累的10年。10年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相当于前16年原油总产量的1.89倍,累计完成财政上缴相当于同期国家投资总额的27.2倍;累计出口原油为国家创造外汇 222亿美元。特别要指出,10年间大庆油田平均年财政上缴占到年的总产值的 75%以上。现在全国还没有哪一个石油企业,能够达到大庆这样高的积累水平,保持象大庆这样向国家作出高水平的贡献。
  总之,大庆油田连续稳产的10年,是坚持“两论”起家的基本功,不断开拓,不断发展,不断向更高水平攀登的10年。这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范例。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干部,有志气、有能力开发好世界上特大型油田,管理好世界上特大型石油企业,攀登世界石油科学技术的高峰。
  现在,全国石油工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七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七五”期间,我们面临着两个方面的繁重任务;一个是,继续大幅度地增加石油、天然气储量,坚决完成国家规定的1990年的生产任务,并为后10年石油工业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一个是,按照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结合石油工业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为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奠定基础,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大大地提高一步。
  我们还设想,在做好“七五”期间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后10年的继续努力,到本世纪末实现三个战略性目标。这就是:改变石油工业发展赶不上国民经济需要的状况,做到石油:亡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同步增长,使我国原油产量居于世界主要产油国家的前列;改变天然气生产的落后状况,做到原油、天然气生产协调发展,使我国天然气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能源,改变石油科学技术发展与生产建设需要不相适应的状况,争取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的主要工艺技术,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第一流水平的石油专家。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的15年,将是我国石油工业全面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大庆油田仍然是全国石油工业的排头兵。在保障全国原油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方面,大庆继续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和大型骨干基地的作用。在加速石油科学技术发展,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搞好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庆继续担负着带头和榜样的作用。这是时代对大庆油田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大庆油田的光荣责任。
  我们希望大庆油田同志们,在“七五”期间和以后的年代里,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耀邦同志、小平同志、紫阳同志对大庆油田的重要指示,保持和发扬大庆会战以来的优良传统,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开拓前进,再创新的更大的业绩。
  在油田开发上,要通过继续调整和打加密井,不断巩固油田稳产基础,完善和发展高含水期采油工艺技术和低渗透薄油层的开采工艺技术,努力提高采收率。现有5000多万吨年产水平,至少要继续稳产到1995年,并争取稳产到本世纪末。
  在石油勘探上,要继续解放思想,扩展视野,扩大勘探领域,大力加强松辽盆地中浅层、深层和外围新盆地的勘探,进一步完善大型陆相坳陷盆地的石油地质理论,探索断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点和含油气规律,争取到本世纪末再探明一个当年大庆油田的储量。特别是天然气勘探要有重大突破,争取打出新的场面,把大庆油区建设成为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的大型现代化生产基地。
  在科学技术上,要以油田长期稳产为目标,以提高油田采收率为重点,进一步发展低渗透、薄油层的开发工艺技术,二次完善井和开发井的调整技术,油田动态和剩余油的监测与预测技术,特高含水期的采油工艺技术,高效能处理油气水的工艺技术,以及三次采油工艺技术的研究,等等。使各项工艺技术更加完善,更加配套。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一整套勘探和开发大型陆相砂岩油田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在经营管理上,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加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加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加强有利于发挥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主人翁责任感的群众管理。同时继续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经济责任制和承包合同制,健全全面质量保证体系和其他管理制度,推行勘探、开发和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和甲乙丙方制度,把大庆油田建设成为一个既有先进科学技术、又有先进管理水平的大型工业企业。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大庆油田在石油战线争取提前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过程中,要走在最前面。在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中,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进一步发扬大庆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和献身精神,把已有的好思想、好作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庆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成为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模范。大庆各级领导班子应当进一步成为一心一意搞四化、和衷共济创新业的领导核心。大庆职工队伍应当进一步建设成为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队伍。大庆石油矿区要努力建设成为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安定方便的文明矿区。
  同志们!在今天庆祝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稳产10年的胜利时刻,回顾大庆光荣的过去,展望大庆美好的未来,我们充满着信心和自豪。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同志,老一代技术人员、石油工人和家属,为创建大庆所付出的艰辛和建立的功勋。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在大庆油田建成以后,大庆各级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和家属同志,为发展大庆所作出的长期努力和巨大贡献。大庆这个久已闻名的先进企业,是整个石油战线的光荣和骄傲。希望同志们继往开来,再展宏图,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大庆18万名职工和广大家属,一定会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在勘探上打出更大的场面,在油田开发和生产建设上再创新的业绩,在科学技术上再攀登新的高峰,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