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统计

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



  【统计】 1986年大庆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见下页)
             关于198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87年3月1日)
  198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围绕“解放思想,再找一个大庆油田,原油五千万吨稳产再十年,加快石油化工和地方工业建设,做出新贡献”的奋斗目标,埋头苦干,开拓前进,各条战线、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全年完成社会总产值 103亿元,比1985年增长1.98%,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0.5亿元,比1985年增长5.24%,完成国民收入53亿元,比1985年增长1.92%,人均国民收入实现6206 元,财政上缴完成40.8亿元。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农业生产又获丰收;大庆30万吨乙烯和油田产能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市场商品供需矛盾缓解;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986年大庆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86年大庆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86年大庆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一、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88.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7%,比1985年增长5.6%。其中:石油管理局完成62.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7%,比1985年增长1.6%,石化总厂完成17.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7.9%,比1985增长17.5%;乙烯试生产 6个月时间创产值1.69亿元。全市检查计划的25种产品中,有原油、汽油等15种产品产量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生产原油5555.2万吨,创历史最商水平,提前 3天17小时完成全年计划。生产天然气23亿方。全年加工原油633.8万吨,完成年计划的 105.5%,比1985年增长2.8%,汽油、柴油、润滑油以及腈纶丝、丙烯腈等主要石油化工产品产量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电力工业生产稳定,全年发电量完成39.5亿度,比1985年增长3.0%。
  地方工业发展较快,全年地方工业总产值达2.8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6%,比1985年增长24.3%。1986年底,全市地方工业已有23个行业,比1985年增加 7个行业,生产近600种产品。乡镇工业1986年已有13个行业,可生产 300多种产品,全年工业总产值达517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3.3%,比1985年增长40.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1986年产量  完成年计划%   比1985年±%
  原 油   5555.2万吨   101.0      0.5
  汽 油   101.3万吨   109.2      8.6
  煤 油    23.8万吨    85.6     —7.0
  柴 油   189.8万吨   108.6     10.9
  润滑油    11.2万吨   107.0     45.7
  重 油   136.4万吨     —     —9.5
  合成氨    35.8万吨   119.3     —4.3
  硝酸铵    12.1万吨   127.4     14.2
  尿 素    48.6万吨   117.1     —6.7
  化 肥    24.3万吨     —     —5.8
  腈纶丝     5263吨   194.9     26.5
  丙烯腈     5880吨   147.0      3.1
  豆 油     5867吨   164.6     22.1
  面 粉     8.2万吨   109.1      7.2
  啤 洒    1.24万吨    88.4     15.8
  毛 线     907吨   108.0     57.4
  塑料编织袋   301万条    75.3      —
  腈纶经编毛毯 13.6万条    68.0      —
  乳 粉     3436吨   171.8     27.5
  一年来工业企业狠抓内涵挖潜工作,加强了产品质量管理,全市有21种产品被评为国家、部、省级优质产品。原油统配商品量全年完成536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1.0%,比1985年增长0.5%,统配原油商品率达96.50%;原油外运含水率由1985年的0.25%下降到0.23%;石油产品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质产品产值率达34.36%;石油化工产品综合商品率达93.27%,比1985年增长 0.05%。“大庆”牌乳粉产品质量继续保持部优水平,荣获同行业总分评比第一名,“金煌”牌腈纶经编毛毯被评为省级优质产品。
  重点工业企业能耗水平有所下降。全市10个年耗能500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净耗能 504万吨,比1985年下降2.33%,万元产值净能耗由1985年的6.19吨下降到5.91吨,下降4.50%。
  二、农业
  一年来继续全面贯彻了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了农林牧渔工全面发展、农工商运综合经营的原则,农业生产在局部受灾的情况下,获得丰收,粮食产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单产创新纪录,多种经营有所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 17420万元,比1985年增长7.78%。全年播种面积132.6万亩,比1985 年减少3.14%,其中:粮豆播种面积97.5万亩,比1985年减少1.0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2.6万亩,比1985年减少 26.74%。粮豆总产2.92亿斤,比1985年增长17.42%,单产298斤,比1985年增长 17.79%。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畜牧饲养量增加。年末大牲畜存栏78054头,比1985年增加5930头,增长8.22%。其中:奶牛11497头,比1985年增加2409头;黄牛31324头,比1985年增加1220头。生猪存栏90670头,比1985年增加7961头。饲养家禽132.4万只;猪牛羊肉总产量达1473.3万斤,比1985年增长 12.03%。牛奶产量达4627.8万斤,比1985年增长13.58%;禽蛋产量达953万斤,比1985年增长22.9%。林业由于近年来实行承包,管理不断加强,生产形势很好,全年造林 4.6万亩;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总养殖面积24.5万亩,比1985 年增加2.297亩,全年产鱼175万公斤,比1985年增长12.9%。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全年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达 35272万元,此1985年增长27.99%。从构成上看:农业总产值占63.81%,农村工业总产值占 18.22%,农村建筑业总产值占3.41%,农村运输业总产值占5.06%,农村商业、饮食业总产值占9.50%。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压缩控制,投资结构得到调整,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顺利实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6%,比1985年减少6.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6亿元,其它投资完成17.7亿元。
  国家重点项目,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全年完成投资6.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100%,比1985年增长3.3%。全年施168项,其中乙烯、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丁辛醇、造气等5套装置已全部建成投产,试生产基本稳定,已生产出16种合格产品。
  国家重点项目,大庆油田扩建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5%,油田建设完成钻井1438口,进尺185.99万米,地震测线1.21万公里,新建各种井口装置1538套,铺设各种管线2660公里,建成各种站178座,年新增原油生产能力349万吨;乙烯原料工程萨中浅冷分离等5套装置已建成投产,年新增轻烃回收能力 4.88万吨,年新增原油稳定能力1050万吨,新增天然气日处理能力60万方。地方投资完成9534万元,比1985年增长8.7%。大庆塑料地板材厂基本建成,进入试生产阶段,生产能力为年产地板卷材6800吨,墙壁纸63吨。大庆乳品厂制粉车间扩建后,年新增奶粉生产能力2500吨;大庆铸铁管厂投产,年产铸铁管6000吨;建成大同冷冻肉鸡生产线,年加工食品2000吨。市政和矿区建设中办的20件好事,除 3项跨年工程外,其余17项都已在年内完成,大庆体育场、龙风铁路跨线桥等7个项目已建成使用。
  全年房屋施1206.2万平方米,竣工158.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83.6万平方米,竣178.5万平方米。
  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建筑经济效益有所提高。1986年全民建筑安装企业与自营施工单位完成的建筑业产值,比1985年提高9.3%,全员劳动生产率比1985年提高7.5%。
  四、商业外贸
  商业市场繁荣,全年内贸商品纯购进4.85亿元,完成年计划 118.0%,比1985年增长4.30%,内贸商品纯销售5.6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4.03%,比1985年增长9.85%。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6.54亿元,比1985年增长21.8%,其中: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42亿元,比1985年增长22.1%,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完成1193.3万元.比1985年增长15.4%。集体、个体商业又有新发展,全年完成零售额2.31亿元,比1985年增长 32.0%,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由1985年的32.65%上升到35.35%。城乡集市贸易不断扩大,集市贸易市场已达30处,比1985年增加4处,成交额达8011万元,比1985年增长23.8%,许多商品成交量成倍增长。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外贸出口额比1985年下降,但积极组织了冻鸡、玉米油等新的出口品种,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较好地完成了计划。1986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 20.0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8%,比1985年下降12.39%;其中石油化工类完成 19.9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7%,粮油食品类完成287.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3.2%,土畜产品类完成566.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26.6%,医药保健类完成6.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158.6%。原油供应出口1939.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2.7%,石脑油完成12.4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24.3%。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部门坚持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在改革中不断前进。全年公路货运总量完成632万吨;公路客运总量完成 10663万人次,其中: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10599万人次,营运客车达327辆。全市新开辟客货运线路5条,新建了长途客运站等设施。
  邮电通讯事业继续发展。1986年邮电通讯业务总量完成1380万元 (其中:石油管理局完成956万元),年末市内电话达到16623户(其中:石油管瑚局10739户)。邮电局开设了与全国30多个城市的长途电话全自动业务,年末用户已达144户,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年末储户已达21210户。石油管理局新建电话站3座,新增装机容量3000门,邮电通讯自动化程度有所提高。
  六、财政金融
  1986年财政工作狠抓开源节流,努力增收节支,确保了财政收支平衡和上缴任务的完成。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7114万元,支出17826万元。加强了税务监督工作,抓紧征收,全年工商税收总额达27.6亿元,比1985年增长2.6%。信贷收支均有增加,收支基本平衡,收入16.7亿元,支出16.8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是1980年以来货币投放量最大的年份。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险种增加,保费增加,全年保费收入实现177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7.3%,比1985年增长65.42%。
  七、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986年底,全市职工总数达328902人,比1985年增加17395人,增长5.58%。其中:全民职工300274人,比1985年增长5.09%;集体职工 28628人,比1985年增长11.02%;个体劳动者已达19077人,比1985年增长87.27%。全年安置劳动就业16015人,比1985年增长28.23%,用:亡制度改革后,安置合同制职工8448人。1986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为5.10亿元,比1985年增长17.78%,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608元,比1985年增加175元,提高12.2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6%。农民人均收入达 520元,比1985年增加51元,增长10.87%。物价涨势趋缓,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105.8%,零售物价指数为105.7%,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8.0%,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为104.2%。据城镇居民抽样调查,1986年平均每户就业2.19人,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1.89人。每人每月生活费收入为73.49元,比1985年增加9.56元,增长14.95%;生活费支出为62.68元,比1985年增加4.46元,增长7.66%。每百户居民贵重耐用品拥有量增加,其中:拥有彩色电视机46台,比1985年增加5台,洗衣机85台,比1985年增加4台,电冰箱17台,比1985年增加 6台,立体声收录机42台,比1985年增加12台。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迸一步改善,新建住宅楼264栋,有12007户职工搬进新居;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6.07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0.63平方米。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5.08亿元,比1985年增加1.54亿元,增长43.38%。其中:城镇居民储蓄达4.88亿元,比1985年增加1.48亿元,增长43.53%。
  人民生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全市园林绿地面积2349公顷,绿化植树96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3.8%。
  社会优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86年全市集体办光荣院、敬老院13个,收养老、残、孤302人;全市城乡由集体供养的社会散居孤、老、残 384人。城乡各种优抚对象和贫困户得到扶持,有的已改变了贫困面貌。
  八、人口和计划生育
  全市年末人口达854041人,比1985年增加194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59501人,比1985年增加16214人,农业人口为294540人,比1985年增加3195人。全年出生9527人,出生率为11.28‰;全年死亡2384人,死亡率为2.82‰;自然增长率为8.46‰,比1985年增长 2.81%。计划生育达8986人,计划生育率达98.7%,比1985年提高0.9%,节育率达 88.59%,独生子女领证率达37.91%。全年结婚8506对,离婚249对。
  九、科技、文教、卫生、体育和社会治安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86年末,大庆市科按人员达8295人,比1985年增加 392人。全年科研成果达81项,其中:重大科研成果20项;技术革新成果达1023项,年经济效益达12500万元。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市中小学校达397 个,在校学生20.03万人,比1985年增长1.5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9.48%,双科及格率达96.2%,中学毕业升学率达77.5%,及格率达65.05%,高中毕业考入大中专院校1031人,其中。考入重点院校259人。年末大中专院校 7个,在校学生7626人,教职工人数3493人。成人高等教育继续发展。全年职工参加各类函授、电大、刊大、职大及各种培训学习的达28000多人。
  文化、新闻、广播和电影、电视事业更加繁荣。年末市级专业文艺演出团体 4个,全年电影戏剧演出17951场。年末各类图书馆(室)藏书37.7万册,比1985年增长8.02%。广播电视增加了播出时间,提高了播出质量,地面卫星接收站已建成交付使用。
  卫生事业有所发展,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卫生机构达 314个,比1985年增加58个;卫生事业从业人员达11001人,比1985年增加410人;医院住院床位达3826张,比1985年增加272张;病人治愈率达71.60%,好转率达24.46%,住院死亡率由1985年的1.78%下降到1.57%。
  体育事业有新发展。各类学校学生体育锻炼达国家标准 13.46万人。全年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奖牌212枚,其中:金牌68枚,银牌69枚,铜牌75枚。有4人打破了12项全省纪录。
  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全年刑事案件发案率为0.53‰,比1985年减少0.01‰。发生火灾43起,比1985年减少14起。伤亡13人,比1985年减少24人;交通事故151起,死伤161人,比1985年减少907人。
               大庆市“七五”计划要点
  《大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1986—1990)计划》经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市人民政府于1986年8月18日以庆政发(1986)35号文件发出。整个计划分为4个部分,共20项,其要点是:
  一、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
  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要充分地发挥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经济优势,带动大庆经济的全面发展;要抓好科技进步,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新增生产能力的布局,要切实搞好经济的横向联系,有重点地对现有地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广泛开展内外协作,大力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增强大庆地区经济的辐射能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使全市国民经济协调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有较大发展,为后10年的经济起飞和振兴,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主要发展目标。社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1990年将达到127亿元,比1985年101亿元增加26亿元,比1985年增长25.7%,平均每年递增4.6%。
  在社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到1990年达到110.2亿元,比1985年的 84.16亿元增加26.04亿元(主要是乙烯工程投产和油田、石化总厂产值增长),平均每年递增5.5%;农业总产值到1990年达到2.52亿元,比1985年的1.83亿元增加0.6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6.6%,建筑业总产值到1990年为12.23亿元,基本保持现在水平;运输业总产值达到0.5亿元,商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均有较大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1990年计划达到70亿元,“七五”期间平均每年以4.9%的发展速度增长。
  国民收入:1990年达到65.2亿元,比1985年增加13.17亿元,增长25.3%,平均每年增长4.6%。
  全市人均国民收入到1990年达到7010元,比1985年人均6385元增加 625元,增长9.8%,平均每年增长1.9%。
  财政信贷。财政收支:财政总收入计划1990年达到48.6亿元,比1985年的44.5亿元增加4.1亿元,增长9.2%,平均每年增长 1.76%。按照政企分开后的体制及利改税的有关规定,到1990年属于地方的财政收入达到2.04亿元(包括石油企业补差7890万元、省财政拨款1028万元),比1985年的1.92亿元多1200万元;全市财政上缴46.5亿元,比1985年的 42.6亿元增加3.9亿元,增长9.2%。财政支出安排2.06亿元。
  信贷;1990年信贷资金将达到29.6亿元,比1985年的12.75亿元增加16.85亿元,增长132.2%,平均每年增长18.3%。城镇居民储蓄1990年达到 9.59亿元,为1985年3.4亿元的2.8倍,平均每年增长23%;农民存款1990年达到3732万元,比1985年的2039万元增长80%,平均每年增长12.9%。
  固定资产投资。“七五”期间全市建设工作量为 148亿元,除中直企业外,市地方建设工作量为:工业建设1亿元,市政建设2亿元。市政建设这部分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
  人才培养。“七五”期间大专院校招收学生7180人,毕业5670人,职工大学 (包括电视大学、函授大学、专修班、自学考试、进修代培)培训大专生10590人;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学生11020人,毕业6005人;职工培训达到中专(高中)水平20450人。
  人口。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5年平均每年控制在5.69‰左右,机械增长率控制在17.8‰,全市人口到1990年将达到94万人。
  经济效益计划。百元产值利税率;1990年达到 40.5元,比1985年的39.1元增加1.4元,平均每年增长0.7%。
  社会生产物资消耗率:1990年达到占总产值的40%,比1985年降低0.7%,平均每年降低0.35%。
  国民收入综合能耗:1990年平均每万元国民收入能耗达到 40.2吨标准煤,比1985年41.07吨降低0.87吨,平均每年降低0.43%。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1990年达到73%,比1985年增加3.6%,平均每年增加1.01%。
  社会积累效果:1990年全市每百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保持在70%。
  资金利税率:1990年占用每百元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所创造的利税额达到12.7元,比1985年增加1元;平均每年增长1.65%。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全市1985年为46 天,到1990年缩短到42天。
  二、经济发展计划
  (一)工业。1990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达到110.2亿元。
  石油工业。在“七五”期间原油产量继续保持在5500万吨 /年的水平。轻烃产量到1990年达到32万吨。石油企业总产值到1990年达到62.2亿元,比1985年的61.1亿元增加 1.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0.4%。
  石油化工工业。总产值到1990年达到39.7亿元,年平均增长17.1%。其中,石化总厂,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6.4%,原油加工单位产值和利税分别是389元/吨和177元/吨;汽煤柴润四大类收率为57%;单位综合耗能16.5万大卡,综合商品率达到92.6%。
  乙烯联合化工厂。乙烯工程全部投产后,1990年产值将达到14.1亿元;主要产品有:商密度聚乙烯14万吨、低密度聚乙烯6.5万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7万吨、腈纶5万吨、乙醛5万吨、丙烯腈5万吨、丁辛醇7万吨、醋酸7万吨。
  林源炼油厂。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1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7%,“七五”期间工作重点是进行重油深度加工,5年内重油深度加工达到52.5万吨/年,到1990年四大类收率达到41.05%,单位综合耗能下降到16万大卡。
  黑龙江石油化工试验厂。“七五”期问基本保持现有水平,主要是提高收率和质量,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
  电力工业。在“七五”期间重点是进行技术改造,发电量仍保持在40.4亿度,产值保持2.7亿元。在国家增供电量的同时,积极发展自发电能力,以缓和“七五”期间电力紧张的矛盾。
  地方工业。“七五”期间地方工业的总目标是:1990年总产值达到4亿元,争取5亿元,为1985年的两倍,平均每年以11.2—16.3%的速度增长。主要发展以下行业:
  塑料工业。“七五”期问,地方工业主要抓好以吃配乙烯厂塑料原料为主体的塑料工业,争取到1990年产值达到4700万元,主要新建企业和新开发的产品有;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厂、塑料一厂(以编织袋为主要产品)、塑料二厂(以生产泡沫塑料为主)、色母料厂 (以乙烯低聚物为原料生产塑料柒料)、塑料联合厂(以高密度、低密度聚Z 烯为原料)、阿特隆塑木厂(主要生产塑料门窗等产品)、塑料模具厂(为各种塑料产品加工提供模具)。
  纺织工业。争取1990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新建的主要企业有:腈纶毛毯厂、腈纶毛毯厂精纺车间、无纺布厂、丙纶地毯厂。
  食品工业。主要抓好糕点食品类、饮料加工业、肉食加工业、乳品加工业。适当发展蔬菜加工、糖果生产、豆制品生产以及罐头生产、冷冻食品等。逐步做到满足本地需要同时,产品向外销售。争取到1990年产伯翻一番,达到1.55亿元。
  建材工业。到1990年产值达到6600万元,以1985年的4933万元为基数,平均每年增长6%。拟新建的项目有:彩色釉面砖厂、水泥制品厂、珍珠岩保温制品厂、混凝土塑空心切块。
  地方化工。1990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重点项目有:油漆涂料厂、沥青厂、泥浆助剂厂。
  机械、电子仪表工业。到1990年争取产值达到6900万元。主要发展抽油机配件厂、仪表厂、小五金厂。
  冶金工业。“七五”期间要充分利用废旧钢铁,生产建筑用钢材。到1990年产值力争达到1800万元。
  产品质量按照1986—1988年产品质量规划要求,优质产品达到39项。其中,省级优质产品要达到14项、部级5项、国家级20项。
  (二)农业
  “七五”期间要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业总产值1990年要达到2.52亿元,比1985年实际完成的1.83亿元增加0.6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6.6%。粮豆的播种面积1990年为84万亩,比1985年减少7.91万亩,总产量保持1.24亿公斤。
  畜牧业要做到生猪、奶牛、黄牛、羊、禽、兔全面发展。1990年生猪由1985年的15.36 万头发展到17万头,平均每年递增2.1%。1990年:奶牛发展到 1.8万头,比1985年增加0.89万头,平均每年递增14.6%。黄牛1990 年要发展到3.16万头,比1985年增加0.96万头,平均每年递增7.5%。羊1990年要发展到12.2万只,比1985年增加2.71万只,平均每年递增5%。1990年禽类发展到504万只,比1985年增加366万只,平均每年递增29.6%。1990年产蛋505万公斤,比1985年增加120.5万公斤,平均每年递增5.6%,1990年肉类总产量为869.5万公斤,平均每年递增5.5%。
  林业。“七五”期间每年造林 4万亩,成林总面积要达到72.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7%,比1985年增加3%(按国家要求到本世纪末覆盖率应达20%,尚差11.3%)。
  副业。1990年农村工副业产值达到773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6.6%。
  渔业。要巩固、发展国营和集体渔场,鼓励农民兴办家庭渔塘,自然养和精养相结合,努力提高单位产量。养鱼水面1990年发展到20.3万亩,比1985年增加1.3万亩。鱼的产量达到300.8万公斤。
  (三)基本建设
  “七五”期间建设的总工作量为148亿元,其中生产性建设130亿元,非生产性建设18亿元。主要的有:
  油田建设。“七五”期间建成产能1968万吨,5年间建设工作量为125亿元,其中非生产性建设13.6亿元。
  乙烯工程建设。在“七五”计划期间第一年,要实现乙烯前 5套装置投入试生产,并继续抓紧后7套装置的施工,到1988 年全部建成投产。同时,开展第三期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5年间共投资15.04亿元,其中非生产性建设1.89亿元。
  石化总厂建设。“七五”期间要建成聚丙烯、烷基化、常渣催化裂化、气体分馏、石蜡加氢等10套生产装置,共投资4.5亿元,其中非毕产性建设投资0.9亿元。
  地方工业建设。“七五”期间地方工业投资总规模为1亿元。其中用于老厂技术改造600万元,要采取多种办法,筹集资金,以满足地方工业建设的需要。
  市政建没。“七五”期间市政建设的重点项目有: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商业服务、交通运输、行政办公设施、住宅、城市基础设施。
  其中一些较大型的公用设施,要采取企业办、企业和政府合资进行建设的办法实现。根据市财政情况, “七五”期问,市政建设大型设施不宜过多,每年只能安排1个大型项目,5年间,市政及矿区建设(包括中直企业)共投资18.1亿元,其中市投资为2亿元。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七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的作用,扩大铁路、公路分流范围, 5年内再扩大公路运输 100万吨。到1990年凡由哈尔滨、齐齐哈尔运输的建材物资或发往两地的其他物资由铁路运输改为公路运输。
  发展长途客运,组织长途客运中心,实现大庆与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肇东、肇源、肇州、青冈、兰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依安、富裕、望奎、海伦、克山、克东、北安、巴彦等18个市、县的通车。
  计划每年投资80万元,修建地方道路。使各乡都有砂石路相通,保证晴雨通车。“七五”期间计划修建乡级公路 107.2公里,其中砂石路面46.1公里,沥青路面61公里。同时要加强乡级公路绿化,美化公路环境。
  邮电通信。“七五”期间,市话交换机由现有3500门增加到8000门,长途电话电路增加240条。在1986年内将有1000个用户,实现对全国主要城市的长途自动拨号。要扩大长途电信通信网点,在有条件的厂、公司所在地开办长途电话、电报业务。要大量增设邮政信筒、信箱,方便投递,并积极发展农村邮电事业。
  (五)商业、外贸和金融信贷
  “七五”期间,要加强商业体制改革,减少环节,搞活流通,国营商业销售总额为21.7亿元。1990年为4.68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集体商业销售额1990年达到0.8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8%;个体商业销售额1990年达到0.3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4%。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1990年达到6.77亿元,比1985年增长27.6%,平均每年递增 5%。农贸市场要发展到40处,比1985年增加1O处。
  “七五”期间,外贸出口总额为122.4亿元,1990年达到26.6亿元,比1985年 22.4亿元增加4.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 3.5%。要争取多出口,努力增加出口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进一步繁荣全市的经济。
  金融信贷,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管理办法,在货币投放上,既要紧缩,又要合理供应;要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储蓄,开辟资金来源。城镇储蓄存款1990年可达到9.59亿元;农村存款可达3732万元。
  各项贷款1990年可达到29.6亿元,比1985年增加 16.9亿元。货币投放1990年可到4.1亿元,比1985年增加2.0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4.8%。
  保险费,1990年可达到1539万元,比1985年增加326万元,平均每年增长4.9%。
  (六)国土整治
  从1986年开始,利用 1年时间要在土地资源普查和工业普查的基础上,切实编制好大庆地区区域整治和区域经济发展计划、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平衡、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国土整治规划,并付诸实施。
  要认真做好水利规划工作。 “七五”期间,重点要解决大庆地区的防洪排水问题,首先疏通安肇新河,提高防洪排水工程标准,建立滞洪区,搞好内部防洪排水工程配套;改善大庆水库和红旗泡水库的水质,建设乌裕尔河交叉工程,把乌裕尔河的水与嫩江水分开,铺设供水管道,逐步使市民能吃上嫩江水;继续搞好南部引嫩工程,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养鱼事业;继续搞好工业废水排污工程。以上4项工程总投资需1亿元左右,本着谁受益谁负担和利用收水资源费的办法,解决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
  (七)科技
  要大力开发和普遍推广效果好、见效快的科技成果,积极抓新技术领域。在油田科技发展方面,继续把资源勘探放在首位,为实现“七五”期间累计增加10亿吨储量,提供新的技术成果和技术资料。针对油田高含水期开采的特点,大力开展延长油田高产稳产期的采油技术、工艺和采取国外先进的钻井技术,提高钻井速度和质量。以节能降耗为中心,进行油气集输系统的改造,并买现油,气、水、轻烃全部仪表自动计量。加强计算机推广和应用,争取“七五”期间建立勘探开发、设计、企业管理3个计算机中心,初步形成大庆科研计算网络系统。
  在石油化工科技发展方面,进行原油深度加工技术和气体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建立塑料为主的开发应用研究中心,并对化纤纺织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对丙烯腈、聚丙烯、聚酯等后加工的工艺技术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技术改造。对于石化工业所需的各种注剂、试剂、溶剂等药品进行研制,同时重点解决回收工艺技术。
  在地方工业科技发展方面,地方轻工业的重点是推广应用新技术、移植和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对于塑料、纺织、食品 3个重点要以主要精力开发推广应用研究工作。要开展地方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积极进行建材、机械加工、五金电器等行业的技术引进和技术推广工作。利用本地条件对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进行研究,如利用煤炭灰制造人造大理石、氧化铁粉的泥浆加重剂、钢塑管材、粉末喷镀等。
  在农林牧副渔科技发展方面,把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奶牛数量和提高奶牛质量的研究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大豆抗包囊线虫育种,玉米杂交选育,牛胚胎移植技术,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等项研究工作,同时大力开展最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农业在粮食、蔬菜、园林生产上推广应用各种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试验和研究,压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使农副产品残毒量达到国家标准。林业要加快盐碱地造林研究工作,选育出3—5个抗盐碱的新树种,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同时要大力开展对经济林、果林的技术栽培的应用和推广。牧业要重视草原改良,加快牛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引入优良种牛精液进行顶交及底交繁育;通过绵羊引血攻关试验,提高东北细毛羊成母羊的净毛率。渔业要进行综合饲养试验、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并总结出实用可行的饲养技术。
  在医药卫生方面,要努力控制地方病和传染病,提高烧伤、心血管疾病、小儿急救和油田职业病治疗水平。开展疑难病的研究,使恶性肿瘤、小儿佝偻病、感染性休克、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的早期防治和免疫效果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社会科学方面,主要研究的课题有。油田再生产理论;油田开发中的哲学问题,建立适合大庆市特点的教育结构与教育体系;地方工业的结构和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人口控制与人口流动;做好改革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大庆经济辐射能力和吸引力等问题。
  三、社会发展计划
  教育事业,要注意抓好师资的培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从财力和物力上要重点保证教育设施建设的需要。
  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方面,幼儿教育到1990年城镇儿童入托率达到 90%以上,农村达到村村办起幼儿园。小学教育,城镇学生合格率保持在 95%以上;农村保持在90%以上。农村80%的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和初级职业中学。高中、技校、职业中学的招生人数到1990年要达到占城镇初中毕业生总数的95%,在城镇普及中等教育。5年内平均每年中小学生在校人数 (包括职业中学)达到20.1万人,其中城镇14.2万人,农村5.9万人,教师人数到1990年达到1.44万人。
  中等专业教育。“七五”期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达到 10720人,毕业生5790人,其中:大庆石油学校招生5960人,毕业2440 人;大庆师范学校招生2400人,毕业1550 人;大庆卫校招生960人,毕业600人,大庆农校招生1000人,毕业800人;大庆警校招生400人,毕业400人。
  高等教育。大学本科在“七五”期间招生4380人,毕业2840人。大学专科 5年内平均每年增加招生200人,到1990年在校学生达到2000人。
  成人高等和中等教育。 “七五”期间要分期分批地组织职工干部轮训,并形成经常化、正规化的职工轮训制度,加强技术工人培训,到1990年现有技术工人 50%要达到中级技术水平。农村办学面要进一步扩大,使农民入学率逐步提高。到1990年相当于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职工由现在24.7%提高到 40%;平均每年培训青年技术工人12000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4500人;5年内培养电视大学生和职业大学生5000人。
  人口。一方面要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有效的节育措施,提高节育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机械增长。
  计划到1990年全市人口由1985年的83.4万人增长到94万人,平均每年增长 2.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2.4‰。其中:自然增长2.0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100人,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5.69%。机械增长7.98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58万人,年平均机械增长率为17.8‰。
  劳动力。“七五”期间的劳动力计划,要本着挖潜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尽力扩大就业面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1990年城镇劳动力计划达到364148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320761人,集体所有制职工31460人,城镇个体劳动者11927人。1985年底共有城镇劳动力306122人,其中全民职工271608人,集体职工24327人,城镇个体劳动力10187人。“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各行业只能安置城镇劳动力58026人,补充自然减员 12535人,合计70561人,劳动力资源为117200人,尚余 46639人待业或进行就业前培训。由此可见,“七五”期间劳动就业的难度是很大的。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大力发展生产,增设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面。
  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七五”期间,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市职工实际平均工资水平按国家规定的平均每年增长4%的速度逐年都有所增长。农民人均收入1990年将达到 700元。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将由1985的698.64元到1990年达到894元。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力争“干打垒”平房基本改造完。
  卫生事业。要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改进服务态度。1990年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达到10000人左右,按全市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率达到 10.68%。市级、区级医院床位达到4000张,按全市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率达到4.2‰。
  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到1990年参加经常锻炼的人数达到占总人数的 50%。全市要有85%的学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的标准。要有8个体育项目在全省达到中上游水平。其中少年速滑、游泳、体操在全国比赛取得好名次;职工速滑、篮球、足球、乒乓球在全国石油系统比赛进入前几名。
  社会保障事业。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继续做好优抚、救济工作。要抓紧建设好聋哑学校,办好福利工厂,进一步改善残疾儿童的教育和就业问题。要继续办好敬老院,进一步为他们改善和创造幸福安乐的生活环境。同时要积极开展社会保险事业,广泛地进行宣传,使社会保险事业不断扩大发展,同时要继续发扬家庭、亲友和邻里间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
  环境保护。工业排放的气体和污水,都要达到符合国家规定的大气质量和水体质量标准;噪声控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工业厂、站、库、队,有 80%以上达到清洁工厂标准。区绿化覆盖率要由现在的7%,争取1990年提高到17%;厂、矿、区机关的树、花、草覆盖率达到80%。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事业。“七五”期间要坚持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努力繁荣文艺创作,提高文化艺术质量,创作出反映大庆职工、家属开创大庆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精神风貌和25年来艰苦创业的英雄、模范人物等各种优秀文艺作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上演的剧目,应逐渐增加现代题材的比侧,上演剧(节)目中,自编作品及现代题材作品应达到50%左右。
  广播电视。到1990年建成以萨尔图为广播电视中心的电视广播大楼、广播电视综合塔以及电视广播大楼至省微波总站信号传输工程系统。广播在现有两套中波广播,立体声调频广播的基础上,新增设一调频广播,可同时播放4套节目,人口覆盖率按标准场强78分贝计算达到90%以上。电视在现有2个频道的基础上,再增加1个频道可同时播放3套节目,同时调整2个差转台,在保证人口覆盖率100%的基础上,使各户收看效果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加强改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双文明单位、学习英雄模范、评选先进、读书、共建活动,以及采取其它生动活泼的方式,发扬“铁人”精神,发扬大庆光荣传统。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努力恢复和发扬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在生产建设上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 “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在处理国家和个人关系上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七五”期间要在全市的公民当中,坚持不懈地进行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到1987年底以前,要使全市有接受能力的公民都受到法律常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