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经济合同和调解仲裁】 1986年,全市共签订各类经济合同55523份,签约金额26.16亿元,签约率达72.6%,比全年目标的70%提高2.6%;合同履约率达到96.1%,比全年目标的95%提高1.1%。全年共受理合同纠纷案件21起,合同纠纷金额88.8万元。争议金额67.6万元。在21起合同纠纷案件中,调解12起,裁决1起,无效经济合同5 起,尚有3起未结案。调解仲裁准确率达到100%。收缴罚没款(包括物资折收) 74800元;收取案件受理费3600元,鉴证费1100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避免经济损失1亿余元。对全市的蔬菜、粮食订购合同和全市企事业单位经济合同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总结推广了 6个典型经验。在全市3672户工商企业中,成立经济合同管理委员会81个,合同管理小组 493个,配备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1220名,形成了全市合同管理网络。一年来,先后为石油管理局等7个企事业单位举办9期合同管理短期培训班,共培训人员1420名。
【企业清理整顿登记】 1986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精神,首先全面复查了1985年已经清理过的全市党政机关开办的15家企业,依据政策规定做出妥善处理。接着,清理整顿了全市党政机关所属序列编制的事业单位和干部经商办企业的情况。全市查出11个部门所属序列编制的事业单位,有35户经商办企业(其中市属事业单位办企业23户,区属事业单位办企业12户)。这些企业共有从业人员 477人,注册资金59万元。依据政策,确认了27户与事业机关彻底脱钩继续营业。将不符合政策规定的 8户,做了停业处理,吊销了营业执照。根据省工商局“关于对公司进行年检的通知”精神,对全市 104户公司、中心、货栈进行了年检审查。对符合政策规定的92户企业准予继续营业;对10户不具备开办公司企业条件的予以取缔;按照规定将 2户货栈变为商店。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全市企业登记管理又有新的发展,新登记企业649户(其中国营企业173户,集体企业476户)。累计登记工商企业3672户(其中国营795户,集体2877户)。为加强对工商企业的监督管理,重点检查了全市的金融、废旧金属回收、书店、汽车修理、经销家用电器等企业。对违章违法企业,给予了经济制裁。
【商标注册检查】 1986年,全市共核转商标15个,核准11个,共计有注册商标64个。为了深入贯彻《商标法》,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对全市商标印制、使用、管理进行了检查和清理整顿。全市使用商标单位共有205户,393个商标,重点抽查23个单位的42个商标注册。总结推广了好的经验,查处了商标违章企业,收缴擅自印制的商标2500套。
【查处投机违法活动】 1986年,全市共检查处理投机倒把、假冒违法案件 942起,其中万元以上案件22起,千元以上案件28起,千元以下案件892起,收缴罚没款 64.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倍。堵截和查扣废旧钢铁和有色金属2852吨,成品油17180吨,沥青 150吨,汽车16台,彩电4653台。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362万元。还对全市的进口旧服装、假冒商品等违法活动进行了查处,共销毁进口旧服装1353件、假调料3102箱、淫秽录音带近1000盘;查处走私、假冒手表3478块,打击了非法活动,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