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乙烯“吃配”行业陆续兴起

乙烯“吃配”行业陆续兴起



  【乙烯“吃配”行业陆续兴起】  围绕30万吨乙烯工程,轻工系统陆续上马了一些乙烯“吃配”项目 (吃的项目指对乙烯产品的进一步深加工,配的项目指为保证乙烯正常生产而投入的配套生产项目)。
  1986年,兴建的有塑料制品加工企业 8个,包括正在建设中的大庆市塑料地板厂。全年生产薄膜、编织袋、管材等各类塑料制品779吨,创产值572万元,实现利润12.5万元。
  一、大庆市塑料编织袋厂。该厂是响应省政府关于搞好30万吨乙烯工程“吃配力精神,于1983年动工兴建,1986年开始试生产的。工厂的主要设备分别由日本、西德引进,建设总投资为1566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各类型号塑料编织袋800万条,产值400万元,利润20万元。该厂由30万吨乙烯工程提供原料,产品编织袋供乙烯产品包装使用,质量达到部颁标准,10月29日,产品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二、大庆市塑料地板厂。1985年动工兴建,从荷兰引进一条具有80年代初国际水平的聚氯乙烯发泡地板卷材、墙壁纸生产线。到1986年底,引进设备全部安装就位。60台主机、72台交流电机、热油锅炉调试正常,投料试车工作准备就绪。该厂建成投产后,每年将生产聚氯乙烯发泡卷材(地板、墙壁纸)300万平方米,创产值1920万元,获利润240万元。
  三、色母料项目。火庆市龙凤塑料厂于1985年 8月与瑞士布斯公司签订合同,从布斯公司引进一套塑料色母料生产装置。该装置可用乙烯工程生产的各种聚乙烯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各种型号、各种颜色的塑料色母料。该项目总耗资180万元人民币,年生产能力为500吨塑料色母料。预计可获产值750万元,获利税270万元。引进设备1986年到货,土建工程和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