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外修转内修经济效益显著

外修转内修经济效益显著



  【外修转内修经济效益显著】按照年初的计划安排,1986年一开始大庆就狠抓了设备大修,坚持立足于内部,使外修逐年转为内修的原则,搞好横向经济联合,注意狠抓修理质量,搞好为用户服务。据全年设备外修转内修269台(项)的统计,仅养路费及内外修差价就节约资金17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建材公司从1986年开始试修 758装载机,他们克服厂房小、配件缺、技术力量不足等困难,全年修出10台,节约资金 3万元,而且缩短了修理周期,以往外修多则半年少则4个月,而他们仅用了40天,仅此一项就多创间接效益2万元。
  总机厂深挖企业内部潜力,坚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1986年以来,他们又增加了维修D—80A型拖拉机、WY—100挖掘机、ZL40装载机 3种新机型。过去,这3种机型都要到外地修理,周期长,价格贵。以日本产的D—80A型拖拉机为例,过去修理一次仅路途往返就需要 4个月时间,修理费高达12万元。为了确保生产急需,增收节支,他们刻苦攻关,边学边干,并到东北林学院进行技术咨询,加强技术横向联合。1986年5—6月,他们利用两个月时间试修了 1台样机,经上级有关部门测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每台修理费比过去节省 5万元。
  汽修厂过去只修理一般国产车,经济效益不高,1986年以来,打破常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的多种形式经济联合。年初,他们先后同哈尔滨林业机械厂进行技术和劳务合作,承修进口汽车。向扬州冷焊厂委托加工各种面包车型,同哈尔滨汽车配件商店合资经营汽车配件。同哈尔滨一工具厂和大庆设计院联合试制生产了刮板流量计。这些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使汽修厂提高了企业素质,增加了修车型种。1986年在对进口柴油车的修理中,创出了建厂以来 3个好水平,即:修理台数品种的最好水平,达年修880台,占年度预定计划700台的125.7%,其中柴油车修理135台,占年定计划120台的112.5%;修理产值的最好水平,年产值达 800万元,比1985年增长45.31%;修理质量的最好水平,台台设备经不解体检验站检测,设备一次交检合格率达97.05%,返修率为2.95%。全油田的设备自修率已达到75%,比1985年提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