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机

农机

农机



  【农业机械化水平】 大庆市农业机械发展较快。1986年,全市共有各种农用拖拉机3617台,联合收割机94台。
  1986年,全市机耕面积65.1万亩,比1985年减少11.3万亩,下降14.7%。占总耕地面积116.4万亩的55.9%;机械翻地面积34万亩,比1985年减少21.2万亩,下降38.4%,占翻地面积的79.8%;机械收割牧草18925吨,比1985年增加7971吨,增长72.8%,占牧草收割总量25526吨的74.1%;机械植保面积1.2万亩,占实际植保面积67.1万亩的1.8%;机械深松面积 14.5万亩,占实际深松面积18.5万亩的78.4%;农田机械运输量 922万吨,占农田总运输量1436万吨的64.2%;机播面积43.2万亩,比1985年减少8.4万亩,下降16.3%,占实际播种面积115.5万亩的37.4%;机收面积32.1万亩,比1985年增加5.6万亩,增长21.1%,占实收面积113.6万亩的28.3%;机械中耕面积48.8万亩,比1986年减少10.7万亩,下降17.9%,占实际中耕面积95.8万亩的50.9%。
  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与1985年相比有所下降,耕地、翻地等农业机械化程度也略有下降。
  【农机设备的管理与服务】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大庆市的农机设备管理改变了原来由国营和集体管理的经营方式,走上了承包道路。各农机管理站的机耕队把拖拉机大部分变为个人经营,实行机车承包。农工商、牧工商联合公司也把机车承包到机车组。同时,各级农机业务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注意提供多方面的优质服务。一是搞好油料供应。全年为农业供应平价柴油6150吨。全市各级农机业务部门普遍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油料供应制度》,并认真执行,防止了错付、少付、漏油、浪费等现象;二是加强技术服务。1986年,有3 个农机站(分站)为农民提供农机配件服务。各区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村屯,对技术状况差的车辆分片包干,逐台检查分析,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全年共检查各种拖拉机2800多台次,有 6个农机站为农民修理拖拉机24台,保证了农机设备的安全生产。还举办农机学习班16期,培训农机人员 688人次。使农村2335台机车的各项技术性能都达到了指标要求,机车完好率达85%以上。
  【农机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1986年,大庆市农机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由市农机研究所承担,主要有两项;
  一、横向可调旋耕机的研究与推广。该机自1985年试制以来,经过多次试验表明,机具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机具在麦茬地板结的情况下,平均耕深达12.4厘米,碎土合格率达95.8%。这项技术1986年通过市科委鉴定,获市科委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在全市 260栋蔬菜大棚示范推广。
  二、小四轮拖拉机配套农具的研究与推广。这项技术已通过市科委组织的鉴定。有 3个实验示范点,推广面积达126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