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



  【概况】 1986年 1月大庆市乡镇企业管理局正式成立以来,坚持以改革为重点,贯彻落实“服务城市,富裕农村”,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一起抓,乡、村、联户、户办“四个轮子”一起转,工、商,运、建、服五业齐发展的方针,发挥了大庆市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使乡镇企业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1986年,全市乡镇企业已达2396个,其中乡办91个,村办76个,局直12个,个体和联户办企业2217个;从业人数 17979人,其中乡办7350人,村办4253人,局直447人,个体联户5929人。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0071万元,占年计划7600万元的132.5%,比1985年增长64.2%,超额32.5%完成省下达的计划;乡镇企业总收入完成9715万元,占年计划5500万竞的176.6%,比1985年增长81.4%;实现纯利润959万元,比1985年增长40%,超额91.8%完成省下达计划,上缴国家税金 348万元,比1985年增加66万元,增长23.4%;人均创利润709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236元,实现了产值、收入、利润、税金四项主要指标同步增长。主要产品品种由原来的10种发展到300多种。1986年生严红砖 22242万块,比1985年增长35.3%;乳粉506吨,园钢3909吨,水泥电柱5300根,沥青3200吨,珍珠岩38900立方米,汽、柴油1100吨,木制家俱2500件,涂料1131吨,重晶石粉8440吨。喇嘛甸镇农民钻井公司交井22口;大同区冷冻厂肉鸡生产线屠宰加工肉鸡 172吨,其中出口41吨。1986年新增品种有乳粉、园钉、园钢、肉鸡加工产品、礼帽等15个品种,28个规格。
  【成立大庆市乡镇企业管理局】 为大力发展大庆市乡镇企业,经大庆市人民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大庆市乡镇企业管理局,隶属于市人民政府领导,王汉民副市长主抓。由轻工业局抽调25人(轻工局原有社企科)组成筹建班子,1986年1月1日正式成立。
  【成立庆乡酒家】 1986年 3月27日,乡镇企业管理局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接收市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所属红旗饭店,将其更名为庆乡酒家。饭店位于大庆市第一中学对面,原是一个连年亏损濒临倒闭的企业。有职工22人,固定资产11万元,流动资金 3万元。市乡镇企业管理局接收后进行了整顿,调整领导班子,实行岗位责任制,改进服务作风,并开设了旅店部、小卖部,于1986年6月1日正式开业。开业后,品种齐全,饭菜质量明显提高。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成为具有特色的大庆市一流水平的饭店。
  【年处理2000万只的肉鸡加工生产线建成】 1986年 6月,大庆市乡企局在大庆市大同区庆阳山乡、祝三乡、老山头乡3个乡建成1座年设计能力2000万只的肉鸡加工生产线。投资21万元,从业人员210人,从破土动工到试车投产用了100天时间,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商检注册、当年出口创汇,填补了大庆市乡镇企业产品创汇的空白。1986年推销国际市场60吨,国内市场218.5吨,市内市场500吨,当年创汇30万元。
  【乡镇企业工作会议】 7月13日至16 日,大庆市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乡镇企业局长会议精神,检查总结1986年以来乡镇企业工作情况,研究如何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部分区、乡镇企业,交流了经验,提出了设想。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区书记、区长,乡、镇书记、乡镇长及乡镇企业办公室主任等120余人,省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姜义发参加会议。王汉民副市长在会上着重谈了5点意见:(一)要充分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作用;(二)不发展乡镇企业农民不能富;(三)发展乡镇企业是筹集农业现代化资金的重要来源;(四)乡镇企业不发展,农业也不能持续发展;(五)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力的安排和发展小城乡。
  【喇嘛甸农民钻井公司全部实行合同制】 这个公司自1984年10月成立以来,本着改革精神,通过考试择优录用了 295名合同工。他们不挑工种,服从分配,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努力学习生产技术,虚心向老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到1986年,除 2人因违纪被辞退外,其余都能遵纪守法,独立顶岗,单独操作,有20人被提拔为司钻。到1986年 7月,两年累计钻井21口,产值达400多万元。
  【喇嘛甸乳品厂正式批量生产】 喇嘛甸乳品厂生产的油花牌奶粉于9月2日通过工商、物价、计量、检疫等有关部门的鉴定,已经准予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这个厂拥有一个日处理鲜奶数10吨的生产线,经过近 3年的建设于1986年底投入试生产。产品已销往北京、贵阳、吉林、哈尔滨等地,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1986年计划生产奶粉300吨,获利润12万元,截至8月底,已经生产奶粉 310吨,超额完成了年生产任务。到年底共生产奶粉500吨。
  【龙凤乡轧钢厂正式投产】 由龙凤乡和市物资局金属公司合资兴建的一座年产 1.3万吨的小型轧钢厂,于1月3日在龙凤乡正式投产。这座小型轧钢厂可利用回收的废钢铁生产小型圆钢、角钢和槽钢。它的投产,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两名乡镇企业经理被黑龙江省命名为“乡镇企业家”】 在 8月召开的黑龙江省乡镇企业家命名大会上,大同区乡镇企业运输公司经理何永清、龙凤乡乡镇企业公司经理董宝义被命名为黑龙江省“乡镇企业家”。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创新、改革、竞争精神,所经营的企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产品质量,能适应商品生产的新形势,及时采用新技术,积极开展横向经济联合,注重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启用能人新人。
  【让胡路区地方工业注重产品质量】让胡路区在发展地方工业中,明确规定厂长要亲自抓质量,并把产品质量和企业每名职工的奖金挂钩。截至 8月份,已有12项产品被市经委评为市级优质产品。龙岗洗涤剂厂在产品畅销的情况下,不断开发新品种,他们生产的高效金属洗涤剂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优质产品。喇嘛甸油毡纸厂为保证产品质量,新建了厂房,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监督措施,产品销往省内很多市县。油花乳品厂1985年底投产以来,收奶、生产、装袋几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产品质量迅速提高,1986年被省经委评为特级品,产品供不应求。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1986年1—7月份,喇嘛甸镇乡镇企业完成产值58.43万元,比1985年同期翻了一番多,到年底共完成产值1157.4万元。
  【选派干部支援乡镇企业】 6月9日下午,大庆市召开首批选派干部支援乡镇企业欢送大会,45名干部奔赴各乡镇企业任职。副市长王汉民在大会上讲话。他说,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部分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支援乡镇企业,是省委、省政府借鉴江苏、浙江等省的成功经验提出来的。这种方法是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大庆市地方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锻炼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方式。乡镇企业需要人才,那里大有用武之地。这些干部到职后充分发挥参谋和业务骨干作用,王治昌、闻殿英、范永康、孙绍兴、金城旭、刘新科、代军、侯丰等人很快作出成绩受到表扬。10月29日市政府又召开选派干部支援乡镇企业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
  【喇嘛甸乡镇企业投资少见效快】 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在发展乡镇企业中,以投资少、见效快为方向,积极扶持各村兴办工厂,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快发展。这个镇地处大庆市西部边缘。镇人民政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采取引进技术、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扶持农民兴办各种企业。到1986年末,乡镇企业已由原来的10多个发展到31个。从业人员达到 825人。1986年1—10月,乡镇企业总收入和纯收入分别为881万和59.1万元。
  【大庆木器三厂更名为乡镇工业公司】1986年 5月10日,市政府决定,将原属市轻工业局的大庆市木器三厂移交给大庆市乡镇企业管理局管理。其地址在大庆市龙凤区,1986年6月9日,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决定,将其更名为“大庆市乡镇工业公司”。该公司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加强企业管理,决定划小核算单位,将各生产车间,凡生产门类、产品结构相近的加以合并,组成若干个自立门户的工厂,分别在工商部门登记,在农行建户,对外享有法人地位。公司所属干部一律实行聘任制,聘任期间享受同级干部待遇。厂对公司实行集体承包,厂长负责,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受奖,完不成任务或亏损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