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环保 环卫

环保 环卫

环保 环卫



                   环保 环卫
  【全面完成环境综合治理6项目标】
  1986年,全市完成了6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它们是:
  一、基本实现无黑烟市区。
  二、大气降尘量由1985年31.96吨/月平方公里,下降到14.16吨/月平方公里。
  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无明显变化。
  四、减少了工业排放污水和医院有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工业污水不算回注地下,比1985年多排4960万吨。医院有毒污水比1985年减少1.46万吨。
  五、汽车尾气的治理工作全面展开。
  六、主要交通干线的交通噪声达到70分贝。
  【制订颁布环境管理法规】 为进一步搞好环境管理工作,1986年市人民政府颁布了 4项管理法规,这些法规是:《排污费银行划拨的规定》、《关于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关于禁止敞口熬制沥青和露天烧落地原油的紧急通知》、《关于医院污水污物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开展工业污染源调查】1986年初至 9月,大庆市在省统一安排下,开展了大规模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并在全省第一个完成。省计委、省环境保护局联合组成的验收团在大庆市召开了全省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会议。这次调查涉及全市5个区,13个乡镇。共调查企业334个,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9.4%。共建立67份工业污染源档案和126份工业污染源卡片。基本查清了全市各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掌握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利用现状,编写了《大庆市工业污染调查技术总结报告》。指出了大庆市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水体和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这些成果为大庆市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研提供了依据,为企业技术改造、治理污染、综合利用指明了方向。
  【市环境卫生有所好转】 1986年,市容环卫处制订了大庆市容环卫工作“七五”规划和“二000年” 规划。在市容整顿办公室领导下,整顿中七路、东风路、会战路、中央大街、龙凤大街、龙凤工农路、铁西一道街、同阳路8条主要街道和21个重点部位。对全市10970户 (个体、集体)商贩进行逐一调查摸底,并重新做了安排和整顿。共动迁 650户,拆除违章建筑528处。为全市人民建设了11座水冲厕所和 5座早厕,基本解决了市民在公共场所上厕所难的问题。完善了3座垃圾场的配套工程项目。完成了龙凤区垃圾场900米碎石路,大同区垃圾场1200米围墙和400米碎石路,红岗区垃圾场700米围墙,解决了生活垃圾的堆放和掩埋问题。
  1986年,全市增加了运载机、垃圾车等38台新设备, 130个垃圾箱,清洁工人达5029人。清扫面积387.9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总量达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