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师专教育改革效果明显
大庆师专教育改革效果明显
【大庆师专教育改革效果明显】 1986年,学校针对个别毕业生存在“高分低能”和“单颜色”的问题,在总结前几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规格,从大庆地区中学教育的实际出发,突出师专特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改革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基本功,并收到一定效果。
(一)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1986年,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确定教改试点课程。召开教改经验交流会 2次,表彰奖励教学质量高的教师16名。校领导还深入课堂听课督促检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涌现出一批积极进行教改试验的典型。
《教育学》课注重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实行“一日实习制”。强调学生自学,适当多布置各种类型的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投身教育实践。教学中,除采用讲授法外,还综合运用专题讨论课、质疑答辩课、论文报告课等多种形式,并灵活使用事实史实性的讲述、观点启发性的讲解、情绪感染性的演讲、方法指导性的讲授等多种方法。
历史专业《经典著作选读》课,重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把马列理论与当前的政治经济问题联系起来讲授。例如: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为什么现在还比较发达,仍未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但为什么要提一国两制?”“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决裂,为什么特别允许个体经济存在,还有合资企业?”等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用马列主义原理分析解答上述问题。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使学生对这些经典著作既能理解,又能运用。
(二)进行改革考试方法的尝试。各专业科都进行了改革考试方法的试验,注意从各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书写”、“口述”和操作能力。地理专业科《地貌学》课实行分组考试的方法,主讲教师按大纲要求,依据教材内容,将试题分成主试题、辅试题、板绘试题、判断试题、抢答试题5种类型。将考生按上、中、下搭配, 6—7人编为一组,逐一考试。从基本内容、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四个方面按标准评分。这样促进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加强多方面基本功的训练,考试成绩真实可靠。
(三)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校一直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突出师范特点、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年初,学校按每个学生10元的标准下拨专业课,使第二课堂活动出现了新的景象。地理专业科的绘图、气象、板书板画、初中教材讲评、演讲5 个小组的成员通过轮换,截止1986年11月末,全部通过了气象、教材讲评、绘图三大关,并且分别有40.6%和30.2%的同学过了版图版画和演讲关。中文专业学生自发开办的“拓慧书店”每两周向全校学生开放一个下午。由于信息灵通,管理有方,图书销售量较大。6至11 月就盈利 800余元,为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物质保证。各种课外活动小组也出现了兴旺繁荣的新气象。“影子实验学校”“答辩协会”、“辅导小组”、“书画协会”等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全校较成型的学习组织已有36个,不少组织取得较好成绩。如“荆棘诗社”在报刊上发表80篇作品, “丁香文学社”发表文字作品20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