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改革管理体制,从严依法治校

改革管理体制,从严依法治校



  【改革管理体制,从严依法治校】
  1986年,大庆师范专科学校改革管理体制,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使学校出现了生机和活力。同时,按照从严治校的要求,加强各项基础建设,建立15项涉及全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全面加强行政管理,使各级管理水平普遍提高。
  (一)改革毕业分配制度。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中,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量化。对全体毕业生在校两年的德、智、体诸方面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计分,按得分多少排列名次;二是公开。把每个毕业生的量化管理总分和学校毕业分配方案向学生公开,便于监督;三是平等竞争,给毕业生以均等的竞争机会,学校领导和工作人员不批条子,不开后门。
  (二)进行机构改革。贯彻全国高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教委关于专科学校机构设置的有关规定,学校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并考虑到学校发展的需要,对机构设置进行调整,10个专业科合并为5个类,共精简15个科级以上单位,减少了干部指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实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步,精减机构,裁减人员,干部、工人、家属各归其岗。1985年,学校在人员大量超编的情况下,还雇用了 100多名劳务用工,家属在工人岗位,工人在干部岗位和乱改工种的问题比较突出,师生员工对此反响强烈。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召开校务扩大会议,决定对计划外用工和工人乱改工种的问题进行彻底整顿。经过 1个多月的工作,28名工代千人员回到原来工人岗位,15名炊事员从后改的工种上回到食堂,清退家属和市外雇工76人,第二步,实行干部聘任制。聘任了13名处级干部和25名科级干部,试用期半年,第三步,定编、定员、定岗、定责,一级聘一级,处长聘科长,科长聘一般干部和工人。在这次聘任中,23名科级干部未聘,改做一般工作。精简29名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和后勤等单位。24名富余人员安排到招待所、印刷厂、商店,列入编外。有 6人办理停薪留职手续。有2名老同志提前退休。学校人事制度向精简、效能和平等竞争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四)改革奖金分配制度。这项改革强化了基层干部的自主权,初步克服了平均主义弊病,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利益机制在教学和生产中发挥了激励作用。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从严治校。从 5月份开始,学校先后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医药费使用制度》、《停薪留职规定》、《学生困难补助规定》等15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学校的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学校还加强教学管理,修订了《大庆师专教师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涌现出许多辛勤工作,任劳任怨,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的先进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