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范:关于鹤岗市198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安永范:关于鹤岗市198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安永范:关于鹤岗市198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鹤岗市198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199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鹤岗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1990月2月22日)
副市长 安永范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出 198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199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198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989年,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各条战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有效地实施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在减收增支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财政工作继续推动了工农业生产、商品流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计划,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1989年年初,市人代会批准本市的全市财政收入预算指标 12 323.3万元, 其中,市级为7 603.3万元;绥萝两县为4 729万元。批准的市级支出指标为 8 177.3万元;县级财政支出是由两县根据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原则自行安排的。
在预算执行中,收入指标未做调整。全市支出指标在年初预算 12 679.5万元(其中:市级年初预算8 177.3万元,县级根据量入为出原则安排4 502.2万元)的基础上,1至 9月份由于增加省下专项支出,经市十届十二次人大常委会批准,全市调整预算为14 655万元,后 3个月又由于增加省专项1 307.297元和财政收入超收及结算收入等安排的支出1 348.8万元,使全市支出指标最后调整为17 311万元。其中:市级在年初预算基础上,前 9个月由于增加省下专项支出,市十届十二次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调整预算为9 380万元,之后又因增加省下专项1 051.1万元和预算超收及结算收入等安排的支出 760.197元,使支出指标最后调整为11 191.297元,其余为县级的调整指标,在此一并报请大会审查批准。
1989年地方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全市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13 282.1万元,为年度预算(市批准预算,下同)的107.7%,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 22.83%,其中:市级完成8 266.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8.71%,比上年增长23.22%;县级完成5 015.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 106.07%,比上年增长22.2%。全市财政支出实际完成 16 701.4万元,为年度预算(调整预算数,下同)的96.48%,比上年增长15.66%。其中:市级完成10 717.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5.77%,比上年增长18.53%;县级完成5 984.197元,为年度预算的97.78%,比上年增长10.85%。按照1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地方自编决算结果,收支相抵后,净结余209万元,其中:市级净结余 54.6万元;县级净结余 154.4万元。按照国家要求再度实现了市县两级预算平衡;略有结余。现在,本市地方财政决算已上报省里,待省正式批复后,我们还将予以报告。下面就全市和市级财政主要收支项目完成情况分别做以说明。
全市财政收入主要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工商税收完成12 853.697元,为年度预算的109.13%,比上年增长 21.46%;农业税收及耕地占用税完成906.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76%,比上年增长27.02%;企业收入完成负数987.497元,为年度预算的169.66%,比上年增加退库23.77%;其他收入完成379.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44.91%,比上年增长89.13%;排污费及水资源收入完成 130.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15%,比上年增长16.15%。
全市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151.397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下降44.62%;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5.597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下降19.32%;支援农村生产支出756.697元,为年预算的75.26%(主要是省专项资金下拨的晚,有部分支出结转下年使用),比上年增长5.21%;农林水等部门事业费支出568.697元,为年预算的99.84%,比上年下降2.69%;城市维护费支出 2 902.3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增长43.2%;事业费文教卫生支出4 858.6万元,为年预算的99.98%,比上年增长13.0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3 059.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9.99%,比上年增长21.87%;科学事业费支出56.6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增长42.57%;行政和公检法支出 2 811.6万元,为年预算的99.99%,比上年增长17.77%;价格补贴支出 1 628.4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增长1.86%。
市级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工商税收完成8 563.3万元,为年预算的109.3%,比上年增长 24.41%;农业税及耕地占用税完成230.8万元,为年预算的144.25%,比上年增长10.8%。企业收入完成负数895.3万元,为年预算的159.82%,比上年增加退库18.99%;其它收入完成 269.2万元,为年预算的384.57%,比上年增长177.55%,排污费及城市水资源收入完成 98.2万元,与年预算基本持平,比上年增长21.09%。
市级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21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下降88.18%;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0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下降23.08%;支援农村生产支出273.6万元,为年预算的 60.2%(原因是省专项下拨的晚,部分支出结转下年使用),比上年下降4.13%;农林水等部门事业费支出175.1万元,为年预算的99.49%;比上年增长 11.46%;城市维护费支出2 680.9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增长44.4%;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3 019.6万元,为年预算的99.97%,比上年增长12.15%,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 923.2万元,为年预算的 99.99%,比上年增长22.67%;科学事业费支出44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增长 57.14%;行政和公检法支出1 935.8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增长23.66%;价格补贴支出1 353.3万元,与年预算持平,比上年增长1.52%。
1989年,我们还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保值公债、国库券推销任务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的征收任务,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争取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做出了新的贡献。
为了完成1989年财政预算任务,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一是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在1989年南山区财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1989年初在全市普遍建立了区级财政,制定了区级财政管理办法,并组织人力不定期深入各区,加强财政收支工作的监督和检查,调动了区级财政在经济建设中聚财、理财和用财的积极性。二是继续完善了乡(镇)财政建设。在加强对乡级财政监督与管理的同时,对乡级金库建立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为1990年建立市级乡级国库创造了条件。三是完善了企业承包管理,根据本市企业第一轮承包三年期已满的实际,组织人力对企业承包经营情况进行了审计和测算,并本着补充、完善、提高的原则,在深入调查测算的基础上,拟定了企业第二轮承包的实施方案,为下步企业承包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四是继续完善了公费医疗经费改革。制定实施了“定额管理、单位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与享受单位和财政两方负担同个人适当挂钩”的管理办法,提高了公费医疗经费的使用效果。
(二)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一是针对企业面临资金、电力、运输紧张、原材料涨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实际,结合全市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的具体情况,狠抓了企业增收节支和扭亏增盈工作。组织专管员深入企业,特别对盈亏重点户进行蹲点调查,帮助落实“双增双节”措施和加强经济核算,强化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其消化不利因素的能力。为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和加强资金管理,先后制定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和《清理回收货款和各种应收款,松动企业资金的通知》及《关于加强工业周转金使用管理的暂行规定》,调动了企业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加快了企业扭亏增盈的步伐。二是强化了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不仅对重点税源而且对零散税源也加强了管理。通过开展税收检查,堵塞一些税收上的漏洞,提高了税收的征收入库率,使工商税收较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三是大力织织了其它收入,全年共清理收缴各种罚没收入379.4万元,比预算超收2倍以上为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创造了条件。
(三)继续支持了文教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1989年,地方财攻用于文教科学卫生方面的支出占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的29.43%,比上年增长13.34%,这些支出进一步促进了本市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教育的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年新建校舍11 539平方米;维修危房2 660平方米,增购教学设备 52.7万元,卫生方面,1989年,先后对市、区医院投入维修和装备资金 138万元,使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此外,体育事业也有新的发展,人工湖体育场看台已交付使用。1989年,我们还在城镇居民集中供热、居民住宅、城市道路、环卫、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等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事业建设上投资 2 680.9万元,使人民群众“住房难、乘车难、入厕难”的状况得以缓解,城市公共设施面貌进一步改观,社会环境和卫生面貌进一步好转。1989年,全市用于生猪、蔬菜和煤炭等方面的差价和亏损补贴已经达到1 628.4万元,占全市预算支出的9.75%,平均每个城镇居民从补贴中受益23元。
(四)根据紧缩财政精神,严格控制了财政支出。一是针对新增支因素较多,地方财政紧张的实际情况,对有限的财力在使用上,本着“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坚持做到有保有压,从而使财政支出有效地控制在财力允许的范围之内。二是围绕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的实施,加强了预算资金的管理,尤其是在二季度北京和全国部分地区出现动乱的形势下,为稳定本市形势,在资金下拨上,只保开资,对其它方面支出进行了控制和压缩,使有限的财力用到急需的方面。形势稳定后,根据实际需要积财力可能、适当加快了拨款进度,保证了有关项目工程和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三是在专项资金管理上,完善了跟踪反馈责任制,加强了检查和监督,把住了按工程进度拨款关。四是狠抓了职工欠款的清理回收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严格控制和认真清理回收职工欠款的工作方案》,全年仅市级就清理回收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欠款96万多元,同时,还进一步完善措施,严格控制了新欠款的发生。五是继续狠抓了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控制和检查工作,强化了专控商品定点供应的管理,堵塞了控购管理工作上的一些漏洞。截止1989年年末,全年控购总指标,专控商品指标和小汽车指标均控制在核定的指标之内,其中专控商品指标还比上年下降16%。
(五)加强财政监督,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1989年,在坚持经常性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还认真抓了每年一次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工作,加强了这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动员和检查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全市自查违纪金额 940万元,应交入库361.1万元,已入库90%以上。重点检查违纪金额336.7万元,应交入厍349万元,入库金额达 90%。此外,我们还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要求,结合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开展了这项工作,自查阶段现已结束,共查出私设“小金库”单位 22个,金额4.6万元。重点检查工作正在进行。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本市治理整顿工作的进行,也为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奠定了基础。
1989年本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的看是好的。但是,在预算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受市场疲软,电力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企业生产的滑坡使一些企业出现了停产或半停产现象,影响了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给财政收入完成带来了一定难度;支出上新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仍然很突出;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二、199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1990年是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根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市实际情况,今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认真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进一步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严格控制各项财政支出,力争做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为实施 “383工程”,实现“科技兴市”目标,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省里下达的收入计划,结合本市实际情况,199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14 488.4万元,其中:市级收入安排9 211.3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 11.43%;县级收入根据省财政工作会议神精安排了5 277.1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 5.2%。市级财政总支出安排 9 033.6万元,县级财政支出由两县根据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原则自行安排。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市级财政预算的安排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市级财政预算主要收支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预算总收入中,工商各税收入安排9 517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 11.14%;农业税收耕地占用税收入安排268.7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 16.6%;企业收入安排负数744.4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退库下降16.86%,其中:工业收入安排退库500万元,比上年实际下降 7.8%,农垦农牧企业收入安排退库40.9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商业企业收入安排退库 330万元,比上年实际下降22.83%;其它收入安排70万元。
预算总支出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0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下同)增长 33.3%;支援农村生产支出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林水部门事业费支出122万元,比上年增长34.96%;城市维护费支出1 680万元,比上年增长 4.19%;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2 768.9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 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公费医疗经费185万元,与上年持平;科学事业费支出42.3万元,比上年增长24.41%;抚恤和社会救济费支出 121万元,比上年增长34.4%;行政和公检法支出1 799.2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行政支出较上年是下降的);价格补贴支出61O万元;当年预备费 300万元;考虑工资政策出台后的调资因素预留工资300万元。
在今年各项支出的安排上,对去年计划会议之后,已经出台或预料今年可能出台的增支因素,如:调资、职称职务兑现工资;书刊费翘尾因素、差旅费标准提高、煤补贴由暗补变明补、增加编制和增加离退休人员开支及其他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都做了适当考虑。
此外,根据今年初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为解决中央财政困难,要求地方按1988年实有财力的5%做贡献,按此计算,全市就将被拿走收入 543.3万元,根据这一精神和本市地方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本市多次向省财政厅反映汇报,争得了省里的理解照顾,最后分配给本市的贡献财力任务为226万元,其中:市级150万元;县级76万元。对省里下达给本市的债券任务,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任务和预算调节基金任务,我们也都按要求分别进行了落实,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
总之,今年预算收支指标安排的比较紧,在任务完成上难度很大,但是,只要我们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收支任务是可能的。
三、为实现1990年财政预算而努力奋斗
为了完成1990年财政收支预算,促进本市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在整治中继续稳定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紧缩财政、紧中求活的方针,深入实施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广泛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加强监督和管理,力争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具体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深化财政财务改革,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一是继续抓好区级财政建设,通过总结经验,深入指导,强化监督,了解区级财政建设中的新情况,解决财政管理上的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区级财政职能。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建设,做好乡级国库的组建工作,使乡(镇)财政全面发挥一级财政作用。三是继续完善企业承包责任制,对承包基数过低的企业,要适当提高基数。同时,对过去支持企事业发展的改革措施,本着有利于治整改,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原则,经过调查研究后,进一步完善配套。四是整顿和改革价格补贴办法。根据国家要求,从今年起取消制皂用油、猪皮、絮棉和单位用煤补贴,对其它价差补贴,在保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基本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清理整顿,从治乱中节约财政补贴,逐渐降低补贴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二)大力开辟财源,提高经济效益。一是继续狠抓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尤其是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盈亏大户,组织人力经常深入企业蹲点调查,帮助制定落实扭亏增盈措施,增强企业的消化不利因素的能力,努力实现省里要求的工业亏损企业扭亏25%,商业亏损企业扭亏10%,粮食扭亏11%,农垦扭亏10%的奋斗目标。二是继续支持骨干企业,特别是支持他们推广成功的科技成果,加快技术进步,增产适销对路产品,增加花色品种,从提质降耗中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三是支持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挖掘现有固定资产和人、财、物的潜力,从内涵上提高效益,挖潜增收。四是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向强化管理,改善经营要效益、要收入。帮助企业严格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同时,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禁侵占、私分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不仅对生产流通领域,而且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增收节支或压缩支出的目标要求,采取措施,力争实现。此外,要针对当前国家紧缩银根的形势和本市工业企业资金占用大的情况,松动资金,促进生产发展。今年工业企业要在抓增产增收的同时,全面开展一次清仓利库活动,通过实地调查,摸清底数,对积压的产品或原材料,能调剂的调剂,该处理的处理,大力松动资金,减少资金占用,节约利息支出,为完成全年的预算任务创造条件。
(三)大力强化财税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一是搞好税收秩序的治理整顿,进一步严格减免税的审批,做到贯彻政策,依法减免。二是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有效地制止和减少偷税漏税。通过采取组建税务派出所等措施,严厉打击暴力抗税行为。三是加强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能交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的征收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各项利润和罚没收入的及时收缴,足额入库,并严格按政策、按计划对企业拨补亏损,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四)坚持紧缩财政政策,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要在实行总额控制的前提下,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把整个财政支出大体控制在1989年水平和地方财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今年在支出上,首先要量财力可能增加对农业、教育、科技的投入和保证“383工程”与整治社会治安必需的财力支出。其次是根据国家节支要求,要继续大力压缩行政管理费、基本建设支出、社会集团购买力及其它弹性支出,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到量钱办事,包干花钱,只能节减不能超支。要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必要时有些会议要少开或不开;有些小汽车要封存或少用,没有极特殊原因,不再批购小汽车;有些公差要不出或少出;有些好事也要量力去办。总之,一句话就是实实在在地真正地过紧日子。
(五)强化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一是大力强化预算约束机制,继续坚持做到预算安排不打赤字,执行中不随便开口子。县、区、乡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在抓好预算收支管理的同时,负起这方面责任,把好关。二是大力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扩大专户存储和计划管理的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和控购纪律大检查,做到与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相结合,处理违纪问题与查处违纪人员相结合,同企业进档达标和财会人员评定职称相结合,为确保财政预算任务的完成和推动治理整顿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各位代表:当前,我市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好的,尽管经济上还面临一些困难,但是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市委的领导下,按照这次大会的决议,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圆满地完成今年全市的财政预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