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理

概况

鹤岗市概况

地理



                   ·地  理·
  【位置、交通】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和松花江、黑龙江汇合处的平原地区,水陆交通方便。佳鹤铁路,南起佳木斯,北至鹤北林区。公路有:哈萝、鹤大、鹤伊、绥萝等交通干线。以鹤岗市区为中心,至萝北、绥滨、鹤北、宝泉岭及境内各国营农场,客货车辆频繁往来。绥滨码头为松花江下游吞吐量较大的码头,与佳木斯、富锦及同江口岸均有船只往来。名山镇地处萝北县中部黑龙江南岸,1990年辟为对苏贸易口岸。鹤岗市是合江地区松花江北的重要工业城市。
  【自然资源】 西北部山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有得天独厚的煤炭储量,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近年来探明,绥滨县境内也有煤炭储量。境内黄金储量丰富。萝北县是驰名全国的黄金万两县,石墨蕴藏量也极为丰富,现已开采。
  鹤岗市境内为松、黑两江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区,土地肥沃,适于发展农业。市区东南部为三江平原的边缘,平坦开阔。萝北县南半部为三江平原的西北边缘,地势平坦。绥滨县地处三江平原。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所属的10个国营农场,分布于鹤岗市和绥滨、萝北 2县境内。鹤岗市辖区内,是黑龙江省著名的产粮基地,盛产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烤烟、甜菜。
  据鹤岗市农业区划办公室1985年编印的《鹤岗市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载:鹤岗市(市区)总面积682.65万亩(4 551平方公里),地形可分为山区、丘陵漫岗、梧桐河下游平原三部分,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山区:位于本市北部及中北部,属小兴安岭南麓。山区海拔在200—1 000米之间,最高峰为小自山,海拔高为1 022.1米。山区起伏较大,坡度较陡,相对高差在 100—900米之间。北部山区为森林所覆盖,间有部分草地与耕地,是发展林业的主要基地。山区面积为 489.5万亩,(3 263.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2%。
  丘陵漫岗:位于本市南部,是山区的延伸地带,起伏较大,岗宽坡长,呈大面积分布,岗地坡度为1°—3°,丘陵坡度为3°—5°之间,海拔在100—200米之间,最高点为麓林山,海拔高238.8米。土壤多为岗地白浆土,大部分开垦为农田,是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面积为121.8万亩(8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
  梧桐河下游平原:位于本市东南部,梧桐河西岸,是梧桐河水系冲积形成。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利于灌溉。海拔在 75—100米之间,是发展水稻种植重点区。平原东部,梧桐河西岸,海拔在75米左右,地势低平,多沼泽,分布在东方红乡和团结乡境内,是草原区。平原面积为71.8万亩(475.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0%。全市地貌分布为七山二岗一平原。
                                     (志 明)
  【气候概况】 鹤岗市1990年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与历年相近,没有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天气。
  本年平均气温为 4.8℃,比历年平均高 2℃,比1989年还略高。增温尤以冬季最为明显,10—12月3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的平均值偏高约4℃,这是有记录以来所仅有的。气温增高也使无霜期得到延长,达148天,比历年平均约多20天。
  本年降水量为725毫米,比历年平均多 1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降水性质多为阵性,且分布不均。
  年日照时数为2 507.3小时,与历年值相近。
  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最多风向为西风,占总频率的 9%;最大风速为15.0米/秒,风向西北西;大风日数略偏多,全年达27天。
  1990年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是鹤岗市农业获得历史大丰富的重要因素。
                                     (何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