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区
市区概况
向阳区
·向 阳 区·
【向阳区概况】 位于市区北中部,总面积 6.8平方公里,是市委、市政府和矿务局机关的驻地。区辖北山、红军、光明、胜利、南翼5个街道办事处,55个居民委。
全区1990年末人口为86 722人,全年出生1 356人,死亡542人。
中共向阳区委员会
书 记 李恩庭(7月逝世) 王礼民(8月任)
副书记 朱贵江(12月任) 李红雨(3月免) 朱艳芬(3月任)
向阳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牛怀有(11月免) 马维元(11月任)
副主任 方国臣 王昭华 马万年
向阳区人民政府
区 长 崔乃斌(12月免) 米贵江(12月任,代)
副区长 奚春华 张 仁 程兆刚 柳玉财
政协向阳区委员会
主 席 时振龙(11月免) 周海龙(11月任)
副主席 关天恩 徐克球 刘登泰
中共向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李安生
副书记 孟 刚
向阳公安分局
局 长 范家丰
政 委 姚文波
向阳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邢运有(12月免)
向阳区人民法院
院 长 李立男
向阳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马元兴
【区街工业】 为发展向阳,振兴向阳,区人民政府1990年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五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整治,深化改革为中心,以经济工作为重点,挖潜与开发并举,技术与人才并重,稳中求进,紧中求活,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协调发展”。主要产品有白云灰、童鞋、化妆品、纸箱。为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效益,区政府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完善改革措施,加快老企业的改造。采取了引进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不断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对日用化工厂、童鞋厂等 9户企业进行了重点改造。二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横向联合,积极引进新产品,开发新项目。一方面,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以“小化工、小轻工、小建材、小煤矿”为主攻方向,开发了“护发素”、保温童鞋等适销对路的短平快新产品;另一方面,抓了中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和“雪条棒”、“饲料蛋白”等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了审计监督工作。以承包经营审计为重点,对企业现有资产数量和价值进行了评估,对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了清理与核实,保证了承包经营的正常进行。1990年工业总产值870万元,利润305万元,销售收入700万元,实现利税87.5万元。建筑行业完成工程量175万元,其中二建四队完成建筑工程量150万元。区二建四队有职工109人,从1987年白手起家,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1990年固定资产有汽车 3台,起重机2台,搅拌机 2台,各种建筑设备齐全。近几年完成的工程,如市供销社纸板厂,新街基百货商场,北山小学,向阳小学,均被评为市优质工程;南山矿荣工楼被授于省和东煤公司全优样板工程。经济效益年年都有新突破。这个单位的主要特点是:管理上奖罚分明,严格劳动纪律;对施工单位遵守合同,严守信誉,做到每项工程保质保量,提前交工。
【计划生育工作】 由于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率达99.3%,综合节育率为99.5%,一孩办证率93%。向阳区有流动人口4 759人。为严格控制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区政府采取了以街道办事处为甲方,以房东为乙方签定计划生育合同书,由甲方负责向乙方的客户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落实节育措施;乙方积极配合甲方做好客户的计划生育工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生育抽样调查中,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区计划生育办主任张春英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和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城区建设管理】 广泛宣传了《城市规划法》和《土地法》,全面贯彻落实了市政府制定下发的两个“细则”,深入开展整顿市容工作。在驻区各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建庭院23个,修路2 567延米,修草坪672平方米,花坛118个,植树1万余株。筹资新建翻建厕所12个。制止盲建乱建47户,处理城管纠纷100 余起。改变了市容街貌。
【文教卫生事业】 区辖中学3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8 782人。
为改善办学条件,经多方筹款,改建了向阳、北山等 4所学校。小学的“四率”和中学的“一分三率”均达到和超过国家部颁标准。区教育局被评为省电化教育和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第六中学被评为市规范化学校。
文化工作举办了职工书画展、幼儿会演、中小学生唱好歌比赛等活动。1990年清理查缴各种淫秽出版物 50余种,476册,对书摊、书亭、电子游戏厅等进行整顿,文化市场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为加强环卫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垃圾清扫清运责任制,彻底铲除了八粮店门前的垃圾山和26处卫生死角。加强了对街道垃圾清运的监督工作,方便了城市交通,优化了街貌,本区连续3年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医疗卫生工作,在公费医疗改革的同时,还重点抓了初级保健工作。完善组织机构,加强三级保健网的作用,开展了以初级保健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活动,深入五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讲授初级保健知识10余次,家庭主妇受教育面达30%。
防疫工作,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加工点、商店、饭店、市场进行经常性地食品卫生检查。检查中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违者罚款。全年罚款2 000元,消毁变质熟食380余斤,整顿大、小饭店 167家,杜绝了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痢疾发生率比1989年下降23.6%,肝炎发生率比1989年下降21.5%,伤寒发生率比1989年下降94.8%,四苗覆盖率为96.19%。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卫生知识培训,培训率达 95%。1990年区防疫站新建了化验室。
【工商物价管理】 认真实施 “383工程”;物价指数回落达到市政府要求的指标。完成全区收缴管理费37万元,超额15万元。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额2 000万元,比1989年增长37%,集贸市场农副产品成交量922万余公斤,比1989年增长9.2%。
1990年加强了集贸市场的管理,使集贸市场的管理达到规范化。调整了猪肉、熟食、蔬菜等9个品种的管理费,重新修订了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在全市首创了个体营业户《经营程序》。
经济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查处了倒卖重要生产资料,非法获利的投机倒把行为。1990年查处投机倒把案件10起,查出倒卖原煤2万余吨,木材125立方米,收缴非法所得款10万余元,上缴款比1989年增长 50%。经济监督检查工作有了新的突破。1990年向阳区集贸市场被省授予文明市场称号,区工商局被评为市先进集体。
【信访工作】 全区建立信访信息网络252个,组织信访调解员665人。对疑难信访案件,实行了由区,办、委三级联包制度,集中解决了“件长达 10年以上的信访案件,调解纠纷335人,化解了矛盾。199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信访先进单位。
【民政工作】 认真贯彻《城镇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了街政建设。1990年进行了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新选了居委会干部168人,年龄结构比原有的下降1.4岁,文化程度比前有了提高,增强了居民委工作的活力。拥军优属工作,坚持走访慰问军烈属和伤残军人,发放伤残金 7 000元。召开了全地区拥军优属军民茶话会、志愿军赴朝参战纪念会。为办好社会福利厂解决残疾人就业,1990年新建一个福利厂。1990年在辖区各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完成了33条街,16条路的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990年,进一步健全防范网络,积极组织街道妇女、退休人员和学生,成立“看家户”、“小哨兵”“防赌协会”等防范网络,收到显著效果。红军办事处十三居民委在省妇女参与整治社会治安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受到好评。
加强了严打工作。组织开展了打击团伙犯罪,打击流窜犯、绺窃拎包以及,“扫黄查赌”,清理文化市场等活动。1990年发案率比1989年下降 54%。由于公、检、法机关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使全区的社会治安趋于好转。
【第四次人口普查】 按照国务院第45号令和省、市人民政府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从1989年12月开始,区政府组建了人口普查领导机构,由区长崔乃斌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奚春华任副组长,配备了专职干部22名为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办公室制订规划,配合公安部门搞好户口整顿,进行人口普查试点。1990年5月从驻区单位选调407名普查员、指导员,进行了人口普查业务培训。1990年7月1日至20日全区统一进行了人口普查登记和查漏补登工作。据手工汇总统计,全区总户数23 427户,总人口84 649人,男42 733人,女41 916人。有11个民族。汉族82 885人,蒙古族87人,回族692人,朝鲜族272人,满族670人,锡伯族 22人,苗族3人,赫哲族8人,白族5人,壮族2人,达斡尔族3人。全区人口文化程度:具有大学本科941人,大学专科3 335人,中专4 071人,高中11 783人,初中30 078人,小学18 566人。向阳区被评为市人口普查先进单位。
(曹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