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区
兴山区
·兴 山 区·
【兴山区概况】 兴山区位于市区北部。全区面积26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兴山路南端。
区设4个街道办事处。 即:沟南街道办事处,沟北街道办事处,岭南街道办事处,岭北街道办事处。全区44个居民委。
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人口59 648人,有汉、蒙古、回、满、壮、朝鲜、赫哲、锡伯、藏等9个民族。全年出生1 321人,死亡49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4.2‰。全年计划生育率为99.8%,综合节育率为88.9%,一孩办证率为91%,晚育率达80%以上。
中共兴山区委员会
书 记 张德恒
副书记 王庆林(11月免) 贾瑞祥
兴山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孙树跃
副主任 徐树柏
兴山区人民政府
区 长 王庆林(11月免) 程龙泉(11月任,代)
副区长 宋景臣(11月免) 孙忠良(11月任) 张佐理 李荣彦 王书林(11月免)
张艳华(11月任)
政协兴山区委员会
主 席 赵华文
副主席 张宪武
中共兴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刘文兴
副书记 王淑慧
兴山公安分局
局 长 陈喜发(6月免)
政 委 魏永江
兴山区人民法院
院 长 张克宁(11月免) 羿士英(11月任,代)
兴山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苏玉松
兴山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张殿岳
【区街工业】 本区有6个煤矿及玛钢厂、白灰厂、橡胶厂、饮料厂等22户企业,职工2 300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原煤、白云灰、橡胶鞋底、玛钢件、饮料、木器家俱、服装等。1990年区街工业产值2 152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比1989年提高16.2%,实现利润50万元,比1989年也有增长。生产原煤19.87万吨,煤粉6 140吨,玛钢管件566万件,暖气片6.38万片,饮料8万箱,橡胶鞋底855 800双,白云灰2.8万吨。
1990年区街工业生产,一是认真贯彻了国家治整改方针,加强了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完成了部分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新上了硫化碱、稀酸钠、暖气片等 7个新品种。二是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理,深入开展了“双增双节”活动。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和向管理要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全年增收60万元。三是从调整结构入手,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玛钢厂等骨干企业为突破口,采取倾斜政策,调整了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了企业的协调发展。四是以依托资源为主,重点发展了煤炭支柱产业。争得了兴北煤矿960万元投资,狠抓了煤炭生产的开发接续和深加工,原煤产量比上年增加了 3万多吨。五是加强了市场预测,狠抓产品销售。组织了专门销售班子,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防止了产品积压。玛钢产品运销美国、加拿大、东欧等国家和地区。
【文教卫生事业】 辖区内有中小学8所,其中矿办 7所,区属1所小学。区属小学在校生1 370人,教师59人,加强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小学生入学率达99.4%,巩固率达100%,普及率达 99.7%,毕业率达100%,在全市统一检查中受到市教委的表彰。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支援学校原煤50吨用于冬季取暖,增拨医疗费 1 500元,补贴维修费2 000元。对在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进行了表彰奖励。
区文化馆组织参加了全市职工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举办了“七·一”“十·一”文艺汇演和春节联欢会,组织参加了全市计划生育和老干部文艺汇演,荣获了 2个一等奖。充分发挥了文化宣传站的作用,丰富了地区的业余文化生活。
卫生工作,加强了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新建厕所5个,维修15个。
【商服业】 1990年全区完成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 067万元,提前 32天完成了市下达的商品销售计划,比1989年增长2.3%。
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302户,从业人员648人,其中商业92户,饮食业32户,手工业89户,服务业28户,修理业19户,其它42户。全年查处经济案件 5起,收缴罚没款17.9万元元。处理违价75起,收缴罚没款2.754元。
【城区建设】 加强了市场管理和整顿市容工作。对主干道两侧、市场内部的盲目乱建、摊床网点进行了整顿迁移。清除盲目乱建21处,处理各类纠纷45起,打通消防通道15条。拓宽了由头道桥到二道街 1 240延米的兴山路,成为兴山地区历史上第一条平整、宽敞的标准路面,美化了市容环境。
【社会治安】 1990年全区发生各类刑事案件378起,其中重特大案件 39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5起,破获重特大案件25起,摧毁犯罪团伙12个,捕获各类人犯 48名,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4.2万元。
【人口普查】 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1990年进行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月成立了普查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450余人。普查结果:全区人口 59 648人,其中男性30 550人,占总人口的51.22%;女性为29 098人,占总人口的48.78%,流动人口6 436人。
(钱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