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方志编纂、出版工作

地方志编纂、出版工作



               ·地方志编纂、出版工作·
  【《鹤岗市志》出版】 鹤岗从建置以来,没有编修过志书。从1981年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在省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全市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热心于修志工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鼓励,全体修志人员的艰苦奋斗,历时10载,三易其稿,经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多次修改审定,已于1990年11月出版。《鹤岗市志》设总述、大事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经济综合管理、煤炭工业、工业、交通、邮电、农业、商业外贸、财政税务、金融、中共鹤岗市委、政事、社会团体、政法、军事、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技、文化、报纸广播电视、体育、卫生、社会、人物等 28编及附录。全书近130万字。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南京第四彩印厂制版印刷。
  冯永祥市长在序言中写道:“《鹤岗市志》是一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待历史,实事求是地记述鹤岗历史与现状,客观地反映其社会发展进程的大型资料性著述。在编写过程中,全体编辑人员坚持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体例,重点记述了鹤岗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记载了工作中的失误。”
  该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述鹤岗市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历史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为本市建设事业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也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乡土教材资料;对全市人民、社会各界以及后代全面了解鹤岗、认识鹤岗,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在修志过程中,全体修志人员,战胜酷暑严寒,走访了鹤岗各个单位和许多历史见证人,取得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口碑资料;曾到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的省、市档案馆、图书馆及大专院校查阅档案、书籍,收集到大量历史资料;还派出调查组,到1O多个省市,采访了当年曾在鹤岗市工作过的主要领导干部和当事者,得到了许多珍贵的鹤岗历史文字资料、历史照片及口碑资料,为编修市志提供了依据。
  众手修志,一人总纂。担负市志总纂任务的市志办主任刘克,老骥伏枥,志在修志。1981年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一头扎到编修市志工作中,编写纲目,组织队伍,动员各单位修志,两次率领志办工作人员,前往外地查阅历史档案,收集有关资料。1985年以后,发动志办人员编写初稿,他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埋头苦干 5个春秋,总纂成书。1990年,他已是花甲之年,仍不顾体弱多病,和志办人员一起,在酷热的夏季,到中国有名的“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校对志稿。在艰苦条件下,苦战百余日,才胜利回归。刘克的模范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鹤岗市志》出版了,得到本市社会各界的赞誉。《鹤岗市志》是已经出版的全省市、地新编地方志的第二部。从编修的时间和质量上,得到省志办公室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编审市地方志人员的好评。
  【1989年《鹤岗年鉴》出版】 由鹤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辑的1989年《鹤岗年鉴》于1990年 9月出版。这部年鉴刊载特邀文章、专辑、大事记、人物、概况、政治、军事、法制、经济、教科文、社会生活等11个部类,全书68万字。年鉴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1988年鹤岗市各个方面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为了解鹤岗、建设鹤岗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既有存史价值,对决策部门、研究部门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该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南京第四彩印厂制版印刷。
  至1990年,鹤岗市政府已编辑出版1987、1988、1989三部《鹤岗年鉴》。其中1987年《鹤岗年鉴》被评为全省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