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协助党委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

协助党委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



  【协助党委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 全市在巩固清理住房、清理公款大吃大喝等“十件事”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四次全委会议和省电话会议的要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不正之风进行了全面地清理纠正工作。
  1.组建机构,明确重点,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市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于 6月底制定下发了全市清纠工作方案,连续召开两次全市性的清纠会议进行安排布署,建立了市委、市政府清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全市基层单位成立领导小组126个,召开各种动员大会1千多次。在清纠工作中,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市各基层单位,特别是37家重点部门也将清纠任务、范围,分别用党风政风责任制予以明确,并以此作为全面考核干部的依据。根据本市特点,确定了以管人、财、物、项目的实权部门及经济监督、执法、公用事业等部门共37家作为清纠重点。这 37个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把210个与群众经常接触的部位和易发生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环节作为各自清纠的重点。在企业内部也开展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矿务局重点抓住制约煤炭生产,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卡脖子部门和“五大员”,分十条线进行清理纠正,他们“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的”经验做法,被中纪委《党风与党纪》采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内外结合,自我曝光,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全市各单位分别采取自我总结和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进行揭摆问题。共设立五种征求意见簿册 2 789册,向服务对象发征求意见信(函)1.5万余份,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近 900次,被征求意见单位4 913(个)次,被征求意见人数达1.2万人次。并设举报信箱 917个,举报电话691台、市电业局、税务局、工商局等十家实权部门通过电视向社会公开“亮相”,主动征求意见,恳请社会监督。一年来,全市各部门通过征求意见和内部清理等多种渠道,共查摆出各方面的问题 3 500多件。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三风”(公款吃喝风、化公为私风、对下卡油风)、“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三假”(假票据、假职称、假文凭)和“六害” (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分配不公、有职无德、玩乐无度)等方面。各部门对其中的2 000 多件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共涉及人员937人,其中党纪处分37人,政纪处分109人,调离现职90人,点名批评363人,通报批评43份96人,本人检查231人。
  通过开展清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部分行业转变作风,市电业局领导带头参加咨询和服务活动,免费为300多户居民接通改造线路;筹资、集资25万元,为800多户居民解决多年的用电难问题。并开展“为企业发展办实事做贡献”活动,帮助兴华玻璃厂、市水泥厂、第六塑料厂等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十多件。工商局、工农分局为发展市场商品经济、办了 9件实事,在市场大棚设立了便餐部、浴池、开水车、公用电话、免费倒运板车、开个体户表彰会等,同时为便利工商人员午餐,防止吃拿个体户的问题发生,还设立了职工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