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运输 ·机电运输·
【井下机电质量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1990年全局60个采掘机电队全部达到部颁等级机电队标准。其中达到部颁甲级队标准 48个,甲级队率为80%;达到局颁规范标准12个,局颁规范率为20%。全局在用的47个乳化液泵站,达到局规范标准31个,局颁规范率为66%。
全局共有140个井下变电峒室。其中 113个达到部颁等级峒室标准,等级峒室率为80.7%。在等级峒室中,甲级峒室91个,甲级峒室率为65%;局颁规范标准峒室14个,局颁规范率为10%。1990年11月经东煤公司验收,在机电系统,南山矿和新一矿被评为部特级,兴山矿和大陆矿被评为部“特优级”。
1990年矿务局用电率达到92%,荣获鹤岗电业局奖金 10万元。矿务局水电公司增设移相电力电容器,水泥厂增设自动进相机,可使供电管理人员利用微机监测全局变电所每条出口线的电力,以随时调整用电负荷。各矿设备检修均安排在用电高峰时间,主排水泵和地面工厂的开机时间躲开用电高峰,促使用电日平均负荷率达85%以上。
(机电处)
【机电总厂晋升为矿务局质量标准化一级厂】 机电总厂是承担矿务局系统煤矿机械制造与修配的生产厂。全厂年生产能力 7 000吨,属五类机厂。主要产品有矿车、箕斗、皮带溜子,并进行电机、采煤机、液压支架大修,同时生产钎子头、钎子杆、风钻头和园环链等三类物资。
全厂占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 856人,其中干部241人,工人1 615人。现任厂长王忠言,党委书记严铁男。
厂直属基层单位19个:有铸钢、铸铁、锻造、铆焊、机加、电修、综机、采煤工具、单体、大修、制氧11个主体生产车间;有动力科、供应科、质量计量科、汽车队 4个生产辅助单位;有总务科、卫生所、机关3个后勤服务单位;还有一个多种经营集体企业公司。
厂机关设有20个科室。
厂现有固定资产原值3 265万元,其中主要机电设备700台,价值1 524万元。1989年和1990的两年,这个厂围绕煤矿需要,大力发展生产,产值两年翻一番,达到东煤公司提出的一元固定资产一元产值的要求。1990年,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99.8%,比国家标准提高 1.8%;产值物耗率实际发生67.74%,比标准降低12.26%;全员价值劳动生产率达到18 142.80元/人年,比标准高8 142元/人年;盈利24.93万元,比国家计划提高 388%;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千人负伤率为1.7‰,比国家标准降低3.4个千分点。
1990年机电总厂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
一是继续坚持为煤矿服务的宗旨。围绕全局煤矿急需的采煤液压支架、矿车、电机、调顶机和单体液压支柱等任务,组织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生产会战。在红五月中,创出月生产矿车220台的历史记录。
二是坚持走“科技兴厂”之路。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该厂改造成功Ey35支架、飘马支架,不仅促进开天窗采煤发展,而且为国家节约生产资金 148万多元,并填补了东煤公司科技史上的空白。该厂先后完成了氮气灭火攻关项目和编网机、调顶机、单体支柱和波兰采煤机牵引部截割部机壳仿造和改革。牵引部截割部机壳的仿造和改革被东煤公司确定定点生产。1990年全厂共完成大小革新项目75项。厂QC攻关小组被东煤公司评为先进QC攻关小组。
三是坚持把改革承包同“双增双节”结合起来。面对市场疲软、资金十分紧张等困难,该厂一方面按国家规定适当调整部分产品价格,提高生产一线工人的奖金额,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强化激励和制约机制;一方面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向增产节约要效益,向节支降耗、修旧利废要效益。1990年全厂共回收废钢895吨,有色金属16.5吨,节约价值达20万元。
四是坚持全方位开展质量达标工作。1990年该厂制定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从班组和职工岗位抓起,促进了企业升级。年末该厂由矿务局质量标准化三级厂晋升为一级厂。
五是坚持发扬“团结、开拓、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 (陈甲振)
【兴山矿获东煤公司机电系统“创优争先”竞赛三连冠】 兴山矿机电系统现有职工1 4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3人。共有机电设备4 681台,其中大型设备49台,高低压电缆166公里,风水管路20 000多米。1988至1990的 3年,该矿连续在东煤公司组织的机电系统“创优争先”竞赛中夺冠,被称为“三连冠”单位。并被能源部命名为电气会战先进单位,被东煤公司和矿务局评为机电质量标准化矿。1990年该矿机械采煤产量为 1 164 258吨,机械化程度为74.07%,机械化效率(高档机组)为31 854(吨/个、月)。机械事故率比1989年下降50%,设备完好率达到97%,设备防爆率达100%。
该矿机电系统工作主要特点:一是树立抓机电就是抓生产的新观念;抓好机电工作是实现企业升级关键环节的新观念;机电与生产并重的新观念。同时加强机电管理,落实各项措施,发挥综合包机制的优势。二是建立高标准的变电峒室。配电点全部上壁龛管理,皮带机头设操纵室,变电所打水磨石地面,各种设备排列整齐。三是实现机电工作的系列化、规范化。
(董景林)
【矿井运输质量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990年,全局井下63个运输峒室,已有55个达到部颁标准,达标率为87.3%。其中达到局颁规范标准32个,达到规范率为50.8%。已建成29条局颁规范标准的井下运输轨道,全长25 600米。其中新一矿三水平南大巷 2 500米双轨道全部达到平、直、严、全、净的标准,不仅大巷水沟抹上泥盖板,而且还对轨道联接的鱼尾螺丝进行注油。
全局22个包机组,有18个达到合格包机组标准,合格包机组率为81.8%,其中 14个被评为优秀包机组,优秀包机组率为63.3%。全局在用的138台电机车,已包机 130台,电机车包机率为81.8%。
1990年全局共有91个大型运输设备机房,其中 85个达到等级机房标准,达标率为93.4%。在等级机房中,有69个达到部颁甲级机房标准,甲级机房率为75.82%,有10个机房达到局颁规范标准,达到规范率为11%。
全局大型运输设备的各种保护得到进一步完善。提升绞车 7种保护做到装用齐全,班班试验灵活可靠;罐笼提升的立井,全部实现了井口安全门与信号闭锁;空压机完善了断水、断油、超温、超压的保护装置。
【设备租赁工作开创新局面】 1990年全局设备租赁工作以实现全过程管理为奋斗目标、以深入开展设备租赁达标竞赛为重要手段,以发展“两化”为核心,全方位地加强设备租赁管理,适应全局大生产的需要。1990年全局百万吨煤占用设备为766台,比1989年下降 6%。租赁系统达标竞赛推动了设备的回收与检修工作。1990年矿务局开展了设备大回收、大检修、大安装的活动,共回收设备1 593台,检修设备2 762台,使各矿的设备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富力、大陆两矿评为设备租赁甲级单位。
1990年矿务局设备租赁达标情况表
单位:%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