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冶金
机械冶金
·机械冶金·
【机械冶金局整体经济稳步发展】 1990年市机械冶金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在极不宽松的经济环境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进科技进步,深入开展“提质降耗、挖潜增效”和“对标达标”活动,克服了市场疲软、资金紧缺、企业开工不足等困难,经受了严峻考验,企业整体工作在困境中继续发展。
一、生产稳步发展。1990年机械冶金局系统,包括两县代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3 521万元,比国家计划增长近2%,比1989年增长2.4%。其中,局直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 920万元,比国家计划增长10。42%,比1989年增长 12.9%。起重运输机械总厂、钢铁厂、电子仪表厂的产值增长幅度分别为 23%、29%、20%,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钢铁厂和起重运输机械总厂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国家计划。
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机械冶金工业局系统,包括两县代管企业全年完成销售收入4 554万元,比国家计划增长5%,实现利税379万元。其中,局直属企业实现利税373万元,比1989年增长18%。在利税总额中,利润指标比1989年增长 36.5%。全局人均创利税1 334元,比1989年增长27.5%;百元定额流动资金创利税12.82元,比1989年增长0.96元。
三、科技进步迈出新步伐。1990年全局开发成功机械工业新产品斗式提升机、防窃电电表箱、照明配电箱等。钢铁厂利用高炉剩余煤气完成了白灰竖窑改造工程,年节约标煤 1 500吨。白灰竖窑改造工程被评为省百项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引进合同项目微型滚筒样机获省机械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脱水捞坑斗式提升机、大功率摆线针轮减速机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起重运输机械总厂、钢铁厂被评为市科技进步先进企业。曾一度处于半停产状态的电动滚筒厂利用地煤工业发展的契机,结合该厂现有优势,成立了煤矿机械附属厂,改变了主导产品订货严重不足局面。1990年该厂的煤矿机械产品及工艺性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50%。
四、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省重点考核的产品品种抽查合格率、品种一等品率均达到100%;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89.7%,比1989年提高2.4%;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57.3%,比1989年提高4.6%;部优产品DT 型带式输送机通过了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检查;省优产品TDY油冷式电动滚筒通过了有效期满的复评;SDI系列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
五、“提质降耗、挖潜增效”工程效果显著。机械工业万元产值耗钢材为1.21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3.33吨标煤,均比1989年有所降低。由于铸造工艺的改进,铸钢件、铸铁件的废品率分别比1989年降低3%、2%。冶金工业中,吨铁耗焦的指标、吨铁消耗球团矿的指标等主要消耗指标在全省居领先地位。局直属企业1990年共取得挖潜增效成果81万元。钢铁厂被省政府授预全省炼铁行业“提质降耗、挖潜增效”标兵单位称号。
六、企业素质进一步提。钢铁厂通过了全面质量管理三级合格验收、计量管理定级验收与复查,评为省级节能先进企业,经预评达到省级先进企业。起重机厂评为省级设备管理优秀单位,为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奠定基础。汽车配件厂通过计量管理的定级验收和复查。
七、安全生产形势好。全年没发生重大人身伤亡、火灾和万元以上的生产事故,并消除不安全隐患12处。
【钢铁厂整体工作创新水平】 1990年市钢铁厂充分发扬“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企业精神,坚持“科技兴厂、艰苦奋斗”的方针,克服了市场疲软、原材料涨价、资金紧张等一系列困难,整体工作登上新台阶,创出新水平。
一、产量、产值、利润均大幅度上升。1990年省机械冶金厅给该厂下达的生铁产量计划为1.5万吨,市政府下达的生产计划为1.6万吨,利润50万元。年末该厂实际完成生铁产量21 209吨,比计划提高40%,比1989年提高23.4%;完成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446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06.9万元(利润72.4万元,税金34.5万元),提前3个月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产量、产值、利润计划。
二、主要技术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1990年,该厂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46,比1989年提高0.15,在全国329座小高炉评比中名列第7;折算焦比达到543公斤,比1989年下降 26公斤,在全国329座小高炉评比中名列第7;生铁合格率达100%,在全国329座小高炉评比中名列第5,入炉焦比622公斤,比1989年下降7公斤;平均风温983度,比1989年提高60度;高炉休风率达2.27%,比1989年降低0.41%。这些技术指标,均创出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
三、初步完成高炉剩余煤气的综合利用。1990年以前,该厂高炉剩余煤气自自放跑。经过充分考查、论证和上级批准,1990年该厂投资32.2万元,新上了“利用高炉剩余煤气烧白灰”项目。1990年3月5日动工,至1990年6月16日,历时106天,全部完工。试产半年来,初见成效。用高炉剩余煤气烧白灰,不仅每产一吨白灰节煤250公斤,而且白灰的熟灰率提高20%。下半年试产中,共产白灰3 000吨,节约原煤750吨,价值6万元。
四、高炉熔剂比大幅度下降。1990年该厂的球团矿二元碱度为1.29,比1989年提高0.13;三元碱度为1.47,比1989年提高0.12。球团矿碱度的提高促进了高炉熔剂比下降。1990年该厂高炉熔剂比下降到6公斤,比1989年下降91%,为进一步提高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打下良好基础。
五、大幅度降低焦炭消耗。1990年该厂不仅在炼铁的数量、质量上有新的突破,在降低焦炭消耗上也有新的突破。1990年该厂入炉焦炭下限降到 5毫米,比1989年降低 50%;回收焦丁1220吨,比1989年增加77.8%;焦末损失率降到4.2%,比1989年下降2.4个百分点。1990年该厂降低焦炭消耗一项为厂节约资金达23.9万元。
1990年该厂采用大风量、高风温、重负荷强化冶炼,进一步降低了焦炭消耗。
六、“双增双节”见效益。1990年该厂在“双增双节”活动中,发动全厂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52项,采纳28项,实施22项。通过小改小革,节约利废,提质降耗,增收节支,共创价值77.6万元。
七、外欠货款基本回收。1990年该厂通过磨帐等方式回收货款 1 207万元,占外欠货款总额的80.2%。货款基本回来后,购进铁精粉达 33 038吨、焦炭19 729吨、烧结矿石14 237吨、代用料6 566吨,不仅满足1990年需要,还为1991年准备了半年的原料。
八、评为省冶金系统安全文明生产优秀单位。1990年该厂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强化安全管理系统,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2项,培训新工人5批180人,严格控制一、二、三级危险点源,在安全文明生产上迈出新步伐。1990年经省冶金厅检查批准,该厂为1990年度省冶金系统安全文明生产优秀单位。
九、达到省级先进企业标准。1990年该厂实现了计量升级,评为国家 3级计量企业;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升级,评为国家 3级质量标准化企业;实现了能源管理升级,评为省级能源管理先进企业;经省冶金厅考核,达到省级先进企业标准。
【起重运输机械总厂稳步发展】 市起重运输机械总厂,现有职工 1 300人,固定资产原值907万元,主要设备324台,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胶带运输机及大型金属结构件。
1986年至1990年的“七五”期间,该厂以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实现整体优化为目标,以提质、降耗、挖潜、增效为重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先后推行了价值工程、线性规划、 ABC法、组成技术、目标管理等18项现代化管理方法,荣获省市现代化成果及论文成果证书21项,创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在近年来机械行业市场疲软、不利因素增多、效益滑坡的严峻形势下,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七五”期间,该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6 907万元,比“六五”期间增长103%;累计实现利润557.3万元,比“六五”期间增长52.2%;累计实现利税总额 937万元,比“六五”期间增长73.3%;全员劳动效率53 568元,比“六五”期间增长67.3%。1990年起重机厂的 SDJ可伸缩式胶带输送机评为省优产品,完成工业总产值 1 816.9万元,完成国家计划的121.3%,比1989年增长19.8%,保持省级先进企业和省级推行现代化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