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
建材
·建 材·
【全市建材工业概况】 1990年末全市共有建材工业企业 218户。按隶属关系分:市建材工业局8户,矿务局系统26户,区街工业系统22户,乡镇企业局系统36户,农场管理局系统8户,萝北,绥滨两县所属89户,其它31户。按经济类型分:全民所有制企业21户,集体所有制企业157户、个体企业40户。按行业类型分:建筑及工业用技术玻璃制造业1户,水泥制造业 8户,砖瓦制造业46户,石灰及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19户,其它143户。按企业规模分:中型企业1户,其余均为小型企业。1990年全市建材工业的主要产品品种有:平板玻璃、水泥、粘土实心砖、耐火砖、粘土瓦、页岩瓦、白云灰、水泥制品、水磨石板、大理石板材、民用缸、陶杂件、油毡纸、建筑砂石、墙地砖、无机瓦、锯材珍珠岩、人造人工合成理石制品、陶砾、陶砂、预应力陶砾混凝土空心楼板、陶砾混凝土空心砌块等。产品运销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
1990年全市建材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 39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 541万元。共有职工35 82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7 691人,集体所有制职工15 481人,全民合同制工人423人,管理人员3 091人,工程技术人员402人。1990年全市建材工业完成总产值 4 513万元。主要产品产量为:平板玻璃39.1万重量箱,水泥21.7万吨,红砖28 479万块,页岩瓦 813.5万片,耐火砖2 660吨,民用缸3 117个,大理石板材531平方米,白云灰4.7万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为:水泥出厂合格率100%,平板玻璃一级品率41%,万块红砖一级品率84.1%,民用缸一级品率70.2%,红砖合格率85%,页岩瓦合格率 90%,民用缸合格率 69%,水泥回转窑运转率79.2%。
【建材工业局经济效益下降】 1990年,随着市新型建筑材料制品厂的建成投产,市建材局系统内企业已增到 8户,它们是:兴华玻璃厂,水泥厂,一砖厂,二砖厂,制瓦厂,建筑材料厂,木材加工厂和新建成的新型建材制品厂。共有职工4 943A,其中:管理人员 366人,工程技术人员107人,生产工人4 013人。全民固定工2 442人,全民合同制工人253人。主要产品品种有:平板玻璃、水泥、红砖、页岩瓦、白云灰、民用缸、耐火砖、锯材、水泥管、水泥花砖、水磨石板、无机瓦、步道板、陶砾、陶砂、预应力陶砾混凝土空心楼板、陶砾混凝土轻质空心砌块等。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平板玻璃39.1万重量箱,水泥7.5万吨、红砖3 859万块、白云灰1 800吨、页岩瓦800万片、耐火砖2 000吨。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 95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 793万元,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6 204万元,其中定额流动资金3 313万元。
1990年是国家治理整顿“过儿年紧日子”的第一年。国家为了控制过热的经济增长速度,使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稳定协调的发展,对基本建设规模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使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全市建材局所属的几户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销售市场疲软、货款回收困难、资金紧张的困扰。兴华玻璃厂产品积压最高峰时达40万重量箱,外欠成品资金近3000万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使原燃材料供应紧张,企业被迫延长冷修时间达 4个月。水泥、红砖等也是供过于求,产品销售困难,影响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市建材局所属企业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共渡难关。兴华玻璃厂经市政府和市经委批准,对销售工作进行改革,对销售人员实行按销售额提成奖励的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广大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从科室、车间抽调“能人”,并由两名副厂长具体负责,组成了清欠货款队伍,奔赴全国各地,边清款、边推销产品。并与矿务局多种经营总公司实行联营,每年由东煤公司系统包销30万重量箱玻璃,扩大了产品销路。市水泥厂积极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加强计量、原材料和标准化管理,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全年共减少支出40万元。其它几户企业也都积极进行挖潜增效,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勇闯难关。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经过努力,整体效益仍大幅度下降。1990年全局完成工业总产值1 477万元,比1989年下降76%;实现销售收入 2 889万元,比1989年下降36.9%。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平板玻璃39.1万重量箱,比1989年下降 52%;水泥7.5万吨,比1989年下降11.6%;红砖3 859万块,页岩瓦813.5万片,白云灰1 800吨,水泥管9 286米,水泥花砖1 105平方米,水磨石板1 943平方米,无机瓦2.6万片,步道板480平方米,耐火砖2 660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吨水泥综合耗能238公斤,吨水泥综合耗电86.9度,吨水泥综合耗煤213.8公斤,回转窑小时产量7.6吨,回运窑运转率75.9%,万块砖综合耗标准煤622公斤,万片瓦综合耗电1339度,万片瓦综合耗标准煤2590公斤,万块砖综合耗电 581.5度,可比产品总成本为3 722万元。
【市水泥厂提前完成国家计划】 市水泥厂现有职工1 21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人613人、集体所有制工人591人,管理人员201人、工程技术人员5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 1 18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813万元。
1990年该厂受大气候的影响,无论在生产上还是经营上都受到严峻考验。产品供过于求,销售市场疲软,资金回收困难。在这种形势下,该厂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终于提前完成国家计划。全年生产水泥7.6万吨,完成国家计划101%,在全省行业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1990年该厂新成立了企管科,审计科,加强了计量、原材料、标准化的管理工作;新成立了强化销售办公室、清欠款办公室,采取以物易物等多渠道清理欠款、强化销售。
1990年该厂产品质量稳定提高,能耗下降。水泥出厂合格率100%,回转窑小时产量 7.6吨,吨水泥综合耗标准煤238公斤,吨水泥综合耗电86.9度。
(王连峰)
【矿务局水泥厂整体经济工作刨最好水平】1990年矿务局水泥厂在矿务局党委和矿务周的领导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标准化水泥厂、实现省级先进企业为目标,齐心合力,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拚搏奉献,强化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经营、安全等管理工作,促进全厂提前100天超额完成全年 10万吨水泥生产的国家计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整体经济工作登上新台阶,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水泥总产量创建厂以来最好水平。1990年该厂累计生产水泥13万吨,比国家计划增产30%,比1989年增产2.3%,比承包计划增产8%,创全厂水泥总产量历史最好水平。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新突破。1990年该厂累计完成总产值2 000万元,吨水泥成本153.58(元/吨),盈利138.3万元;吨水泥熟料耗煤158.9公斤,吨水泥耗电121.2度。这些指标均创该厂历史的最好水平或较好水平。
三、质量标准化登上新台阶。1990年初,该厂遇到建厂以来从没有过的市场疲软、产品大量积压的问题。经走访调查,造成产品积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该厂果断地做出“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的决定,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并召开建厂以来首次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安排和落实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一是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质量管理机构,层层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二是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全厂先后举办干部、工人质量管理培训班36期,累计培训1 450人次,提高了职工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三是严格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按照本厂《QC小组管理办法》和《质量信得过班组管理办法》的规定,连续三个样品质量不合格,不计产量。全厂共制定和实施技术标准46个,管理标准158个,工作标准210个,并定期检查评比,对执行优劣实行重奖重罚。
1990年由于该厂大抓质量标准化工作,使该厂在上半年达到质量标准化厂,年终通过省级先进企业验收。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加强,立即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1990年该厂水泥产品出厂合格率和富余标号合格率均达100%;325标号产品全部升级为《煤山牌》425标号火山灰水泥;袋重合格率达96.25%;熟料平均标号为629;大窑熟料游离钙合格率平均达71.2%。该厂生产的《煤山牌》425标号火山灰水泥,1989年评为市优产品,1990年经省市有关部门评定,达到省优标准。
四、“科技兴厂刀迈出新步伐。1990年该厂坚持“科技兴厂”方针,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对不适应水泥生产发展的系统,进行补套、挖潜、革新、改造,提高生产力水平。该厂改造了大窑三级预热器锥体,把过去的预热混凝土衬料改为耐热钢,解决了影响生产的锥体挂料问题;自行设计和安装了窑尾各级预热器导向板,降低了预热系统阻力;开展14个技术攻关项目,其中煤末粉尘治理,窑尾料位溢流自动显示仪、预燃室撒料装置等 6项已初见成效,创出万余元经济价值。
五、发展散装水泥创历史最好水平。1990年该厂销售散装水泥 9万多吨,占全厂水泥总产量的68%,名列全省推广散装水泥榜首,评为全省推广散装水泥标兵单位。
六、集体经济创出新水平。1990年该厂多种经营集体经济实现产值472.2万元,盈利7万元,创出新水平。
七、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1990年该厂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立“宁可少出几吨水泥也要把住安全关”的指导思想,制定出《水泥厂安全工作条例》和《水泥厂劳动纪律条例》两个“小立法”,有计划、有步骤、有程序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厂党、政、工、团对安全工作齐抓共管,坚持经常查岗、查隐患、查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奖罚制度,促进全厂安全工作创出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全年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消灭了重大机械事故,一般事故率比1989年减少33%。
八、荣获上级奖励的10面红旗和 9个证书。1990年矿务局水泥厂先后荣获上级奖励的红旗10面和达标证书 9个,是该厂获得荣誉最多的年份。10面红旗有市委、市政府、矿务局党委、矿务局颁发的市级《先进集体》、《职工教育先进集体》、《环境保护立功单位》、市级《销售水泥标兵单位》、《发展散装水泥先进单位》和矿务局级《质量标准化先进厂》、《创优争先,勇于攀登》、《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局级《发展散装水泥先进单位》。
9个证书是:国家建材局颁发的 《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省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企业标准化合格证书》、东煤公司颁发的 《企业能源管理省级合格证书》、 省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黑龙江省企业质量管理验收合格证书》等。
【一砖“科技兴厂”迈出新步伐】 市第一制砖厂是30多年的老厂,近几年由于土源日益枯竭,被迫采用深层土制砖。然而,深层土的含砂量多,硬度大,加之目前的设备不能将其粉碎成坯体所要求的原料粒度,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生产能力退缩,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该厂先后多次派出技术人员到省内外同行业先进厂家及科研部门考察学习,然后对本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综合技术改造。将原来粉碎工艺中的一次性普通粉碎改为粗碎、中碎、细碎多次高速强力对辊粉碎,增强了粉碎能力;将原来的搅拌、净化设备合二为一,减少了工序,提高了运转率;对轮窑的部分工艺进行改造,并自制一台玻璃钢大风量排潮风机,提高了干燥、烧成能力。改造后,原料细度由原来的12—14毫米下降到1—3毫米,成型率提高20%,损失率下降 15%,合格率提高15—20%。经市质检部门的几次抽样检查,红砖标号全部稳定在100—150号,每年可增产红砖300万块,增加产值27万元。
这次技术改造,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且使现有土源的利用率提高 3倍,至少可使红砖生产期限延长15—20年。这次改造在全省同行业中尚属首次,为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老企业更新改造开创出新路。
1990年该厂在技术改造的同时,开发出石膏制品、硅酸铝等新产品,其产值利润分别占全厂产值、利润的42%和30%。
(洪文波)
【陶粒生产线一次试车成功】 市政府“七五”期间的重点项目——陶粒扩建工程,经过将近四年的基本建设,该工程设计三条生产线(陶粒、板材、砌块生产线)中的陶粒和陶粒制品(板材)两条生产线已峻工投入试生产。
陶粒生产线,每年生产新型建筑材料轻骨料陶粒和陶砂5万立方米。年创产值250万元,可获经济效益30万元。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冶金等行业。它具有容重轻、强度高、保温节能、隔热隔音性能好,耐久、抗渗、防腐、抗震性能优良。用于高层框架建筑的内外填充墙,可节省运费,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基础负荷,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不仅企业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大量地节约能源和土地,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居住条件,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是国家推广发展地一种新型建筑材料。
陶粒生产线经省建委、哈建工学院、哈建筑设计院和来自北京、沈阳等各有关部门的专家评定,设备选型先进,工艺流程合理,在东北三省处于领先地位。陶粒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对建筑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1月 3日市长冯永祥在祝捷讲话中指出:“希望企业要尽快出产品,占领市场,各建筑设计、施工、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都要通力协作,大力支持企业。”并强调指出:“现在全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工作、经济工作的中心是工业生产,工业生产的中心工作是质量、质量工作的中心是效益。”
(张玉甫)
【预应力陶粒砼空心楼板通过省级鉴定】 陶粒扩建处经过两年试制的预应力陶粒砼空心楼板于1990年1O月26日通过省级鉴定。鉴定会议由省生产调度局组织,省建筑材料工业公司主持,邀请了哈建工学院,省建委、省建筑设计院、省低温建筑科研所,市经委、市建委、市技术监督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教授参加了会议。
预应力陶粒砼空心楼板,主要应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在承重结构中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符合轻质高强的发展方向。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填补了省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空白。预应力陶粒砼空心楼板自重轻、保温、隔音效果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运输、施工要求。混凝土强度标号3MPA、混凝土容重1 750kg/立方为米。投入市场后深受用户好评。鉴定会一致指出:一、鹤岗市陶粒扩建筹建处研制的预应力陶粒砼空心楼板,填补了省预应力轻骨料砼受弯构件的空白,属省内新产品。二、研制单位提供的鉴定文件及鹤岗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预应力陶粒砼空心楼板图集为配套材料,该配套材料齐全。三、经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总站检测,板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鹤岗市建筑设计院编制的图集及HTC/QB0001—90企业标准的各项技术要求。四、工艺合理,设备先进,达到批量生产的条件,可以批量生产。
该产品将于1991年组织大批生产投放建筑市场,为鹤岗建筑做出贡献。
(张玉甫)
【市新型建筑材料制品厂正式成立】 1990年由于陶粒和陶粒制品板材两条生产线已经达到生产条件,固定资产已移交生产,市陶粒扩建筹建处已完成历史使命。根据市政府指示,经市经委、市计委批准,鹤岗市新型建筑材料制品厂正式成立,为独立核算的全民企业。
该厂有3个主体车间:陶粒车间、陶粒制品车间、页岩露天矿。5个辅助车间和部门:机修车间、汽车队、化验室、建筑维修队和变电所。厂部设 6个科室:生产计划科,财务科、保卫科、技术科、机电设备科、办公室。拥有固定资产1 405万元。主要设备406台/套。(其中汽车七台)。职工265人,其中管理人员38人、工程技术人员10入。企业生产能力为:陶粒 5万立方米、陶粒制品预应力陶粒砼空心柚板1万立方米、陶粒砼空心砌块 3万立方米,年计划产值800万元,利税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