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煤矿
地方煤矿
·地方煤矿·
【地方煤炭工业概况】 1990年全市地方煤矿共有职工 4 998人,其中干部 125人。工人4 873人。在干部中,技术管理人员202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6人,中级技术职称的 29人,初级技术职称的164人。在工人中,全民所有制工人403人,集体所有制工人 621人,农民轮换工或临时13 849人。全市地方煤矿企业共50户,其中国营煤矿18户,集体企业32户。按隶属单位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直属企业1户,市内区办煤矿16户,市内乡办煤矿 17户,市属企业办煤矿2户,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办煤矿1户,市外单位在本市办煤矿13户。全市地方煤矿企业,固定资产原值4 015万元。主要设备520台(件),价值1 560万元。
鹤岗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是鹤岗市人民政府实施煤炭工业管理的职能局,共有职工 331人。局下设燃料公司、煤炭管理监督站、乡镇煤矿企业公司、劳动服务公司 4个直属单位,对全市50户地方煤矿实行行业管理。局机关设计划、财务、劳动人事、生产技术、安全监察、基金管理等10个业务科室。现任局长(党组书记)顾万余,总工程师贾鹤亭。
(王忠杰、张 勤)
【地方煤矿原煤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1990年全市地方煤矿44户企业生产原煤85.4万吨,比1989年增长15%,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18户国营煤矿生产原煤 45.5万吨,占地煤总产量的53.3%;集体煤矿生产原煤11万吨,占地煤总产量的12.9%;乡镇企业煤矿生产原煤28.9万吨,占地煤总产量的33.8%。
1990年全市地方煤矿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也创历史较好水平。工业总产值完成 3 862.1万元,吨煤成本平均46元,吨煤销售价平均55元,吨煤利润平均9元,年创利税 905.25万元,其中利润765万元,税金140.25万元。
1971(地煤局始建)至1990的20年,鹤岗市地方煤矿累计生产原煤 1 000万吨。1989年鹤岗市地方煤矿被国家能源部列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市县之一。
(王忠杰、张 勤)
【市政府颁布《整顿煤炭市场发展地方煤炭工业》的决定】 1990年鹤岗市人民政府为促进本市地煤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贯彻省政府《决定》和全省煤炭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市煤炭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整顿煤炭市场,发展地方煤炭工业》颁布7项决定。
一、整顿煤炭市场。市政府决定对所有地方经营煤炭的单位重新审查。符合开办煤矿的单位重新发照,不符合开矿的单位取缔营业执照。重新审定发煤站点,重新审定煤炭价格。打击掺杂使假、亏吨少量、私自收购倒卖煤炭等非法行为。
二、加强煤炭产、运、销管理。按省政府煤源由“各产煤市煤炭管理部门实行产、运、销统一管理”的规定,对全市地方煤炭实施计划管理。
三、抓好地方煤炭的规划和发展。市地煤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国营煤矿为基础,以集体、乡镇煤矿为重点,以建设中、小煤矿为主体,加快步伐,全面发展。”
四、强化和改善煤矿的经营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不准承包给个人经营,并切实解决以包代管和承包后短期行为问题;二是结合企业进档达标全面加强煤矿经营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三是在完善矿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技术培训;四是落实好省《决定》的要求,稳定采掘工人队伍。
五、搞好安全生产。三年内把应设主扇的矿井全部设上主扇;二年内在高沼气矿井全部设上瓦斯警报器;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争取地方煤矿每年都有 10%的矿井进入标准化矿井的行列;设立安全专用基金,按维简费20%提取,专款专用。
六、落实“科技兴煤”方针。
七、加强行业管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市煤炭局是市政府主管地方煤炭工业的职能部门,对全市的地方国营煤矿、集体煤矿和乡、镇煤矿实行行业管理。各矿要按销售额的1.2%提交行业管理费。
(王忠杰、张 勤)
【安全生产开创新局面】 1990年市地方煤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把“质量标准化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安全状况的好转,出现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1990年全市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 4.59,比与省煤管局签定的安全承包合同规定指标,百万吨死亡率降低1.41,消灭了三人以上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有57对矿井消灭了人身伤亡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1990年全市地方煤矿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四大系统的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检查验收工程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采掘提高13%、机电运输提高21%、通风提高10.5%。总平均分提高12.4%。机电设备完好率为91.2%,比1989年提高10%;防爆率为95%,比1989年提高11%;巷道失修率为7%,比1989年降低4%。
1990年全市地方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全年共举办了 8期专业工种培训班、10期复查考核班,培训、考核人数达 1 523人次。全市地方煤矿专业工种人员基本上做到了持证上岗。
1990年全市地方煤矿申请、筹集资金131万元,投用主扇 21台,对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状况好转起到决定性作用。全年凡投用主扇的矿井均未发生任何级别的瓦斯事故。南山区四煤矿有效的利用省局投资的40万元,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消火,使矿井在40多度的高温、一氧严重超限情况下,有效的控制住火区,恢复正常生产。并生产原煤 4万吨,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1990年市地方煤矿涌现出一批安全生产先进矿井和先进个人。南山区一煤矿、兴安区煤矿被评为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东方红二煤矿、市煤炭局安监处等四个单位被评为省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南山区一煤矿矿长赵福才被评为省安全生产先进标兵。王宏喜、刘风林、吴新杰等14人被评为省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王忠杰、张 勤)
【兴安区煤矿、南山区一煤矿被评为省级安全生产先进矿】 1990年兴安区煤矿和南山区一煤矿安全工作抓得紧、落得实,取得全年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好成绩,被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评为安全生产红旗单位。1990年两个矿均抽调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主管安全工作。采煤队均建立了专职安全检查小组,生产班组设立了兼职安全员,安检人员真正做到有责、有职、有权。安全检查小组和安全员对安全制度经常进行严格检查,对查出的不安全隐患当场进行整改,对违反安全制度和规程的人员,按情节给予批评、罚款或处分,促进安全措施的落实。1990年两矿分别把职工分期分批送到市煤炭管理局安全培训班参加学习,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参加学习的人员经复查考核,合格率平均达到98.5%。
(王忠杰、张 勤)
【加强安全检查工作】 1990年市地煤局在安全检查工作中,采取局、公司、矿井、班、组层层检查的方式,坚持局每季进行一次全面性安全大检查,公司每月检查一次,矿每旬检查一次,安全检查小组和安全检查员时刻检查,使安全工作在时间上长抓不懈、空间上不存在空位,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1990年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共组织四次全市性安全大检查,六次重点抽查,共查出不安全隐患问题1 065条,其中现场解决998条,限期整改51条,停产整顿7条,需资金解决的有9条,整改率达97%。
(王忠杰、张 勤)
【一起局部瓦斯爆炸事故】 1990年10月5日12时30分驻军81134部队煤场发生了一起因停电、停风引起的局部瓦斯爆炸事故,当场烧伤7人。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该矿在停风 3个半小时时,瓦检员已要求当班工人撤至入风道内。但瓦检员走后,该班班长张成明又令工人进入一井三号掌子上山掘进工作面棚棚子。当工人郭勇用钢钎划顶板右上角时,钢钎撞击顶板岩石所产生的火花引起了局部瓦斯爆炸,至使在场的7名工人全部烧伤。
这次事故是属于在不通风的情况下班长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所造成的局部瓦斯爆炸事故。
(王忠杰、张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