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集体工业

集体工业



                 ·集体工业·
  【全市集体所有制工业概况】 1990年全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基本概况:
  职工队伍 1990年全市工业系统集体所有制职工共77 073人,占全市工业系统职工总数的33.6%。其中,市区74 137人,萝北县 1 114人。绥滨县 1 822人;轻工业 11 167人,重工业65 906人;采掘工业59 678人,其它行业17 359人。按生产岗位分:工人73 834人,占集体工业职工总数的95.7%;管理人员1 704人,占2.2%;工程技术人员588人,占0.8%;服务人员531人,占0.7%;其他人员416人,占0.6%。按性别分:男职工35 334 人,占集体工业职工总数的45.8%;女职工41739人,占54.2%。
  企业总数 1990年全市工业系统集体所有制企业共有348户。其中,市区274户,萝北40户,绥滨34户;中央直属企业(矿务局多种经营集体企业总公司)一户,市属企业48户,县区工业179户,街道办工业23户,乡办工业47户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工业50户。
  1990年全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中,独立核算企业291户。其中,煤炭采选业 24户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户,建筑材料和非金属矿采选业10户,木材采运业 2户,食品制造业30户,饮料制造业12户,纺织工业4户,缝纫工业25户,木材加工业25户,家俱制造业7户、造纸及纸制品工业6户,印刷业3户,电力工业配件修理3户,化学工业14户,建筑材料制品业 37户,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1户。金属制品业17户,机械工业19户,其它工业38户。
  工业总产值 1990年全市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40 45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6.7%,比1989年增长13.8%。其中,市区完成 37 262万元,占全市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的92.1%;萝北县完成1 320万元,占3.3%;绥滨县完成 1 873万元,占4.6%。按隶属关系和企业规模分:中央直属企业(矿务局多种经营集体企业总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9 443万元,占全市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的48.1%;市直属企业完成产值3 868万元,占9.5%;市属区办工业完成产值7 156万元,占17.8%;市属街道工业完成产值1 017万元,占 2.5%;市属乡办工业完成产值3 352万元,占8.3%;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工业完成产值2 426万元,占6%;两县工业3 193万元,占7.8%o
  主要财务指标 1990年全市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中,亏损企业 78户,亏损面为26.8%;产品销售总额35 612万元,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总额的15%;固定资产原值 71 974万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18.9%;固定资产净值55 794万元,占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0.2%;产品销售税金完成 2 079万元,占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 24.4%;企业盈利和亏损相抵后,亏损总额4 424万元,利税总额亏空2 345万元。
  【市属区办工业实现盈利】 1990年市属区办工业企业108户,其中兴安区 11户、南山区25户、工农区22户、向阳区22户、兴山区18户、东山区10户。市属区办工业,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为4 16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3 004万元;产品销售总额7 768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 768万元,完成产品销售税金361万元。盈利企业77户,盈利总额290万元;亏损企业21户,亏损总额126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6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 525万元。其中东山区实现无亏损企业区,实现利润4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63万元。兴安、向阳、兴山、东山 4个区的区办工业均实现盈利。
  【二轻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下降】 1990年末市二轻工业公司固定资产原值 2 34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 436万元。公司有集体所有制企业34户,其中亏损企业19户,亏损面为56%;完成销售总额3 168万元,完成年销售计划的59%,比1989年下降15%;完成工业总产值3 168万元,完成计划的88.8%,比1989年下降 6.9%;年计划亏损指标为26万元,实际亏损 324万元,增亏298万元,年计划收缴销售税金202万元,实际完成173万元,亏空 29万元;年计划完成利税总额176万元,实际为(一)151万元。
  1990年二轻工业公司经济指标下降的直接原因:一是库存产品达到 2 679万元,超过该公司固定资产原值的14%;二是公司贷款总额为5 363万元,超过公司固定资产原值的1.3倍。
                                     (张 文)
  【二轻公司27户集体企业完成计划】 1990年市二轻工业公司所属的阀门厂、纸制品厂,铁丝制品厂、工艺美术厂、铁木家俱厂、修建队、水暖安装工程队、电镀厂、锅炉厂、工农电机厂、无线电器材厂、切面社、服务公司等27户企业均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这27户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一是开发新产品。纸制品厂在1989年新上干印车间的基础上,1990年针对市场变化同外地箱包厂联营生产旅行魔术箱的电器装置,主要经济指标登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万元、实现利润5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30%和26%。市工艺美术厂根据市场信息开发了吸塑镜框、扩印画等新产品,增加销售14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生产计划。二是发展横向联合。市阀门同山东省招远县水泵厂联合,在鹤岗成立了“水泵分厂”,为该厂提供水泵底座等配件,实行联产联销,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厂不仅年创利20万元,利润总额比1989年提高 66%,而且解决了本市和伊春等地农林用离心泵的急需。三是强化销售。27户企业的厂长均为第一销售责任者,亲自组织销售产品和回收货款。
                                     (张 文)
  【工农区办工业开创新局面】 1990年工农区辖煤炭、化工、轻工、建材、建筑、机械、服务加工7个行业34户企业。其中区直属工业企业19户,街道工业企业有6户,区其它单位办企业9户。
  该区工业系统职工2 750人,其中全民固定工141人,合同制工人 34人,临时工1 850人,有各类专业技术工人328人,工程技术人员31人。全区工业共有固定资产1 367.8万元,流动资金2 004万元;占地面积22.7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3 800平方米。
  1990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 650万元,比1985年翻一番,比1989年增长 5.7%;完成销售总收入2 001万元,比1985年增长一倍多,比1989年增长11%;实现利税总额173.5万元。
  1990年工农区有原煤、苏达粉、二氧化碳、颗粒碱、蜡烛、陶瓷管等10种产品超额完成产量计划。煤炭生产,在两个矿井自然发火、一个矿井被水淹的不利情况下,实现原煤总产量16.3万吨,比计划提高8.7%,比1989年增产16.4%,创历史较好水平。
  1990年工农区办工业的主要特点;一是重视工业生产。区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下基层包企业,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该区先后派出两批 80多名干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区委书记齐成志、区长王本立经常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及时解决生产难题。
  二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年初该区把个人承包经营责任制改为企业领导班子集体风险抵押承包。第二化工厂在车间推行“三包”(包产量、包费用、包销耗)“三定” (定人员、定工资、定任务)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全厂职工积极性,实现年产值297万元,提前五个月完成年生产计划。
  三是开展企业内部挖潜增效工作。
  全年实现“提质降耗、挖潜增效”工程目标值221 640.41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指标。
  四是抓新项目开发和技术改造。1990年该区先后考查了双防护目镜、新型暖气片、厨房清洗剂、煤矸石利用等十几个项目;开发了水暖配件、 595型散热器、选煤厂的筹建和第五煤矿的新井建设。工农区第二化工厂完成了颗粒碱生产线的扩建工程,使该厂的颗粒碱产量提高二倍。
  五是狠抓销售和货款回收,全年回收陈欠款60多万元。
                                     (黄赢洲)
  【南山胶合板厂获明星企业称号】 1990年南山区办工业胶合板厂,继续发扬“改革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企业精神,坚持改革开放、治理整顿的方针,坚持开发新产品,坚持增强企业活力,克服了市场疲软、资金紧缺、产品滞销等困难,工业产值继续增长,比1989年增长8%;利税总额完成计划,与1989年持平,保持了省级先进企业和东北三省城镇集体经济明星企业的光荣称号。
  南山胶合板厂在市场疲软的困境中稳步前进的根本途径:一是把开发新产品当做企业发展的“龙头”。1990年该厂厂长李守仁在完成华丽板、宝丽板等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再向新产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厂长李守仁在到香港、澳大利亚、苏联的考察中,了解到木制运动滑板在台湾省走俏,便立即多方联系,与台湾在宁波投资开办的“发晖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联营、成立“鹤台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向台湾出口木制运动滑板坯板。1990年南山胶合板厂已向台湾发出木制运动滑板坯板三批三万片。二是严格企业管理,向增收节支要效益。1990年该厂已有 9个系列150种产品在全国500多家客户销售。年产值在千万元、利税总额在 200万元以上,成为百万富翁企业。 但是,该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增产节约的企业精神, 按中共中央“过几年紧日子”的号召,积极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实施“提质降耗、挖潜增效”工程。 1990年全厂职工从节省一度电一块木头、一滴水入手,共为国家增收节支176万元。
                                     (吴 明)
  【市阀门厂被评为明星企业】 市阀门厂是市二轻系统一户集体企业,有职工 260人,是机械电子工业部定点生产低压阀门的专业厂。共生产两个系列品种,12个规格产品。年产量在800吨以上、年产值约200万元。该厂在全市集体企业中第一个进行股份制经营试点。1990年该厂被评为明星企业。
  该厂在市体改委的帮助和指导下,经过组织动员,对企业经营审计和资产评估,拟定和通过章程;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选聘股份公司总经理;召开股东大会,宣布股份公司成立等一系列步骤,使阀门厂在试行股份制的一起步就步入较为规范的轨道。在股份公司的领导体制上,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为股东代表大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为企业法人代表对董事会负责,定期向董事会、股东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基本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股金的构成上,企业股份由三部分组成,即企业股、联社股和个人股。企业股由企业现有固定资金、自有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折股构成;个人股由企业职工入的资金构成。
  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一是优化企业管理机构。在横向管理机构设置上,共设置生产、供销、财务、技术、质量、核算、办公室等七个科室,采取因事设人,选贤任能、自兼多职的做法,杜绝了人浮于事的现象。在纵向管理机构设置,采取由各方面业务主管领导负责,成立虚设组织机构的做法,设立企业管理委员会、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安全工作委员会、经济核算委员会。使企业和各项管理工作处于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结构之中,既优化了管理结构,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改革劳动人事制度。采取“立标选聘、择优上岗、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管理形式。对中层干部和管理机构人员实行分级立标选聘,择优上岗的办法;对生产单位采取兵选将、将选兵的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办法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工作积极性大有提高。
  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健全利益激励机制。在工资分配上,打破八级工资制,实行岗位工资和计件工资,对因此产生的新老职工收入差距,采取工会补贴和以工会计算虚股分红形式补偿。在奖金分配上,实行奖罚与指标挂钩的办法,即把奖金和 10%基本工资捆在一起,与产量、质量、安全三项指标挂钩,按“质量否决计算法”实行分配。在各种政策性补贴分配上,在股东内发放,并同出勤、生产效率挂钩,进行浮动分配。
  四是改革核算体制、强化约束机制。试办“厂内银行”变一级核算体制为二级核算体制。厂内各经济环节间的核算,执行财务科核定的统一价格,实行等量交换,以厂内支票作为支付手段和结算方式。同时,核定各车间的各种资金定额,多占计息;核定各车间的费用,超支自补,节约分成,当月结算。厂内银行的运行,为企业强化核算管理、系统跟踪,控制产品在各工序成本构成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了各车间、工序增产节约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