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环 保·
【鹤岗市环境污染严重】 1990年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市区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每立方米570微克以上,超过国家三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年工业度水排放量达3 342万吨,处理率只有31%,处理达标率33%;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大小鹤立河和小石头河,严重污染了水体,其化学耗氧量超出国家规定标准近20倍;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量越来越大,仅市区垃圾排放年达35万多吨;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均值这73.8分贝,超过国家规定 3.8分贝;市区周围山地植被破坏严重,萝北县每年仅采金一项就破坏植被 1 000万平方米,造成多种珍禽和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使郊区乡屯土邋“三化”面积不断增加,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影响了全市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
(康国瑞)
【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 1990年,市委、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首先制定了《鹤岗市大气管理条例》、《噪声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并依国家环境保护法对城市进行综合治理。对市水泥厂投资20万元,解决了生料磨和水泥磨的粉尘污染;对市农药厂投资20多万元进行废气处理;矿务局水泥厂投资91万元,解决了水泥回窑窑尾粉尘污染。对扩建项目及其防污染标准同时审批、同时监测、同时验收。对污染严重的小炼焦厂、小造纸厂等五小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直接监控、监测和管理。为解决噪音问题,白酒厂、铁路车辆段等200多家企业发电机、鼓风机安装了消音设备,使噪音降到了最低点。1990年全市95%的企业已采取环保的综合治理措施。
(光 明)
【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1990年市区的 17个改扩建项目全部办理了“三同时”(改扩建项目及其防污染标准同时审批、同时监测、同时验收)手续。年内检查验收9项,“三同时”合格率达100%。矿务局热电厂和萝北县工业企业“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降低烟尘对环境污染】 1990年市政府为降低烟尘对环境的污染,采取两项重要措施:一是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在工农地区增加集中供热面积 350 000平方米,使市区热化率由1989年的5.5%增加到10%,烟尘控制区达13.4平方公里。萝北县集中供热区增加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3%;绥滨县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48 000平方米。二是改变燃料结构。矿务局煤气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扩大了煤气辐射面。1990年使用煤气户数已达9 700户,使用液化气已达10 000户。
【根治老污染源】 1990年市政府为根治老污染源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更新改造能耗高、烟尘污染严重的旧锅炉。年内市区完成 11台(萝北县完成5台)旧锅炉的更新改造。改造后的锅炉烟尘浓度均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绥滨县发电厂淘汰了一号炉,对四号炉增设了消烟除尘装置,烟尘排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加强废水治理。1990年市环保部门对企业废水的排放用流量计进行实测,重新签订排污收费协议书,使企业加快了废水治理进度。南山选煤厂采取高效浓缩、板框压滤和浮选等措施,使选煤废水浓度明显降低。新华纸厂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仍筹集资金对废水进行治理。市区结核院等 6家医院采用次氯酸钠法处理医疗废水,做到废水达标排放。萝北县加强了采金和石墨选矿的环境管理,有 52%的企业修筑了沉淀池和尾矿坝,每年处理废水800万吨,做到达标排放。
【生态环境保护】 为加强乡镇工业环境管理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国家环保局(1990)环然字103号文件要求,从1990年6月到 9月对全市乡镇工业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对有污染的63户工业企业进行详查。通过调查,建立了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源档案,掌握和了解了乡镇工业企业资源、能源利用现状和污染治理、农业生态状况。为恢复植被保护生态平衡,矿务局在矸石场植树200亩,全市营造人工林66 700亩。
(康国瑞)
【矿务局实现环保国家二级企业标准】 1990年矿务局实现环保国家二级企业标准。局属4个基层单位实现行业环保二级企业标准,7个基层单位实现省级企业环保标准,16个基层单位获得市级环保先进单位,有64人获得环保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矿务局根据东煤公司要求,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局长、矿长环保目标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使环境保护工作提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矿务局设总工程师主抓环保工作。1990年 3月31日召开了矿务局第三次环保工作会议,总结了工作,安排了任务,为矿务局环保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1990年矿务局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53万元治理污染。各基层单位自筹资金200多万元,治理各单位的污染源。1990年达到行业环保二级的有兴山矿、兴安矿、富力矿、选煤厂,达到省级的有十三厂、林业处、运输部、岭北矿、大陆矿、机电总厂、水电公司。富力矿领导一贯重视环保工作,他们在企业升级中,把环保升级列到首位,经东煤公司验收获得98分的好成绩,1990年被评为全省“十家环保先进单位”之一,被国家环保局评为“全国一百家环保先进单位”之一。
【走“科技兴环保”的新路】 1990年矿务局坚持走科技兴环保的新路,在矿区大气监控、污水治理、烟尘防治等方面初见成效。医院的污水治理,过去曾使用生化法处理,经过实践,效果不好。后经论证考察,引进次氯酸钠法,治理医院污水获得成功,效果好、投资少、便于管理。对锅炉烟尘治理,过去使用旋风除尘,效果不好。经论证实践,采用“水膜除尘器”有效率达98%,一次可服务30—50年。林业处在岭北排矸场植树已发展到200多亩,种植 6个品种的树木,成活率均在85%左右。此项科技成果获得全国煤炭系统科技成果3等奖。
【矿区环境现状调查】 根据东煤公司的要求,在1990—1991年之间,对矿区环境现状开展调查及评价。矿务局环境监测站,首先制定了实施方案(已经东煤公司批准),绘制矿区污染源分布图和监测布点图,动员全体监测人员投入紧张的环境现状调查。到1990年末,已经完成了矿区内的大气、噪声、烟尘、石头河水质等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任务,共采样 123项次,监测数据1 152个,提出监测报表 47份,基本搞清了矿区环境现状的底数,为综合治理矿区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泥厂抓环保和抓生产同样下功夫】 1990年矿务局水泥厂提出“抓环保、要象抓生产那样下功夫”的口号,责成总工程师亲自抓。厂设环保科,车间设环保监察员,配备50多位专兼职人员,使环保工作在该厂形成网络。制定和下发了《环保工作条例》、《环保目标管理奖励办法》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并把每年12月20日定为本厂的环保日。该厂自筹资金80多万元,上四台电收尘器,采用40平米卧式高压静电除尘,使窑尾粉尘排放浓度降到国家规定标准。
【美化矿区环境】 1990年矿务局本着“建设矿区、发展矿区、美化矿区”的方针,全面开展了改善矿区环境、美化矿区环境的活动。全年植树近33万棵,修花坛198个,植草坪1 144平方米、绿篱墙6 569延米,修建小街道26条 63公里。并建立花窑、小公园等,供游人欣赏。1990年运输部将军石山庄公园接待游客14万人次。
(闫逢宁)
【水电公司被评为省级水污染防治先进企业】 矿务局水电公司现有2座水库、2处地下水源、3座净水厂,日净水能力 10.7万吨。几年来,水电公司不断加强水源环境保护工作,依法管水、依法制水、提高了水质,取得了较好成果。
1988至1990年,该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黑龙江省城市供水工作暂行管理细则》制定了《矿区自来水管理暂行办法》并组织实施。公司内部进行普法考试,在水源居民区广为宣传,使依法治水的观念深入人心。确定了水源第一防护带和第二防护带区域,并设立了防护带界牌。两座水库均设立警卫室,配备30名经警昼夜巡逻警戒。该公司按照防护带的规定,会同市林业局、矿务局林业处,对水源上游及两侧20座坟墓进行了清理;禁止在下游防护带放牧;对水源保护带内的 4个粪场和管路两侧10余个厕所进行了清理。公司经常会同环保、卫生防疫部门对防护带进行联合检查,发现污染源随时清除治理。水电公司每年都对水库、水场、泵站植树绿化,栽花种草,既保护水源,又美化环境。1989至1990年,该公司共投入园林建设费15万余元;建成园林小区10余个。该公司还建立了“环境保护实施细则”、“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环保人员岗位责任制”等 7章81条,建立质量管理标准59项217条。该公司还投资800余万元,建设北山6万吨净水厂,改扩建西山3万吨净水厂;投资10万余元,完善了中心化验室水质检验设备,对水源原水26项检验指标和出厂水18项检验指标进行检验。各净水场均采用液氯消毒,投放硫酸铝净水。
由于水电公司重视并加强水源环境保护工作,使出厂水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多年来没有发生因水质污染造成流行病或传染病,也未发生过饮用水中毒事件,保证了人民身体健康。1990年该公司被评为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先进企业,公司经理文立达被评为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先进工作者。
(房连平、王华新)
【乡镇企业污染源的调查】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农业部、国家统计局〔90〕环然字103号文件和省环境保护局、省乡镇企业局、省统计局〔90〕第 8号文件精神,由副市长张修君任组长,环保局、乡企局、统计局领导任副组长,抽调 5名有关人员组成的市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组,于1990年6月8日至 9月21日对本市区、县、乡、镇、村、个体企业进行了污染源调查。共调查63户企业,其中详查企业32户、普查企业31户。查清了市区乡镇工业企业资源、能源利用现状与污染防治情况,为企业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加强企业管理指出了方向;为治理整顿、调整产业结构、防止生态破坏找到门路;为编制“八五”乡镇工业环境保护规划奠定了基础。
一、水源种类及废水排放 全市乡镇企业水源种类主要是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年工业用水总量139,13万吨(含重复用水),万元产值用水量193.27吨(详查企业用水 28.88万吨,占乡镇工业用水量的20.76%);废水排放63.56万吨,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 145吨。详查企业年废水排放15万吨,占乡镇工业废水排放的23.6%。采金业、造纸业总废水 47.8万吨,主要排放到松花江、黑龙江、市内鹤立河。
全市水源利用及排放情况表
二、能源消耗及废气排放 1990年全市乡镇工业耗电539.68万度,耗煤17.6万吨。万元产值耗能0.34吨(标煤)。废气排放总量14 300.4万标立方米、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32 600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
、C0、Nox、氟化物。其中烟气量14 300万标立方米,烟尘量714.4吨、
排放117.08吨、C0排放31.2吨、N0x排放6.16吨、氟化物16.23吨。年固体废弃物排放0.71万吨。
三、环境管理与污染治理 1990年乡镇企业共有专职环保人员 4名,兼职环保人员69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的企业6户,执行“三同时”制度的企业 7户。现已完成锅炉改造3台/8蒸吨;修建完沉淀池和循环水池,年循环处理废水47 500吨,处理率34.29%。固体废弃物处理率100%。
(吕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