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程建筑

工程建筑



                  ·工程建筑·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1990年,鹤岗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较好,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加快。全市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 800万元,比1989年增长22.7%。其中:矿务局完成投资30 900万元,比1989年增长28%;地方完成投资7 900万元,比1989年增长12%。在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 19 000万元,比1989年增长11.7%;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 800万元,比1989年增长35.6%。
  1990年,基本建设在坚持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重点加强了生产性建设投资以及能源工业、文化教育、卫生、广播事业的投资规模。全市生产性建设投资增长65.1%,所占比重由1989年的61.8%上升到73.9%;能源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66.7%,所占比重由1989年的66.6%提高到80.5%;文化教育、卫生、广播事业投资845万元,增长52.3%。
  1990年,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共建成投产交付使用32个项目,新增固定资产21 528万元,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市内电话自动转换机2 000门,中等学校及中小学生席位3 300个,医院床位110张,新增啤酒生产能力5 000吨。
  建筑安装企业在压缩投资规模的不利条件下,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寻找出路,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取得了显著成效。1990年建筑业实现产值19 841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增长5.4%;竣工率由上年的50.9%上升到60%;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初累计鉴定的单项工程148项,有30项被列为优良工程。
                                     (光 明)
  【建筑业概况】 1990年全市建筑、安装、装饰、开发企业发展到 121户,其中:二级企业13户,三级企业16户,四级企业61户,非等级上企业23户,非等级下企业 8户。从事建筑业职工发展到36 767人,其中:固定职工26 969人,合同工7 789人,管理人员3 917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 490人,其中:工程类1 431人,经济类1 059人。固定资产原值 16 113.2万元,净值11 987.07万元。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5 103台件,技术装备率1 488元/人,动力装备率3.7千瓦/人。已形成年施工能力为41 868万元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990年,随着治理整顿的逐步深入,国家继续大规模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本市的施工任务也相应减少。在这种形势下,建筑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管理工作,使全市建安生产总体稳定。全市完成施工产值24 591.2万元,其中:矿务局系统完成17 406万元;绥、萝两县完成570.2万元,市政系统完成6 614.95万元,比计划提高63%,比上年下降 14%。建安利润年计划86万元,实际亏损8.9万元,其中市建筑工程公司亏损22.2 万元,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盈利4.3万元,市住宅建筑工程公司盈利 9.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均8 205万元,比计划提高17%,比上年提高4%。建筑设计计划施工图面积5 万平方米,实际完成7.7万平方米,比计划提高56%;计划勘察设计收入30万元,实际完成47万元,比计划提高57%。
  【建筑业的深化改革】 针对全市建筑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效益多年没有根本好转的实际,市建委客观地、历史地总结反思了几年来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得出一条结论:大中型建安施工企业不易实行个人承包。1990年,除市住宅建筑工程公司个人承包合同未到期外,市建委对市建筑工程公司、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实行以集体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代表市政府与其签订了责任状。对重新承包经营的企业,其承包基数由绝对指标改为相对指标,确定方法由基数法改为“系数法”,今后一年一核定。承包形式由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改为上缴利润基数包干。这两户企业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施工生产任务。各区街、乡镇和自营施工企业都与其主管部门签订了承包经营责任状,使这些企业在渡难关时期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保存了实力。1990年,施工企业在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对内部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推行栋号包干。
  【建筑市场整顿】 全市建筑市场经过连续三年的清理整顿,撤销合并了一批不具备条件的建筑施工队伍,查处了一些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建设单位,行业管理权威开始树立起来。但是,越级施工、无证施工、无证设计、非法转包工程、滥用劳务等问题还没有彻底根治。1990年,市建委会同市工商局、市建行等有关部门组成整顿建筑市场办公室,根据省建委、市政府治理整顿的总体部署,重点整顿了有法不依,有禁不止,明知故犯,边整边犯,危害改革和严重干扰破坏建筑市场管理秩序的问题。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理顺15个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工程项目,对1个建设单位和3个施工单位进行了罚款教育,从而保护了骨干施工企业平等竞争。配合全省建筑市场联合大检查,严格按资质多查标准对全市各类建安施工企业进行检查整顿,使越级施工、无证施工、无证设计、非法转包工程等现象明显减少,受到省检查团的好评。对以个人名义承包的,不负任何责任的“直属承包队”进行了全面清理,共取缔12户个人承包队,从而规范了市场行为。严格控制了外进队伍和劳务人员,全年未批 1户外进队伍进本市施工;施工企业确因工程需要补充少量劳务人员的,都报到市建委审查批准,对不听招呼滥用劳务人员的施工企业进行罚款和通报批评教育,全年建安施工企业所用劳务人员未超过省建委规定的20%指标,杜绝了哄抬工价和用工“一口价”,有效地遏制了人工费超支现象。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鉴于本市正处于建设工程任务比较少的特殊时期,市建委确定了1990年工程任务承揽和分配的原则,即:鼓励施工企业自找活源,实行自找活源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工程项目投资在 100万元以上的,由市建委综合平衡。工程项目投资在 100万元以下的(含100万元), 允许具有二级以上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自找活源,谁找归谁;工程项目投资在70万元以下的,对所有有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放开竞争,谁找归谁。但不论哪级企业,自找活源的饱满度达到国家年计划产值后,都要服从市建委的计划平衡。能够承揽到活源的职工,允许企业给予奖励。1990年全市在建工程151项,新开工工程90项,面积为134 422平方米,其中定向议标 63项,面积为112 882平方米。建委改变过去“以包代管、只包不管”的错误作法,在企业承揽工程后,直接管理到栋号,审查栋号承包人的资格,栋号长如果有两次以上承包工程,而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不允许再分配其工程。企业硬性分配的,建委将工程任务收回。这一措施使企业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建筑工程质量】 市建委结合建筑业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把提高工程质量摆到重要位置上,并把1990年确定为“工程质量管理年”。市工程质量监督站代表市建委与市建筑公司、二建公司、住宅建筑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工程质量管理责任状》,确定年内要创三项省优质工程和七项市优质工程的奋斗目标。为保证全年目标的实现,市建委在年初开办了三期栋号长、工地技术员培训班,经过严格考试发证后上岗,使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手段,严格执行部颁质量新标准,加强了监督检查,全年共组织5次工程质量大检查,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326份,使通病消除率达到78.4%,比1989年提高 20%。同时在工程招标和企业定级上充分行使质量否决权。通过这些措施的全面实施,推动了在建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主体工程质量创历史新水平。1990年,受监督工程 116项,建筑面积221 444平方米,监督覆盖率达到94%;竣工工程65项,其中优良17项,合格46项,不合格2项,竣工工程优良品率为30.1%,竣工工程合格率为96.9%,有1户建安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三级达标基本合格;有3项工程被省评定为省级优质工程,有7项工程评定为市级优质工程,杜绝了质量倒塌事故及重大质量事故。
  【安全生产】 1990年,全市建设战线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安全生产新标准,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充分行使安全否决权,采取定人、定块、定责任的方法,坚持“严管、严罚、严处力重点预防机械伤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伤亡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施工旺季开展了“百日安全赛”、“事故反思日”和“无隐患栋号”等活动,实行班组日检、公司旬检、主管部门月检的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全年共组织6次安全大检查,共查出事故隐患380处次,整改率达 96%,全年发生重伤事故1起、轻伤事故10起,比1989年下降10%,实现年初确定的“事故稳定住、降下来”的工作目标,受到省建委监理处表彰。
  【建筑勘察设计】 1990年,市建筑设计院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完成建筑设计面积77 795平方米,为计划的156%,完成勘察进尺1 580米,为计划的105%,完成勘察设计收入47.1万元,为计划的157%。勘察设计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勘察成果合格率为100%,优良品率达到83%,勘察成果优级率达到10%,为国家规定指标的300%。设计成果合格率为100%,优良品率达到96.4%。为国家规定指标的113%。设计成果优级品率达到5.77%,为国家规定指标的192%,这项指标实现了1989年以前零的突破。勘察设计在技术进步方面有了新突破。1990年,设计了预应力陶粒混凝土空心板图集,为新型材料厂开发新产品提供了设计依据。这项成果经省级鉴定填补了本省空白。在光泽小区一号、二号住宅楼采用了纵横墙共同承重砖混结构体系设计。这项新设计是在不增加内外墙厚度情况下,建设 9层高住宅楼,在全省尚属首例。这项工程竣工后,节省钢筋混凝土150多立方米,节减大量砌体,为国家节约投资近 15万元,引起省建委和市建委的重视。
  【“双学”活动初见成效】 1990年,按照省建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市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围绕管理和质量在全市建筑业开展了学习大庆高标准、严要求、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生产调度指挥,建立起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确保了重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在为用户服务上,学习江苏“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树立本市建设者良好形象。各施工企业都端正了“建设单位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工作态度,重视质量,重视信誉,采取自查、互查,全面查、重点查,定期查、不定期查相结合,从严从难抓质量抓工期,使市医院住宅楼、教育幼儿园、大陆小学教学楼、光泽小区三栋住宅楼、振兴路商场等工程实现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当年交付使用的“三当年”,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赞扬。在培育企业精神上,学习江苏队伍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劳动热情。进入施工旺季以来,施工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坚持跟班作业,加强施工现场调度指挥,广大职工在高温、多雨的气候下,早上班、晚下班,使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此外,多数施工企业自觉地开展工程回访维修,受到建设单位的信赖。
  【工程技术管理】 近年来,本市建筑业从规模上看发展较快,建设了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工业、民用项目,但在发展建筑业生产力的观念上,还没有跳出简单地靠物化劳动和人力投入的狭隘圈子。针对这种状况。1990年市建委把依靠科学技术振兴建筑业摆上重要日程。通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过程中技术标准化管理,统一了竣工资料标准,统一了各专业操作规程。坚持技术人员定期活动日,推广应用以提质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每月检查一次在建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并以“百分制”形式排出名次每季通报一次。
  【一业为主 多业并举】 在全市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幅度压缩的特定历史时期,全市建安施工企业不同程度地把本企业经营战略做了相应调整,进一步树立“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想,坚持拓宽经营渠道,保队伍,渡难关。1990年,市建筑公司先后成立了多种经营公司、装璜公司、轧钢厂、制鞋厂、采砂厂、恢复了钢窗厂,扩大了白灰厂和打石厂,还与苏联签订合作贸易意向协议。全公司从事多种经营人数达到328人,多种经营总产值为建安产值的28%。市第二建筑公司、市住宅建筑公司也先后成立了商店、饭店、养鸡场、养猪场、采砂厂、打石厂、木器加工车间等多种类型的微型企业,有效地解决了建筑业窝工问题。1990年,全市建筑业多种经营产值达600多万,占施工产值的7%;从事多种经营职工达1 2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8%。
  【1990年省优质工程简介】 1990年全市共获省级优质乙级工程(银牌) 3项。市粮食局五粮库倒班宿舍工程,建筑面积3 500平方米,1989年7月开工,1990年1O月竣工。施工单位: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市粮食局五粮库。市人民医院住宅楼工程,建筑面积 4 300平方米,1990年4月开工,1990年 11月竣工。施工单位:市住宅建筑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市人民医院。市商业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建筑面积10 000平方米,1989年 3月开工,1990年12月竣工。施工单位:鹤岗矿务局建筑安装工程处;建设单位:市食品公司。
  【职工培训】 1990年,是全市建筑业开展职工培训比较全面的一年,共开办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培训班16期,参加培训人员1 155人。管理人员7期,培训480人。培训125名技术员,主要掌握了技术内业资料标准化;培训30名预算员,学完规定的预算教材,并考试结业;培训75名施工员,从理论上提高了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水平;培训65名定额员,使定额员掌握了应知应会;培训65名材料员,掌握了材料性质及使用保管基本知识;培训55名核算员,达到了既懂预算员应知应会,又懂核算方法,培训65名企业经理,主要学习了工程招标投标专业知识和1990年市招投标规定。技术工人培训班9期,培训675人。对75名运转工讲授了安全操作规程常规技术和新颁布质量标准;对100名架子工讲授了各种常规作业技术和应知应会;对145名水暖工讲授了常规作业技术和克服质量通病措施;对50名机械起重工讲授了常规作业技术和克服质量通病措施;对65名钢筋工、55名电工、30名油工讲授了各自的常规作业技术和克服质量通病的措施;对80名登高作业人员讲授了登高作业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对75名混凝土工讲授各种常规作业技术和应知应会。通过开展培训,使企业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二建公司三级全面质量管理达标】 1990年,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进一步改革了经营管理体制,将原三级管理二级核算改为三级管理三级核算,落实了以栋号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经营责任制,三级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年计划施工产值 840万元,实际完成1 112.48万元,比计划提高 32.3%。计划施工面积34 000平方米,实际完成34 087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20 000平方米,实际完成30 191平方米。计划竣工合格率100%,实际完成100%。计划竣工率60%,实际完成89.2%。计划全员效率7 500元/人,实际完成8 682元/人。优良品率计划30%,实际完成58.6%。成本降低率计划3%,实际完成0.79%,实现利润4.3万元。负伤事故频率计划2‰,实际1‰。机械完好率计划85%,实际完成88%。合同履约率计划 80%,实际完成96%。固定资产增值计划2。5%,实际完成4.3%。
  【住宅公司部分经济技术指标创全市同行业最好水平】 1990年,是市住宅建筑工程公司实行个人承包的最后一年。当年完成施工产值1 127万元,比1987年提高73.4%;全员劳动生产率11 420元/人,比1987年提高59.2%;利润总额达60多万元;工程合同履约率达 90%,比1987年提高61.9%;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单位工程优良品率达60%,比1987年提高 20%;公伤事故频率降到1.8‰,比规定降低 40%;3年共增加固定资产214.5万元,上缴利税12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43万元,赞助社会公益事业17万元,这户企业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工程优良品率、成本降低率、资金利润率、工程合同履约率等部分经济技术指标创全市同行业最好水平。1987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在“全省经济体制改革会议”和“全省建筑业深化改革会议刀上介绍了经验,并被评为“全省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全省建筑业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建设系统文明单位”、“省一级信用企业”。
                                     (王喜文)
  【住宅公司建安施工全面推行质量管理】1990年,市住宅建筑公司全面推行质量管理,有6项工程获市优质工程,有2项工程被市推荐报省优。
  市住宅建筑公司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套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在实施施工计划中,建立工程进度档案和质量检查档案,对每项施工进度和质量考核都按程序制出控制图、因果分析图、质量控制图。为确保质量不断达标进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行了劳动定额联质计酬工资制度。为确保施工质量,在 7个承包队中,建立14个QC技术分析小组。在施工中利用空隙时间对施工某一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质量的因果关系,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在1990年的施工中,有63处是经过QC小组分析后进行技术改进的。他们把技术改造与标准施工紧密结合起来,采取里脚手架施工,即稳又节约材料,施工一个 4 000平方米的住宅楼,可节约 700元工本费。这个公司重点实施了“三点制”管理办法。在重点环节设立质量管理点,在关键部位设立控制点,在薄弱工序设立检查点,抓住关键,强化工序控制。1990年的施工进度、质量、优良率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光 明)
  【工程造价管理】1990年,市建委加强了工程造价管理,组织全市建安企业对间接费定额进行交底,并对地区津贴、贷款利息、土地房产使用税、市场议价差进行了测算,理顺了取费程序。
                                     (王喜文)
               1990年各类工程造价情况表         单位:元



  【建安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创新水平】 1990年,矿务局建筑安装工程处工作量实际完成4 186万元,比年计划增长25%;竣工面积实际完成40 167平方米,比年计划增长140%;工程质量土建优良品率实际达到76.4%,安装优良品率实际达到95.3%,分别比计划增长6.4和5.3个百分点;工程成本完成了与上级包定的指标,全年实现利润30万元;安全千人负伤率为5.43,比上级要求下降2.57个千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实际人年完成10 809元,比计划增长 50.7%;设备完好率计划90%,实际达到93.2%。
  1990年矿务局建安施工主要项目有:峻德矿、选煤厂、萝北水泥厂、矿务局水泥厂办公楼、兴安矿采区办公楼、矿务局职工医院CT室、兴山矿住宅楼、大陆矿住宅楼、进步街18栋住宅楼、红军街21栋住宅楼、煤气公司住宅楼、兴山矿办公楼、兴山矿6.5吨锅炉安装、大陆矿3.5米绞车安装。
  1990年矿务局建安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特点:一是把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向高潮。不仅处机关大院文明、整洁、面貌一新,工地建设严格贯彻《煤矿基本建设施工企业质量标准化标准》,实行月检查、日评比、红牌奖、蓝牌罚、黄牌警告制度,改变了过去施工现场脏、乱、差的局面,全处甲级文明工地由过去的50%上升到80%。1990年经东煤公司检查验收,矿务局建安处被评为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一级工程处。
  二是强化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了计划、预算、定额、财务、劳动工资、物资供应、机电设备管理,较好地把住了材料、资金使用关。特别是推行设备租赁、周转材料租赁、以钢带木、水泥渗合剂以及大面积推广散装水泥以后,减少了损失浪费。1990年和上年消耗指标比,木材少投入300立方米,水泥少投入1 250吨,外用工资费节省100多万元。
  三是优质工程增加。1990年该处创出七件优质工程,即:红军街21栋住宅楼、三江宾馆、大陆矿住宅楼、兴安矿采区办公楼、进步街18栋住宅楼、大陆矿3.5米绞车安装、兴山矿6.5吨锅炉安装。其中三江宾馆被省建委评为乙优工程(银牌),红军街21栋住宅楼被东煤公司评为甲优工程(金牌)。全年累计创全优工程面积25 547平方米,占年竣工面积的63.6%。
  四是档案管理跨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1990年,建筑安装工程处积极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达标升级活动,一方面加强基础管理,一方面抓设备配套,完善措施,使全处档案管理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跨入省级先进行列。
  五是加强班组建设。1990年该处从提高企业管理和职工队伍素质入手,狠抓了班组建设。全处57个班组有 6个班组达到一级标准,有22个班组达到二级标准,有29个班组达到三级标准。
                                     (张忠信)
                               本栏编辑校对:杨 光
                               本栏责任编辑:王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