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
邮电
·邮 电·
【“七五”期间市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鹤岗市邮电部门充分依靠政策,依靠科学技术,如期完成了“七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到1990年底,邮电业务总量累计完成 1 507.7万元,为1985年的1.12倍;邮电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 191.5万元,为1985年的1.87倍。
“七五”期间,新建了兴安台、新华、兴山 3个邮电支局和红旗路电话分局。为峻德矿区和南翼地区设立了邮电所和邮电代办所。为提高电报通信质量,安装 5台套国内先进的发报设备——翰林机。并在全市10个邮电支局、所及电报科安装了传真机15台。1989年,安装使用72线长途自动交换机,开通了44路长途自动电路,缓解了鹤岗市打长途电话难的矛盾。1990年末,本市已有长途直拨电话用户382户。5年来,本市邮电部门在发展原有的传统业务基础上,还积极开办了邮政储蓄、邮政快件、特快专递、有声信函、礼仪电报、传真电报等新业务。“七五”期间,本市与法国阿尔卡特电话公司签订了引进万门程控数字交换机合同,引进和安装工作将于1992年完成。1990年末,本市邮电部门正抓紧进行引进万门程控数字交换机国内配套工作及鹤岗和萝北、绥滨两县电话联网和扩容的前期准备工作。
(光 明)
【1990年邮电、电信概况】 1990年市邮电局实有职工 577人(包括35名合同制工人),市话总容量6 820门,出局电缆5 000对,长话电路98条,通信车辆18辆。局机关设行政职能科室11个,下辖12个分局和 1个代办机构。经办电报、长途电话、市内电话、无线寻呼、函件、包裹、汇兑、邮政储蓄、邮政快件、特快专递等业务。
1990年全市邮电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国家计划。邮电业务总量完成 364万元,完成计划的100.42%;邮电通信总量完成 301.1万元,完成计划的106%;邮电业务收入完成584万元,完成计划的106.29%;邮电业务支出完成360.1万元,完成计划的100.5%;实现利润74.9万元,完成计划的119%;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5 617元,为年计划的108.45%。
【开展无线寻呼业务】 1990年8月6日,市邮电局开办了无线寻呼通信新业务,这是市内电话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和所需的寻呼机号码进行联系,并与市内电话配合使用。无线寻呼通信是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一种手段。
无线寻呼系统是由寻呼中心的编码控制设备、无线发射台和用户随身携带的寻呼机组成。其特点是:找人快、准、灵;省时、省力、方便。截止1990年末,市局共发展无线寻呼 312户。
【开展汇兑、会审工作】 按照省邮电管理局制定的《汇兑业务会审标准》,市邮局于1990年7月8日开始对全局办理汇兑业务的12个单位进行会审工作。兴安台邮电支局,峻德邮电所,大陆邮电所,新一邮电支局被评为前4名。
【出售亚运会奖券3.6万元】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基金会发行面值为1元的奖券,上级分给鹤岗销售任务是36 000元。市邮局于1990年8月16日正式出售,4天全部售完。
【计量达三级合格标准】 1990年10月 5日经市技术监督局考评,市邮局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为98%,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器具配备率为98%,经营管理计量器具配备率为100%。计量器具检测率厂级达100%,车间达95%。总得分数 83分(百分制),达到计量三级合格标准,获市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三级合格证书。
【南翼邮电代办所开厅营业】 经向阳区和邮电局的共同努力,南翼邮电代办所于1990年11月 6日正式开厅营业。目前办理市内电话、长话(包括长途直拨)、信函和发行业务。代办所30平方米房屋及2名工作人员由向阳区政府安排,邮电局负责业务指导。
【与法国签订引进万门程控数字交换机协议】 1990年10月16日,鹤岗市引进法国万门程控数字交换机设备签字仪式在哈尔滨市花园邨宾馆举行,鹤岗市副市长许鹿鸣、鹤岗市邮电局局长龚文仪分别代表市政府和市邮电局与法方代表在引进项目合同书上签字。鹤岗市引进的主要项目有:法国万门程控数字交换机设备;48伏直流电源设备两套;六公里光缆及其它附属设备。
【综合治理报刊短缺问题】 1990年3月15日到6月末,省邮电管理局在全省邮电系统开展了“综合治理报刊短缺和全面质量管理大循环”竞赛。鹤岗邮电局坚持省局提出的质量要求标准,提高发、运、投的质量,杜绝了传递过程中交接制度不严、局内交接数目不清、发验不准确和短报少刊等问题。市局在“综合治理报刊短缺全面质量管理大循环”竞赛中,获省局优秀组织奖。
【组建邮电治安派出所】 1990年5月 30日,鹤岗市邮电局治安派出所正式成立,邮电治安派出所受鹤岗市邮电局和鹤岗市公安局的双重领导,共聘任 4名干警。它的成立,是邮电安全保卫工作体制的一个重大转变和改革,是加强邮电安全保卫的一项强有力的措施。
【美国二手交换设备开通使用】 1989年末市邮局新进美国二手2 000门市话通信设备(集装箱式),用以缓解法国万门程控交换机未引进前市话放号的紧张局面。1990年6月 2日全市有420个市话用户割接并网使用二手设备,并将原 2宇头号码改为37或38。如原号为2××××,改后为37×××或38×××。
【改扩建通信房屋2处】 1990年市邮局将 2处危房进行改扩建,面积达1 400平方米。其中兴安台邮电支局为就地扩建,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新华邮电支局为异地新建,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安装“0+8”载波设备】 1990年1O月,市邮电局在出局线对紧张的情况下,为三江宾馆安装2套“0+8”载波设备,16条中继线全部开通使用,保证了三江宾馆电话畅通。
【营业厅开通长途直拨电话】 1990年市邮电局开通微波全自动(长途直拨)电话12部。其中市局营业厅安装 8部,工农邮电支局、兴安台邮电支局、南山邮电支局、南翼邮电代办所各安装一部。
【电报通信传真得到发展】 1990年市邮电局新安装 5台套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发报设备——翰林机,并为10个支局(所)安装使用15台传真机,改变了电报不能直观的落后状态。
【扩大集邮业务】 1990年末全市集邮用户达 2 500户。并扩大二类集邮品的销售工作,保证全市集邮爱好者用邮需要。全年集邮销售收入达31万元。
【兴安、工农邮电支局晋升为科级单位】 经鹤岗市邮电局请示, 省邮电管理局〔1990〕邮劳字 266号文件批复,兴安台、工农邮电支局按科级管理。这是鹤岗邮电支局首次被列为科级管理。
【开展“四职三优”活动】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我为亚运做贡献,亚运为我争光彩”的感召下,鹤岗市邮电局在全局开展了“四职三优” (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异成绩)活动。1990年8月6日和9月 5日,连续两次印发了有关开展“四职三优”竞赛活动的通知,9月 7日,召开了近200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到1990年末,出墙报17期、黑板报75期,做好人好事229人次,代写各种单式5 890人次,宣传标语44幅,死信复活702件,死报复活 41份,代传电话141件,岗位练兵达450人次,走访用户668人次,收到表扬信127件,职工受教育面达98%。
(陈 明)
【鹤岗矿区电话通讯概况】 鹤岗矿区电话通讯事业是随着矿区煤炭事业建立和发展的。1976年原电务厂、水暖厂合并成立水电公司,当时只有1个中心局,装机1 1OO门,其中日式交换机400门,国产步进式交换机700门。由于设备陈旧,交换方式落后,已逐渐淘汰。1976年西山中心局按装了国产交换机 2 000门,1987年又增装2 000门。至此,中心局装机达到4 000门,同时设立了富力分局(7局 装机 1 000门,合计5 000门。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要求,以各矿自管为主,于1987年设立了新一分局(8局)、兴安分局(4局),1988年设立了南山分局(5局)。1989年运输分局(0局)和兴山分局(6局)、峻德分局(9局)成立并分别安装交换机 1 000门、500门,矿区电话总装机为10 500门。1990年矿区有电话通道干线14条,架设电缆127公里,明线408公里/对。形成了以西山中心局为轴心与各分局联网的矿区通讯网络。 (沈凤山)
(本栏编辑、校对:杨 光
本栏责任编辑:王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