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糖酒

糖酒



                  ·糖  酒·
  【糖酒公司商品经营概况】 1990年市糖酒公司下辖4个国营副食品商店,职工723人。公司依靠全体职工,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广泛开展工商之间、商商之间、商供之间的联合,发挥整体优势扩大经营,完成商品销售额4 050万元,实现利润110万元,成为全省糖酒系统和矿区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
  1990年市糖酒公司从转变经营思想、经营方式、经营作风入手,加强管理,扩大经营,适应了市场变化,把握住了工作主动权。在经营方式上,变包销为联销,打破了传统的上拨下卖封闭式格局,指令性计划商品在企业完成计划后也可自销。市糖酒公司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基础上开展了工商间、商商间的联营,建立了商品货源基地,形成商品销售群体,使买卖越做越活。商品的竞争不仅是质量价格之争,也是经营作风、服务水平的竞争。市糖酒公司改变过去守门待客、坐站批发的作风,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在服务方式上,采取走出站门、店门、下乡、下厂、下矿、汇货、送货,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扩大地产酒经营】 1990年市糖酒公司把经营地产酒视为全市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和生产厂家的重要委托,而且也关系到糖酒公司的切身利益。1990年地产白酒、啤酒在由省管计划品种变为选购品种的情况下,其收购量和销售量仍均占 90%以上。年初公司和酒厂签订了供销合同。市糖酒公司负责供应本市市场,酒厂不在市内销售;双方开拓市外市场。1990年市糖酒公司批发站销售地产白酒2 300吨,占地产总量的 90%,其中散装自酒600吨。对地产啤酒,公司派人驻厂开票销售,酒厂负责送货。1990年市啤酒厂生产啤酒1.2万吨,公司开票销售达1.1万吨。地产散装白酒批发价每斤1.43元,公司让利到每斤1.36元;啤酒每瓶获利 3分钱,每销售 1吨获利46元。通过产销联营,白酒厂在白酒销售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啤酒由年产5 000吨发展到 1.2万吨。1990年白酒厂、啤酒厂缴税1 100万元,占市财政收入的15%,成为市财政的支柱企业。
  【建立稳定的货源基地】 1990年市糖酒公司在糖酒商品货源充足,小酒厂、小罐头厂、小茶厂低价竞销的情况下,在进货上从严把关,坚持非主渠道商品、非正规厂家商品不进,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进货渠道。先后与本省佳木斯、一面坡和吉林通化、山东青岛建立了果酒货源基地;在江苏建立了肉罐头货源基地;在山东、四川建立了水果罐头货源基地;在浙江、江苏建立了菜类罐头基地;在福州建立了茶叶进货基地;与全国名酒西凤、洋河、双沟厂家建立了密切联系,在全国名酒紧缺的情况下,本市名酒品种全、货源高,保证了市场需求。该公司主动与货源基地厂家协商,开展总经销、总代理业务。如青岛果酒厂生产的全汁自葡萄酒,市场非常走俏,公司与该厂签订协议,由本市糖酒公司总经销。
  【经营适销对路的走俏商品】 1990年市糖酒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注重产销信息,市场变化,消费行为的研究,适时调整经销战略,什么品种俏就经销什么品种。老关系不断,新关系常建,重点抓住各优特新商品。1990年本市果酒市场已由佳木斯和一面坡产果酒畅销转为青岛全汁白葡萄酒走俏。该公司始终盯住市场,灵活经营,保持了商品的畅销率。
  【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1990年市糖酒公司商品销量在市场占有率达 70%左右。该公司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渠道:一是开展委托代批发业务。为了占领市场,方便进货,公司委托国营副食品商店开展代批业务,调动基层网点的积极性,扩大商品销售。二是薄利多销。公司区别不同品种扩大回扣,让利基层。罐头、果酒出厂价加费用销售,啤酒基本上是厂价销售,白酒让利 40%销售,使代批发单位有利可得。三是开展优质服务。对市内进货的客户,自运有困难的,免费装车,免费送货;市外送货只收运费中的汽油钱。对系统内 4个副食品商店和信誉好的客户,资金有困难,可以延期付款,定期结算。对从公司进货,原包装完好,在一定时期销售确有困难的品种,公司根据进货方的意见负责调剂品种或退款,解除进货单位的后顾之忧。四是联购分销。市糖酒公司每年在全国交流会前都要召开基层企业、邻县客户座谈会,介绍情况,介绍价格,由客户提出进货品种、数量、时间,由公司统一组织进货,联购分销,节省了资金,节约了费用,防止多头盲目进货造成积压。由于公司采取以上措施,不仅占领了本市市场,而且还开拓了汤原、萝北、鹤立、大丰、名山等邻近市场,发挥了中心城市的主渠道作用,辐射面不断扩大,1990年新增进货客户36个。
  【加强酒类专卖管理】 1990年市酒类专卖局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省酒类专卖局的指示,充分发挥其在扶持地方工业生产发展、促进国营主渠道经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1990在国营酒厂产大于销的情况下,为了扶持先进生产力,市内没有发展一处小酒厂,并从严控制外进酒。除糖酒公司批发站一家可调剂名优酒丰满市场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外进酒。如发现外进酒者,除收缴进批差价外,视情况处以罚款。由于管的紧、处理严,基本上杜绝了计划外进酒和伪劣假冒酒进入市场。1990年市专卖局调配17名政策性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业务骨干充实到专卖队伍,提高了专卖管理人员素质。专卖局为加强信息管理,增设了现代化通讯工具BB传呼机。
                                     (光 明)
  【第一副食品商店经营概况】 鹤岗市糖酒公司第一副食品商店是全市最大的副食品零售企业,也是全省十大副食品商店之一。现有职工 139人,12个营业组,1个批发部,1个糕点加工厂。营业面积1 360平方米,经营1 300多种副食品,年销售额达 1 000多万元,年创利税80余万元。企业连续多年被省、市授予“先进企业标兵”,“执行物价政策优秀商店”等光荣称号。为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1990年该店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进档达标”活动。即把企业商品经营的总目标落实到各部组,把各部组完成承包基数的超额部分按比例分为档次,按超增进档奖励。营业部组利润指标在 2万元以下的,划分超增20%、40%、60%、80%四个档次,利润指标在2万元以上的划分超增10%、20%、30%、50%四个档次。对后勤、科室人员按着岗位、职责取酬,把工资划为一、二、三级三个档次,一级的原工资上加10%,二级的原工资不动,三级的下浮10%。通过这种有机的结合,极大地调动了职工超增指标的积极性。1990年全店各组销售、利润主要指标普遍超增 20—30%,特别是批发部、生食组两项指标都超增 50%以上。由于开展了进档达标竞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各项指标增长。全年销售实现1 014万元,比1989年增长18%;利润实现近40万元,比1989年增长33%;人均劳效7.58万元,比1989年增长11%;人均利税比1989年增加1 000元,商店的主要经济指标达全省同行业的先进水平。进档达标活动,促进了销售,加快了商品资金周转,1990年资金周转比1989年加快 4.3次,商店实现了无积压商品、无包袱、无贷款。进档达标活动还促进商店工作质量的提高。1990年收到各种表扬信达60余封,提高了国营商业的信誉和社会地位,推进了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使企业的买卖越做越活。



           市第一副食品商店营业员在热情为顾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