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区
工农区
【概况】 工农区位于市区西北部,东部以国铁为界与向阳区相邻,南部与南山区相连,西部和北部与东山区蔬园乡接壤,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 6个街道办事处,2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6.5万人。
中共工农区委员会
书 记 许忠春
副书记 田弘昊 刘相柱 郑秀敏 杨国贤
工农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乔桂珍
副主任 崔秀华 于振堂 孙继芹(不驻会) 王 仁(不驻会)
工农区人民政府
区 长 田弘昊(5月代)
副区长 董润阁 赵凤华 杜 君
政协工农区委员会
主 席 刘相柱
副主席 刘文兴 陈 萍 陈洪展(不驻会) 薛晓红(不驻会)
【经济概况】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 479万元,同比增长23.1%;财政收入实现4 453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28.4%,同比增长 41.2%。解决了取暖费积压的问题,补报了陈欠多年的医疗费,首次实现医疗费无欠帐;偿还了所有拖欠职工的欠款,首次实现区内零债务;支持重点企业发展,为中选公司兑现了所有的优惠政策。
【工业生产】 围绕实施“贸工换位”战略,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 93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8%,同比增长53.2%;工业利税完成3 0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25%,同比增长150%,其中,中选公司在完成对原企业资产的收购后,年纳税 1 500万元。跨入市地方企业纳税前 5名。工业经济比重由2004年的33%提高到2005年的44%,增加1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财政收入贡献率已占财政收入总量的50%。
【商贸经济】 继续坚持“工贸并举”的方针,积极引导商贸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经营之路。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卖店、仓储式会员店及购物中心迅速崛起,夏蒙西服、七匹狼、国酒茅台、远大名店等国际国内名牌名店落户我区,以解放路商厦、东北亚、兴汇大世界为中心的商贸业“金三角”,繁荣了工农区的商贸经济。2005年商贸业实现税收 2 227万元,继续保持商贸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
【项目建设】 新建、续建项目6个,投资9 850万元。鲲鹏焦炭、中选公司技术改造、诚成线缆、安通PE管、吴峰矿山配件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生产运行良好,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谈项目规模大、层次高,尤其以 1 000万只肉鸡加工、五粮醇白酒、高质石英粉等一批在谈项目,已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招商引资】 全年实现招商引资13 300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 1亿元的133%,比2004年增长240%。
【社会保障】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更加规范。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 190户,新增低保户156户,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扶贫解困活动扎实开展。全区769个被帮扶对象,已有615户生活得到保障,脱贫率达 80%。全年新增就业安置4 323人,完成计划的108%;再就业安置3 619人,完成计划的105.5%;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障并轨目标实现2 076人,完成计划的103.8%。劳务输出1 931人,安置“4050”人员就业950人,为45名下岗职工办理小额贷款110万元。
【文化教育】 全年参加市级大型文化活动7 次,举办工农区庆“六一”文艺调演、纪念“八一”建军节暨抗战胜利60周年“军警民”联欢会、外来投资者“迎仲秋”招待会等区级文化活动11次,是历年来文化活动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次数最多、社会效应最好一年。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素质教育、特色教育以及培育名师、创建名校活动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人民生活】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 544元,同比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 100 066万元,同比增长9.4%。防疫工作有效开展。代表全市顺利通过黑龙江传染病防治等大型迎检活动8次、市检 6次,为全市赢得了荣誉。环境卫生优化。已有5个办事处垃圾清运全部移交市环卫处,完成创建省级卫生区的迎检任务,区爱卫办获得全市唯一“先进爱卫办”荣誉称号。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取得新进展。投入93.8万元,完成养护路15条、24 450平方米,改建道路 7条、12 500平方米,新建水泥道路2 条、5 440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新铺供水管道200多延米,解决了新南办事处禾友社区120多户居民吃水难的问题。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先进行列。计划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分别控制在98.92%、3.3‰、5.7‰,均超额完成市下达指标。
【安全稳定】 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成效显著。加大煤矿安全监管力度,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 170条,整改率达97.5%,连续 9年实现煤矿无重大伤亡事故;开展消防宣传活动15次,开展消防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火灾起数同比下降6%。抗洪抢险取得胜利。全区 866个受灾户、2 600 多名受灾群众,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和灾后疫情流行。信访工作平稳推进。接待处理上访案件96件,经过认真调处,除 3件历史积案外,其余案件全部办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军、警、企共建更加有效,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已经形成,完成“四五”普法工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同时,认真落实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加强和规范人事、统计工作,进一步密切了与工会等群团组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