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兴安区

兴安区



  【概况】 兴安区位于鹤岗市西南部,面积16.5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6公里。有大、小鹤立河、鹤伊、鹤佳公路。兴安区下辖 5个街道办事处,20个社区。有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锡伯、达翰尔、壮族9个民族,人口15.18万人。区内有兴安矿、峻德矿、有一农场、二农场、峻德农场、运输农场等大型农场。旅游胜地有将军石山庄。
                 中共兴安区委员会
  书 记 薛文刚
  副书记 沙家庆 崔 敬 唐德大 孔令艳 王加宁
                 兴安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孟 刚
  副主任 李 平 吕向民 白秋军(不驻会)
                  兴安区人民政府
  区 长 沙家庆(5月免)
  副区长 张新喜(5月任主持工作) 王加宁 张宝玉 唐学军
  区长助理 谢晓光
                 政协兴安区委员会
  主 席 李来兴
  副主席 辛桂珍
  【经济概况】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2%;财政收入完成1 938.3万元,增长44.6%,是兴安发展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年。工业利税完成2 066万元,增长159.1%;工业增加值完成1.39亿元,增长111.8%。
  【招商引资】 2005年完成招商10 134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的126.7%。以 “12510”工程为载体,项目开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两个投资 5千万元以上、10个千万元以上、两个百万元以上等1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四个待建项目2006年有望开工。引进了中煤牡丹江分公司投资5 600万元兴建的年入洗原煤60 万吨的洗煤厂,实现了兴安区招商引资历史性突破。
  【工业工作】 通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的增量调整,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了控制资源、开拓市场、具有较高效益和竞争力、能够支撑和承载兴安加快发展的产业群体。一是煤炭精深加工业迅速壮大。中煤洗煤、永盛洗煤、广志洗煤等四户年入洗原煤 150万吨项目的建设投产,使兴安区迈入全市煤炭精深加工强区。二是大米深加工业龙头崛起。人和米业、佰平精米通过改扩建,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为兴安区米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金属制造业方兴未艾。投资2 000万元的精密铸造件,投资3 000万元的煤矿安全仪器、风机等项目,使煤矿配件项目成为又一新兴产业。
  【城区建设】 一是住宅建设加快。完成了 4.5万平方建设任务,人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二是设施继续完善。建设了兴安、峻德两座商贸市场,4 000 平方米兴安商贸市场全省首家采用了彩钢透明玻璃屋顶;协调自来水公司投资150多万元主管道供水工程已开工;投资200多万元的兴安北桥建设前期工程已着手进行;修建了总长 5 320延米,24条街巷道路,铺设人行路道板 1 500平方米;新建维修公厕23座,困绕人民群众多年的吃水难、行路难、入厕难等问题进一步解决。三是管理继续加强。街巷主干道达到了日产日清;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临街市场、盲目乱建得到有效治理,创建了一个宁静小区和一个无烟小区。
  【社会事业】 “两基”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创建名校工程成效显著,红旗一校获得了全国写字教育特色学校荣誉,两所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繁荣活跃,培育了一批文艺演出队伍和文化积极分子,组织参加市级以上文艺演出 6次,获奖11项。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社区娱乐健康广场日益活跃。医疗卫生市场管理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已初步建立。优生优育工作深入扎实,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出生率3.77‰,自然增长率0.23‰,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7.7%。兴建路、峻德路办事处克服困难,建起了100平方米和 2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楼;社区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种植养殖业全面推广,新办各类经济实体10个。兴建路、兴长路办事处被评为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兴建路办事处、兴安路办事处第三社区被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省级先进集体。
  【社会稳定】 实现再就业1 827人,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社会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救助工作力度加大,送温暖活动扎实有效。“四五”普法工作代表全市接受了省普法验收,兴建路司法所获省“残疾人维权示范岗”先进称号。社会治安形势好转,综合管理和安全小区建设富有成效。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信访工作合力攻坚,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疑难集体上访案件。双拥、残联、民族宗教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