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



  【理论武装工作】 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增强了干部群众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一是加强了各级中心组学习。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采取制定学习规划、健全学习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等办法,组织各级中心组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五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据统计,全市各级中心组共组织学习 800余次。二是加强了理论普及工作。通过培训理论骨干、开展巡回宣讲、加强理论宣传等办法,大力普及了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年共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理论骨干200余人次。深入30多个单位开展宣讲50余场,近万名干部群众受到了教育。编发了 5期《干部理论学习参考》。三是加强了理论研究工作。以研讨会、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和引导干部群众为我市发展建言献策。共征集理论研讨文章400余篇,在《鹤岗日报》理论专版刊发8期60余篇,为促进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舆论宣传工作】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方针,紧扣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营造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组织开展了系列新闻宣传战役。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10余次新闻宣传战役,全面宣传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的新成果,激发了干部群众建设鹤岗、发展鹤岗的积极性。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宣传战役中,整合市内各新闻媒体和省报两站力量组成宣传报道组,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了市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在“看项目、找差距、促发展”宣传战役中,组织新闻媒体对各单位、各部门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二是组织开展了对外宣传战役。通过开展“给鹤岗名人寄封信”活动、“主流媒体访鹤岗”活动、加强对上报道等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了鹤岗。到目前,我市在省级以上媒体刊(播)发新闻稿件 900多篇(条),邮寄信件1 000余封,制作外宣专题片1部、外宣画册和折页 1万余册。三是加强了新闻管理工作。通过制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完善新闻管理制度、与互联网站签订责任状等办法,进一步提高了新闻管理水平,保证了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目前进展情况良好。
  【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 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原则,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的水平,构建了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大力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组织开展了建市60周年纪念活动,全面宣传了建市60年来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变化,激发了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组织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了我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丰功伟绩和中流砥柱作用,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围绕两个活动,先后举办成就展览5次、演讲赛10余场、征集征文1 000余篇、编发短信40余万条,近10万干部群众受到了教育。我市的矿史馆、“狼窝”二战展览馆被批准为第四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了我市第五届“十佳公仆”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了“十佳公仆”事迹。组织开展了“创业在鹤岗”活动,推出了以外来投资者为主体的11个创业典型,在全市形成了学先进、做贡献、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广泛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中日关系、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工资制度改革、防震减灾等 6次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同时,立足市情,举办了10场形势任务报告会,由政府主管副市长或经济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作报告,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认清形势,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积极推进了未成年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净化社会环境、开展“六讲六做”道德实践活动等措施,初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四是不断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以加强社区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建设为重点,推动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延伸。萝北县名山镇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在全省农村暨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五是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市有39个单位文明创建工作获国家、省命名。通过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四进社区”、“三下乡”、诚信教育活动等形式,提升了市民素质,形成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争取到国家和省“千里文明边防线”建设资金200余万元。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了 9名大学生和4名高中生。此外,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国防教育、环保、人口与计划生育、普法等社会宣传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文艺工作】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繁荣发展文艺工作,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充分发挥市文联各协会和市文艺创作中心作用,调动专兼职文艺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其中50多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二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市60周年文艺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广场文化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文化活动周、企事业之声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余次,丰富和活跃了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围绕这些活动,共组织40多次专场演出,参与演出人员5 000余人,表演节目600余个,举办了美术、书画、摄影等展览10余次,观众达20万人次。组织开展了“文艺辅导员进社区”活动,进一步繁荣了社区文化。三是文化市场规范运行。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网吧、印刷复制业务专项整治,进一步净化了文化市场。
  【自身建设】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保证了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是实行了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在各县区委、市直各党委宣传部(政工科)实行了重点工作目标管理,明确了考核内容和标准,充分调动了宣传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了干部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市直宣传文化系统重要岗位和重要舆论阵地干部和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人才信息库,为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加强了调研信息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全市舆情信息工作网络和运行机制,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全年共撰写调研报告13篇,上报省委宣传部3篇;撰写信息154条,上报省委宣传部128条,被采用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