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认真贯彻 《全国城市测评体系》,在抓好一两个区的试点和经验总结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兴安区被命名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和世纪花园小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小区。同时,继续以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的“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以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了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努力在形成文明和谐的整体环境上下功夫,为争创省级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氛围。
2、进一步深入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 千里文明边防线”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央和省已经确保为绥滨县建设县级文化中心无偿下拨 200万元资金和12万建设 2个村级文化室资金,确保“千里文明边防线”建设一期工作按时完成。12万元村级文化室资金划拨到县后,经积极运作,已建成了2个村级文化室。县级文明中心也有100万元到位。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工程”,继续动员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建设和完善乡镇宣传文化阵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3、进一步深入开展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一是做好全国文明单位的命名表彰工作, 市第一中学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移动公司、南山区检察院、工商银行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萝北县东明乡黎明村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荣誉称号。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座谈会,表彰先进,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11个单位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3个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文明办对鹤岗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对鹤岗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鹤岗市工作“变化大、亮点多、路子对、态势好”。三是做好市级文明单位的命名、表彰工作。下发了申报《通知》,举办了全市培训班,并采取听取单位领导介绍情况、查看基础材料、与部分干部群众座谈等方式全市对全市申报的 268个单位进行了集中检查,并征求了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在全市大会上正式予以命名表彰。
4、进一步深入开展了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以窗口单位、 执法部门和党政机关为重点,继续大力推行公示制、承诺制,把创建文明行业的重心下移,继续组织开展了创“双十佳”文明职工、青年志愿者、文明号、五好家庭、三八红旗手和创建平安大道,文明办税大厅,文明供电窗口,文明车站示范点等活动,让群众真正体验和感受行业风气的新变化,力求在全市创造一个优良、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抓好《纲要》的再学习、再宣传,大力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进一步发挥我市赵尚志将军纪念馆、矿史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开展了群众性纪念活动,增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继承革命传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继续抓好了“创建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活动,深入开展廉洁自律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形成人人争做思想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模范的良好局面。
2、继续深入组织开展争做文明市民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党员服务队、 保护环境、无偿献血、扶贫济困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争做文明市民的意识,进一步树立鹤岗人的新形象。活动中,把学习宣传《鹤岗市文明市民公约》、《鹤岗市文明市民八不准》与学习、贯彻《纲要》结合起来,进一步教育广大市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文明的工作、生活习惯,为建设文明繁荣的新鹤岗做出更大的贡献。
3、进一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按照中央8号文件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案》和《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当前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专项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更加详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抓好成员单位责任制的落实,并重点做好三项重要工作。一是进一步抓好未成年人读书教育活动。协同团市委等单位联合下发了《鹤岗市“青春鹤岗青年文化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了首届鹤岗市青少年读书节、爱国主义电影周等系列活动,力求使活动的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鲜活,形式更加新颖,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争取全市青少年参加人数在 7万人以上。二是加大了对互联网服务监管力度,对网吧实施监控和总量控制,规范其从业行为。三是在继续办好《未成年人德育周刊》的同时,加大力度办好儿童专题、专栏节目,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增加播出时间和刊载版面,力求把节目做得更精彩、更丰富。
4、进一步开展了诚信教育。继续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组织、协调工商、技术监督、公安等有关部门,坚持开展打假、打劣活动,树立商家厂家良好形象,保护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市有14户企业被确认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名牌项目创建工作】 1、继续开展了“科教、文体、法律、卫生” 四进社区活动。制定下发了“四进社区”活动方案,广泛开展了法律咨询、卫生保健服务和文化体育活动,为创建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继续开展了“三下乡”活动。结合今年在全省开展的 “百县千乡文化设施建设”和“千里文明边防线工程”工作,重新调整制定了“三下乡”活动方案,组织科技、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各级文明单位先后开展了4次大型的“三下乡”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3、继续开展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根据省的有关要求, 通过多方工作,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受资助的9名大学生和4名高中生全部顺利入学,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反响。同时,还自筹资金,参照“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办法,对鹤岗市一名首届“宏志班”毕业生进行了捐助活动,继续资助这名学生完成大学学业。